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量轴向柱塞液压泵的噪声可以分为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两部分。本文论述了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倾角和转数对噪声的影响。以压力150巴、颅角15°和转数1450转/分作为基准,以其中两个参数保持不变而改变第三个参数的办法进行试验。在下列参数范围内(压力25~300巴、倾角0~25°、转数500~2250转/分),噪声分别变化6~11,3~5、12~20分贝(A),即转数变化对噪声的影响最大。为了降低噪声,可以降低噪声源的振荡性能,降低噪声传递特性和减小泵壳的辐射能力。文中采用预控阀来缓和柱塞缸内压力的陡升,从而急剧减小高谐波的振幅。为了降低噪声的传递,用 FeCrAl和 Incramute 两种材料进行了试验。其中采用 FeCrAl 材料可使噪声下降3分贝(A)左右。从结构上采取平衡轴向力的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噪声。综合采用上述措施后,可使中型变量轴向柱塞泵的噪声由原来的85~100分贝(A)降低到70~85分贝(A)。  相似文献   

2.
自然通气降低导管螺旋桨空泡噪声试验和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已在文献中报导了通过导管24个周向分布径向孔,向螺旋桨叶梢部位人工低压充气(进口压力为2~3个大气压),可降低导管螺旋桨噪声达20分贝左右,当螺旋桨背面出现泡状空泡的强噪声源时,降低空泡噪声效果尤为显著,可高达30分贝左右。 本文继续研究,利用螺旋桨盘面上部的负压,采用自然通气,在导管上开一个孔、四个孔、八个孔向螺旋桨叶梢部位小气量通气降噪的试验和理论分析。试验证实:自然小气量通气在频率2~40千赫范围内可降低螺旋桨空泡噪声约4~12分贝左右。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小气量通气后,可使空泡崩溃延缓;降低崩溃速度;降低辐射声能和声压;延长崩溃时间;结果可降低空泡噪声最高达15分贝左右,这与试验结果相当一致。虽然降噪幅度不及人工低压充气的降噪幅度大,但自然通气的最大优点是无需外加气源,因此更具有实用价值。试验还证实了不论是人工低压充气还是自然通气,不仅是降噪的非常有效的措施,而且也是抗剥蚀、减振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95%以上的船舶主机都用高噪声的柴油发动机,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90分贝以上)中的船员,会导致听力减退甚至会发展成永久性听力损失。据统计每年轮机员体检中听力减退者达10%。所以,船舶主、辅机、泵浦等的噪声,干扰了船员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生活,围绕消除高频噪声和降低分贝数已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其实噪声是一种能源,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降低船用离心通风机噪声的一种新方法,它主要是改变通风机叶轮的结构,采用一种内、外轮缘间有径向间隙的双轮缘工作轮。试验证明,采用这种叶轮之通风机与目前系列生产之相似参数的通风机相比较,它在吸入和压出侧的噪声可降低4~8分贝,因此也可将这种叶轮结构推荐给其它叶片式机器使用。  相似文献   

5.
潜艇前置导叶螺旋桨是CSSRC为提高潜艇快速性和降低螺旋桨噪声而开发的一种新装置。它由螺旋桨和安装在尾附体与螺旋桨之间一适当位置上的导叶组成。利用尾附体、主艇体和导叶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螺旋桨的来流,使螺旋桨的能量损失、不定常力和辐射噪声减小。本研究表明,这种新装置可以提高潜艇最大航速0.3~0.5节,降低螺旋桨辐射噪声2~4分贝。  相似文献   

6.
高速冲床是有用电器行业生产薄壁零件的关键设备之一,但噪声高在102-108分贝,按使用工艺及检修要求,采用大型装配式钢质隔声结构,可使其噪声对车间的影响控制在80分贝以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阻尼隔声套等方法控制大型球磨机噪声,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方法,通过紧箍于筒体上的多层复合材料的声吸声阻尼作用,使球磨机噪声降低了15-20分贝,使用维修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
推进器噪声的主要来源通常是螺旋桨空泡,但减少推进螺旋桨空泡的传统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导管推进器。文中阐述了减少推进器噪声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适当的弹性安装的推进器与浮筑地板相结合,可降低噪声20-25dB(A)。  相似文献   

9.
多种近海船舶皆采用(定位)推力器使其在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保持原地停泊。通常在平底船身下适当的位置上安装一定数量的推力器,以产生抗衡诸如风、波浪和水流等环境负载所需要的力和力矩.然而,在工作时大多数典型的半潜装置上的推力,均因所谓的相互作用损失而大大减少。后者主要是与推力器的射流传播有关,它通常(在水中)按±10°左右散射出去。由于这种散射传播,推力器射流可能(在某个方向上)与半潜式平底船表面发生干扰,或者可能与平底船体的另一侧表面发生撞击。当射流因柯达效应(Coanda-effet)而向上偏斜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新造船居住区域的噪声,提出降噪减振措施:降低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振动设备采用弹性安装,防止振动传递产生二次噪声源,防止共振;增加消音设备,吸收消除一部分噪声。通过以上措施,可大大降低船舶各个区域的噪声等级,使各个区域的噪声等级都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约束范围之内,具备很大的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我国运输船舶噪声标准(JT4617-82),对于无集中控制室的机舱,推荐的噪声级允许值不得大于90dB(A),有集控室时,允许值可增加到110dB(A)。目前钢质机动船舶,多以柴油机作推进主机和发电机,故机舱噪声级一般为100dB(A)至110dB(A)。因此,按上述标准,机舱都需要设置集控室。集控室内推荐的噪声级允许值低于75dB(A)或者低于ISO规定的噪声评价曲线NR70。但是,近年来建造的内河船舶机舱集控室的室内噪声一般在80dB(A)左右,不符合以上标准。本文根据目前内河船舶集控室防声  相似文献   

12.
集成统计能量法计算声呐自噪声水动力噪声分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孟萨  朱正道 《船舶力学》2007,11(2):273-283
针对舰船艏部非规则形状声呐罩的自噪声预报,借鉴集成模态法思路[1,2],采用虚拟弹性膜技术,建立集成统计能量法(Integro-SEA),并以矩形腔声呐罩为例验证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成统计能量法计算舰船艏部声呐自噪声的水动力噪声分量,并修正计算艏部边界层转捩区湍流猝发声源对声呐自噪声的作用.研究表明:用经典SEA和集成SEA方法计算矩形腔声呐罩自噪声,偏差小于1dB,集成SEA方法加边界层转捩区声源修正,计算的舰船艏部声呐自噪声与实艇测试结果比较,在200Hz~6kHz的中频范围内相差2~3dB.  相似文献   

13.
对于长为3.0米的平板和5.463米的回转体,在Reynolds数为3.0×10~6~5.4×10~7范围内进行了缝喷降阻聚合物溶液的阻力试验和壁面浓度的测量,所获得的最大摩阻降低率分别为45%和39%。 对于长为4.0米的回转体配五叶螺旋桨在喷液下进行了自航试验和船后螺旋桨的噪声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推力减额t略有增加,伴流系数w减少,船后螺旋桨的噪声在频率为5~40kc频谱范围内约有1分贝的降低。本文导出了缝喷回转体的剪切微分关系式,并对长为5.463米的回转体进行了缝喷降阻计算,计算表明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小型推力器     
英国某公司设计了一种新颍的可伸缩的小型推力器,由液压驱动,吸收功率达50hp(37.285kW).这些推力器可作为直接收缩的艏艉推力器.当作为应急推进方式时,推力器通过液力旋转90°沿船中心线作用,或采用完全转到指定航向的推力设备.推力器下部收缩进入水箱与船的结构联成一体.收起时,推力器脚下面的轮廓板与水箱底闭合得很光顺,因而阻力最小.该公司可提供各种钢制、铝制和玻璃制的推力器.  相似文献   

15.
噪声作为一种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由此海安会颁布了MSC.337(91)《船上噪声等级规则》。该规则在A.468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对新规则与现有规则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实例分析了新的噪声规则对船舶设计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噪声源及噪声传播途径,提出了降低噪声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船舶机舱集控室采用刚性安装的轻质五夹板内衬,其噪声插入损失不超过20dB(A)。将集控室底甲板作双层约束阻尼处理,并采用具有减振、隔声、吸声综合降噪功能的预制组合板,拼装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箱型整体内衬,通过高阻尼隔振器座落在阻尼地板表层钢板上而不同集控室外廓接触。另外,为了减小外廓辐射声对内衬激励并减缓“空腔共鸣”与“吻合效应”,在外廓的内壁面上遍附一层矿棉毡。这些措施使集控室振动与噪声均得到有效控制,使集控室噪声插入损失达38dB(A),同采用刚性安装轻质内衬的集控室相比,噪声插入损失约提高19dB(A)。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降低声呐罩自噪声为背景,将声呐罩简化为矩形声腔,建立了弹性共振腔阵列及声学覆盖层与矩形声腔的声振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弹性共振腔构型参数对声腔中低频声场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而提出能够有效扩展中低频吸声效果的格栅式弹性共振腔;通过试验验证了弹性共振腔的吸声效果,并计算分析了弹性共振腔阵列和声学覆盖层组合作用的宽频带吸声效果;在100~2 000 Hz的中低频段内矩形声腔取得了3~10 dB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益强大的高速、深潜、低噪的第四代(1995~2000年)和第五代(2005~2010年)的现代化核潜艇的威胁,以美国为首的各海军强国,正潜心地致力于降低舰艇水下噪声的研究,籍以提高舰艇海上航行的安全性。现今,降低水面舰艇的水下噪声已成为反潜战术技术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役舰用离心通风机振动大噪声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离心通风机结构,设计实现了新型通风机的叶片、蜗壳和电机等通风机关键部件,经过性能测试和近140余台的实船应用表明该型离心通风机比普通离心通风机振动低2个数量级、噪声平均地6分贝、体积平均减小30%、重量平均减轻30%、功耗平均降低20%,可显著降低离心通风机的振动、噪声并提高舰船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国际海事组织(简称IMO)第MSC.337(91)号决议—"通过《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已生效的背景下,阐述分析了该新规与原IMO决议A.468的主要变化,并相应提出了应对措施。要点如下:(1)造船企业及船东应重视噪声新规范,从合同签订时应写明该新规应得到满足,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噪声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有针对性的降低舱室噪声;(2)对噪声新规中舱室间壁板、天花板隔声值要求重视并满足;(3)对新规范的其它要求如测量次数等的新的要求需提前考虑。该文可作为我国其它新造船在需要满足该噪声新规方面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