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辽宁省集装箱运输现状1.1港口集装箱运输辽宁港口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高于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全省港口集装箱运输主要集中在大连、营口、丹东、锦州4个海港。据统计 ,2003年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21.3万TEU ,同比上年增长24.3 % ,其中大连港167万TEU ,营口港40.3万TEU ,丹东港6.8万TEU ,锦州港7.2万TEU。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大幅上升趋势。据调查 ,辽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绝对数逐年增加 ,2000年以后总量的增幅更大 ,但各港所占比例有增有减 ,其中大连港呈下降趋势、营口港增幅较大、锦州港略减、丹东港上升。详见表1-1。1.2铁…  相似文献   

2.
根据深圳港历年集装箱吞吐量数据,采用原灰色模型和幂函数一指数函数对初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改进模型分别对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经检验比较,进行数据预处理后的模型比原模型预测精度高.选用改进模型对深圳港2008-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到未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增加、但增幅会减缓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营口港从零起步的集装箱运输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内贸航线覆盖沿海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数条国际班轮航线和多条可中转世界各地的内支线。改革开放之前,营口港没有集装箱业务,2000年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只有十几万标准箱,2006年一举突破了100万标准箱,2007年超过了135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4.
相同腹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港口群的角度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进行研究,解决港口腹地重叠情况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问题。通过分析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建立广义费用函数,构建集装箱的广义费用最小模型,最后通过软件STAN计算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货运集疏运系统集成优化研究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优化方案研究,预测其中3个港口在2015年和2020年的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港口科技》2009,(4):42-42
2008年下半年以来,营口港冷静面对形势,加大市场跟踪力度,科学安排到港船舶和货源,坚持生产计划不减不变。至2008年底,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5085万t,同比增长23.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3.6万TEU,同比增长48。5%。两项生产指标均排名全国沿海港口第10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6.
以某港1998-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为实测数据,建立其集装箱吞吐量的灰色理论、三次指数平滑、三次多项式等预测模型,在MATLAB下,对比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各模型预测拟合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组合预测法.其预测误差明显低于其它单模型.运用组合预测模型,可降低误差,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记者:高总裁,您好,在过去的一年,营口港吞吐量又创新高,达到2.65亿t,集装箱达到400万TEU,在生产经营稳步推进的同时,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营口港的基本情况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好吗?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14,(8):13-13
预计今年北欧六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增长5.8% Hackett Association和不莱梅航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共同发布《全球港口追踪》预测,2014年北欧六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比2013年增长5.8%,至4220万TEU。原因主要是工业部门稳步扩张,产出增长,来自亚洲和北美的需求强劲。(漫画,晶莹)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2010年超过鹿特丹港,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达到3174万TEU,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大关的港口;2013年突破3362万TEU,增长约3.3%,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上海港高速增长的吞吐量彰显了我国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给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带来巨大挑战。随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推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使上海及其腹地的货物贸易进一步繁荣,并带动上海港及周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加。相关预测显示,上海自贸区将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吞吐量的动态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文献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差距大的现象,提出了用因果模型预测一民动态补偿相结合的动态预测方法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并将此方法用于对上海港集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提供了一条较为可靠且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