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天津港"8.12"大爆炸水污染状况及处理方案,分析了臭氧破氰污水处理的工艺特点,对氧气供应方案进行对比,重点对移动液氧供氧系统进行总结。应用表明,该方式快捷、方便,供氧稳定,纯度高,满足事故现场污水处理对供氧系统快捷性、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核潜艇目前所采用的供氧设备。除介绍了氧烛和常规水电解供氧设备外,还介绍了SPE水电解供氧技术。特别对液氧低温储存系统作为核潜艇的供氧设备进行较详细地介绍。除介绍系统本身外,还对系统的设计要求和优缺点进行了说明,并简单地分析了系统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水下作业平台供氧系统的实际训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危险性,并且培训难度大,训练成本高.本文以某型使用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水下作业平台为对象,结合供氧系统的模拟训练需求,以Visual Studio 2015软件作为集成开发工具,采用C#语言,以GDI+为辅助工具编写仿真仪表和阀件,实现了水下作业平台燃料电池动力供氧系统的软件操作界面设计和功能仿真,并对设计的仿真系统进行了系统操作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仿真操控软件能基本实现系统操作功能,反应供氧系统的工作情况和实际动态过程,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实用性,此外,其对提高操作人员水下作业平台燃料电池动力供氧系统的操作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64年,美国人落普,用硅铜橡胶薄膜,仿造鱼鳃丝微血管壁的机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鳃。他在水族馆中,将一只土拨鼠,放在用硅铜橡胶薄膜做成的容器里,然后把容器浸入水中。这样,硅铜橡胶薄膜起到鱼鳃的作用。这种膜的厚度只有1/400毫米左右,可以阻止水,而水里的氧气,却可以透过薄  相似文献   

5.
载人深潜器供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靠稳定的供氧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研制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氧气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论证其对供氧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下的供氧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供氧技术及研制了样机。使用该样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有人供氧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在完成样机试验后,又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000m、3000m和5000m级海试。海试的成功验证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潜艇密闭舱室供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潜艇舱室采用的供氧技术,阐述了各种供氧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简介了国外海军曾经开展研究的潜艇供氧技术。通过分析比较,分别提出了核潜艇、常规潜艇及AIP潜艇供氧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核潜艇电催化制氧耦合二氧化碳消除空气再生系统技术设想,该系统以膜电极构型电解反应器为核心,电解反应器中阳极进行水氧化反应制氧,阴极则将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为甲酸、甲醇等液体产物,实现核潜艇舱室供氧和二氧化碳消除一体化耦合.该系统只需常温常压条件下运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氢气等危险气体副产物,产生的甲酸、甲醇等液...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水下钻井系统的技术、经济及安全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原理深海人工海床钻井系统。建立深海人工海床钻井系统的全耦合时域动力学分析方法,开展深海人工海床钻井系统的时域耦合动力特性研究,分析深海环境中人工海床系统的运动稳性、钻井隔水管、回接套管及系泊系统的动态极值响应特性,以及钻井隔水管、回接套管及系泊系统的强度性能。研究结果发现:深海人工海床系统的六自由度运动幅值较小,运动稳性良好;钻井隔水管的弱点位于其与海面接触部位,回接套管的弱点位于顶部应力节与顶部回接套管的连接处,系泊系统的弱点位于其顶部。新原理深海人工海床钻井系统可为我国深海及超深海油气的高效自主钻采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潜艇密闭舱室供氧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国外潜艇供氧技术的发展过程、最新技术和未来舱室供氧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潜艇密闭舱室供氧的几种措施及各措施的原理、优缺点。最终的分析结论和建议可以供潜艇研究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潜艇密闭舱室供氧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潜艇密闭舱室供氧的几种措施,各措施的原理、优缺点;分析国外潜艇供氧技术的发展过程、最新技术和未来舱室供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已有自动化测斜设备的不足,本文研制了全自动机械式深层测斜装置(该装置配套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机械自动化手段模拟人工测斜监测的全过程,从而提出了新型的自动化测斜手段。通过现场试验,与人工测斜监测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本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的适用性及可靠性。试验数据表明,全自动机械式智能测斜系统与人工测斜监测数据基本相差不大,精度较高,且在深度较深的孔中,有明显精度和经济效益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船舶的料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人工管理难以做好的工作,本文开发了《船舶物料微机管理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日常管理模块,统计打印模块及系统程序设计特点等。  相似文献   

13.
张和平  李占宽 《舰船防化》2001,(C00):127-133
本文介绍了质子交换膜资料电池作为潜艇动力的先进性,综述了国外潜艇用质子交换膜资料电池(PEMFC)动力装置供氢系统的应用现状,论述了我国研究PEMFC潜艇动力装置供氢系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潜艇在现代海洋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潜艇舱室中氧气供给直接影响着艇员的战斗力。本文综合介绍目前潜艇舱室中成熟的供氧技术,通过对比不同的供氧技术原理,分析各种供氧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正在研究的新技术进行展望,针对发展新型供氧技术提出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深海作业平台供氧不稳定,液氧罐压力随着作业工况的不同波动较大,还未考虑燃料电池对液氧罐压力的影响等问题,以某型使用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深海作业平台为对象,建立从用氧端到储氧端的液氧系统供氧数学模型,以Matlab/Simulink软件为平台,根据不同工况下的功率及用氧量的变化,对液氧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深海作业时,由所需电功率变化引起平台用氧量变化的过程中,仿真过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液氧系统能够根据工况的不同为燃料电池及人员呼吸持续提供氧气,保证10人在水下持续作业20 d以上,可有效满足深海作业平台能够长时间全天候在深海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潜艇在现代海洋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潜艇舱室中氧气供给直接影响着艇员的战斗力。本文综合介绍目前潜艇舱室中成熟的供氧技术,通过对比不同的供氧技术原理,分析各种供氧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正在研究的新技术进行展望,针对发展新型供氧技术提出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潜艇供氧系统的泄漏,会造成密闭舱室的富氧环境。富氧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燃爆,危及潜艇和艇员安全。为了研究富氧环境中各大气成分的变化规律,本文设计了一套测控方案,并介绍了该测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软硬件组成、测控原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真空预压施工中由于侧向密封系统密封性能差,导致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提出采用单排粘土密封墙结合人工插膜的侧向密封技术。通过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便,密封效果良好,施工成本较低,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人工深水航道工程超过引航员视觉极限距离(10km)时,由于被引航船舶的超大型及能见度不良的天气多次出现,按传统方法引航已无法保障船舶在狭窄水道中安全通道,将DGPS系统用于引航,既保障了安全又扩大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膜空分制氮原理和主要研究内容。着重对空气预处理技术、膜组件以及膜组件连接方式对整体使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获得了膜组件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及结论,为样机及以后的设计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最后完成了膜组件的选型、样机的设计和试制,样机的技术性能达到了专题合同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