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顺岸式栈桥码头泊位改造后呈现淤积速度加快的状态,通过MIKE21建立二维潮流泥沙模型,模拟了泊位的潮流、泥沙淤积情况。潮流、悬沙量的模拟结果与实地测量结果验证良好。金塘水道所在海域潮流主要以往复流为主,金塘水道淤积的泥沙主要为"过路沙"。码头淤积的原因有地理位置和地形、泊位布置和走向、船舶停靠、临近电厂排水、码头桩基、后期的疏浚等,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船舶停靠与否、临近电厂排水与否、码头桩基存在与否以及临近电厂取水区域地形深浅对于泊位淤积的影响。得出结论:码头设计和建设的不合理是淤积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张煜  魏世桥 《水运工程》2007,(11):41-44
对某改扩建的油码头,首先采用基于设计规范的设计方式对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初步计算。由于任意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会对其它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产生一定约束(即船舶靠泊具有组合约束),考虑到这类船舶组合靠泊对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仿真技术对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并将仿真数据与基于设计规范方式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泊位年通过能力的计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能够表征航道疏导水路交通的能力,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航道中船舶因素和设施条件的不足,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本文构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将船舶、锚地、航道、泊位组建系统,研究船舶到达率、船舶占用泊位时间、船舶平均等待时间等度量航道服务水平指标的变化趋势。基于ROCKWELL ARENA物流仿真平台,对日照石臼港航道服务过程仿真建模,船舶到达泊位时间间隔越小时,泊位利用率越高,AWT/AST保持在0.3左右,为港口潜力发掘与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进出港口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cation System,AIS)数据,综合船舶时空位置信息及码头装卸货信息,针对港口船舶营运效率评估,提出船舶在港时间、船舶泊位停留时间、泊位有效占有率、船货集疏运通行能力、码头吞吐量和船舶NO_x排放量等港口船舶营运效率指标,重点描述港口船舶营运效率评估系统的总体结构、总体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型高桩深水泊位靠船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水泊位设计中,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产生的水平船舶荷载很大,普通高桩结构难以承受,故而水平力多由独立的靠船结构承担,但是这种结构存在造价高、变形大、不易与其他结构联接以及难以应用于栈桥式码头等不足。文章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并对现行规范作出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日照港集装箱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泊位计划系统未能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制约码头智能化发展的瓶颈,为此,日照港建设启用了智能泊位计划系统一、手工泊位计划的实施步骤和存在的问题1.手工泊位计划的实施步骤各集装箱码头的手工泊位计划编排制定策略略有不同,但过程上大致相同。泊位计划的编制一般包括收集船舶信息、预编船舶靠离泊计划、制定最终泊位计划等3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排队论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把港口生产视随机服务系统,应用排队理论计算港口的最优泊位数,在港口怀定吞吐量的前提下,考虑不同的泊位数对港口建设和营运生产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影响,以港口泊位建设和营运费,船舶待泊费货物滞港积压费的总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港口的泊位数。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码头泊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排队系统,船舶可视为系统的服务对象即顾客.将泊位及与之对应的岸桥作为一个整体可视为船舶排队系统的服务台,优化配置泊位资源就是基于这一特殊的排队系统进行最优的泊位数量决策.在对集装箱码头服务系统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排队论对集装箱码头泊位规模的确定进了数学建模,并开发了模拟迭代算法,结合实例分析显示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集装箱码头中,泊位调度系统是影响码头作业调度的重要环节,而泊位分配问题又是其首要问题。为了揭示 泊位偏好对泊位分配问题的影响,重点从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问题和基于船舶泊位偏好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对泊位分 配和泊位偏好进行协同优化配置,建立泊位偏好约束下的多目标混合整数数学模型。并且采用CPLEX进行求解。通过算例 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分析船舶对泊位的偏好的影响。结果对港口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了对离散型靠泊计 划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丹东港大东港区是高桩栈桥式码头,单位荷载有限,在散货装船时不能提前备货。船舶靠港后,一边上货一边采用门机抓斗装船,作业过程中,码头作业现场门机、自卸汽车、装载机形成交叉作业,既不利于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又影响作业效率,装船成本高,同时对其他泊位集疏港车辆的通过也有妨碍。  相似文献   

11.
日照港煤一期栈桥码头于1986年投产,目前拥有2个15万t级煤炭专用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为4000万t。栈桥码头投入营运20多年来,由于受船舶冲撞、海水腐蚀以及贴面板脱落等原因,原防冲板已破旧不堪,出现了明显的断裂现象,严重影响船舶停靠和生产安全,需要更换。以往,更换防冲板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大型浮吊或驳船进行海上吊装作业。但这种方法稳定性差,操控困难,效率低,费用较高。为此,我们采用了25t住友轮胎吊桁架臂与自制工装底座、10t卷扬机等相结合的新型工艺方案,见图1。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港口船舶岸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国家日益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使用岸上电源系统为靠港船舶供电作为解决我国港口环境污染问题的全新尝试已有成功的范例,并在一些港口开展试点工作。重点介绍国内、外船舶岸电技术的发展和已建连云港港客滚码头59#泊位船舶岸电系统的配置情况,并对天津港现有泊位实施岸电技术改造后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预测评估。根据国内港口的现实情况,提出全面实施港口船舶岸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戚勇英  邵建国 《航海》2015,(1):37-39
本文通过分析泊位垂直方位线在船舶控位及泊位前掉头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一种协助船舶控位的新方法,即利用泊位垂直方位线实时判断船舶与泊位之间的纵向距离,再配合使用活动距标圈和雷达光标,即可随时准确掌握船舶与泊位之间的纵向距离、横向距离以及直线距离,进而指导驾引人员采取更合理的操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就火车渡船的运行的安全性而言,船舶的抗横倾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它要保证在装车、卸车时,船体的横倾限止在2。以内,以确保渡船轨道与火车栈桥轨道对接安全可靠,确保渡船与汽车栈桥、旅客栈桥的安全可靠连接。为确保船舶在风力六级的海况下的安全航行,要求船舶在车辆装载结束后横倾不超过O.5。;减摇装置确保在恶劣海况下航行时,最大减摇效果不小于50%。鉴于此点,我国首制的“粤海铁1”号火车渡船装备了目前国际一流的INTERING公司制造的“抗横倾减摇系统”,本人有幸参与该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赴海南联调的全过程,由于该系统在国内船只上首次应用,并还将在“烟大线跨海渡船”等船只上应用,本文就对该系统原理,功能,操作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5.
根据洋山港自然、地理条件,运用目前在航道论证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有针对性地对大风天气下靠泊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泊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所选8000 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模拟船型撤离泊位进行模拟实验的结果和在对实验数据充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安全撤离泊位的具体方法,为洋山港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天气下安全撤离泊位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北方地区冬季LNG高峰期保供目标,部分渤海沿海港口在同一港池内规划布置双LNG泊位。鉴于双泊位联合运营下的LNG船舶关联性强且操纵难度高的特点,有必要对LNG双泊位联合运行进行调度管理方案研究。以国内首座正式投产运营的LNG双泊位为例,基于船舶操纵模拟仿真方法,通过分析LNG船舶航行对航道通航效率影响及相邻泊位联动性,提出双泊位运营下的LNG船进出港优先级。在此基础上,结合LNG双泊位运营特点和通航管理规则,制定近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船舶联合调度组织模式。研究结论可为单港池LNG双泊位的通航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绿色、高效发展是港口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文以镇江粮食出运码头改造工程为例,通过部分拆除下游侧引桥打通内港池船舶进出通道,建设内港池出运泊位、待泊泊位,提高水路出运能力,优化了港口物流企业集疏运体系;结合工程实际,优化原有引桥、皮带机廊道拆除和皮带机栈桥复建的工序,选择合理可行的码头建设方案,确保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并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该码头改造技术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航次计划通常是指船舶在接受新的航次任务后,从一个港口泊位航行到另一个港口泊位的过程中,有关航行安全保证的具体措施与对策。航次计划内容覆盖面较广。要求结合船舶的实际情况、航行区域的水文气象、通航密度、定位与避让、碍航物、分道通航制等诸多因素,综合航海的专业知识,在船舶开航前编制出一份详细完整的航行计划。船舶航次计划的制定不仅仅关系到船舶、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船舶和海上人命的安全,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日照港岚山港区南作业区11号泊位后方堆场装卸工艺系统自动化改造工程中输送设备钢栈桥的设计计算分析,分别对工程概况、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进行了阐述。上部结构设计中采用3D3S和STS软件对钢栈桥进行对比计算,基础设计中论证了本工程应用灌注桩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桩基计算。  相似文献   

20.
重庆港江津港区珞璜作业区改扩建工程1#、2#泊位码头大型水上钢栈桥在汛期进行施工,汛期水位高、流速大,使施工难度非常大,对钢栈桥安全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重点对汛期大型水上钢栈桥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判,通过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加强,解决汛期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