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俊标  徐科  张肖宁 《公路》2006,(Z1):331-336
旋转车辙仪(RLWT-Rotary Loaded Wheel Tester or Rutmeter)于20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因其轻便、易用,迅速受到关注.研究表明,RLWT与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国际车辙仪的相关性都不理想.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RLW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量测RLWT试件、APA试件与原样试件中粗集料颗粒长轴与X轴夹角的差异,得出结论:RLW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旋转车辙仪(RLW T-R otary Loaded W hee l T ester or R u tm eter)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因其轻便、易用,迅速受到关注。研究表明,RLW T与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国际车辙仪的相关性都不理想。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RLW 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量测RLW T试件、APA试件与原样试件中粗集料颗粒长轴与X轴夹角的差异,得出结论:RLW 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FWD弯沉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落锤式弯沉仪采集了沥青路面基层及面层大量弯沉数据。利用拟合优度的x^2检验与峰度、偏度检验拒绝了弯沉分布的正态假设。该结论将引发对规范中弯沉代表值求解方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王明宇 《公路》2007,(8):95-99
旋转车辙仪(RLWT,Rotary Loaded Wheel Tester or Rutmeter)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因其轻便、易用,迅速受到关注。研究表明,RLWT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分析仪(APA)、国际车辙仪的相关性都不理想。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RLW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量测RLWT试件、APA试件与原样试件中粗集料颗粒长轴与X轴(水平方向)夹角的差异,得出结论:RLW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路面新型材料和设计理念的相继出现,落锤式弯沉仪在实际检测中与贝克曼梁对比存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文中对2种检测方法所得数据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解决的方法提出了建议,并对今后的路面弯沉检测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GPR与FWD在旧路性能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地雷达(GPR)能够检测高速公路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的病害,落锤式弯沉仪(FWD)可以检测路面弯沉,并且可基于实测的弯沉盆反演出路面各结构层模量,从而对结构层的承载能力作出评价.综合应用这两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对旧路性能进行全面评价,可为科学制定养护方案,降低工程投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路基检测领域落锤式弯沉仪(FWD)与贝克曼梁(BB)共存的现状,在某高速公路路基上用两种设备做了对比试验,利用实测弯沉数据对两者的转换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FWD与BB测试的相关性分析,一般路基的相关性最好,其次是低填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最差。FWD采用50kN加载和60kN加载与BB测得的弯沉值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而FWD采用40kN加载与BB测得的弯沉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桔皮鲜映性仪用于面漆的外观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桔皮鲜映性仪的基本原理,并借助桔皮鲜映性仪,对客车面漆外观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依托"佛山一环"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实践,研究了相应的无损检测技术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密度无损检测技术即无核密度仪(PQI)检测压实度并评价离析程度的标准和方法、刚度无损检测技术即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检测模量及其均匀性的评价标准、沥青面层模量的温度修正方法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的龄期修正方法,为"佛山一环"TL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措施,使该工程施工过程整体处于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1.
手持式落锤弯沉仪(FWD)检测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具有测试速度快、性能稳定、测试精度高、检测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新疆库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检测速度,保证了施工路基施工进度,值得在今后的公路建设中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12.
落锤式弯沉仪(FWD)在土基冲击压实效果检测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压实是解决土基深层压实问题的新型压实技术,但其压实效果却难以用传统方法进行评价。文章提出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检测评价路基冲击压实效果。通过FWD检测不同压实遍数下路基的弯沉,并基于弯沉盆数据反算路基不同深度处的模量,从而对冲击压实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不同压实遍数下模量的变化,提出了最佳冲压遍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泥砼路面板角弯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小军  曾胜 《公路与汽运》2009,(4):76-79,126
利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路面各结构层参数、路面板平面尺寸、接缝传荷能力、板角脱空及脱空与传荷相互作用等因素对FWD板角弯沉值的影响,并建立了接缝传荷与板角弯沉的回归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板角弯沉受面层模量、面层厚度、基层和土基模量影响较大,受基层厚度影响较小;板角弯沉随着板平面尺寸的增大其减小比例在2%以内,正常板尺寸变化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影响;接缝传荷修正系数随接缝传荷能力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变化规律;脱空尺寸对板角弯沉的影响较其对其他弯沉影响更为显著;弯沉值在接缝传荷和板角脱空共同作用下的变化比仅受其中一项因素影响时的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改扩建道路旧路基处治深度,依托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根据项目特征选取两种类型土路基,首先建立旧路基在采用水泥改良前后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所测回弹模量与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不同处治深度水泥改良对各层路基弯沉减小效果建立依据PFWD检测原路基回弹模量并反算弯沉的路基处治深度控制标准。结果表明,可采用检测方便、测值精准的PFWD取代检测效率较低、人员配备多的贝克曼梁进行弯沉测试,建立的控制标准可有效指导旧路基处治深度确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美国Superpave的旋转压实仪(SGC)对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的压实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表面层的矿料级配对表面层压实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所得结论能从材料配合比的角度对压实性改善提供依据;且对于设计级配沥青混合料,运用文中试验结论可预测其压实特性与难易程度,从而也为拟定合理压实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与静态弯沉盆数据相比,落锤式弯沉仪(FWD)测试的荷载及时程数据包含着更丰富的结构强度信息。文章提出用以下四个参数来表征荷载及弯沉时程曲线,即荷载时程曲线的几何特征值(宽度、坡度及面积);荷载与弯沉峰值的相位差;残余变形率;以及弯沉脉冲持续时间等,分析探索了时程数据与路基路面结构体强度的关系。这对于规范FWD检测方法、提高FWD应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大量的对比试验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现有的车载式平整度检测设备,阐述了与其相关的指标和评定标准,并对其购置和使用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沥青路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动力响应规律,依托345国道工程铺筑的沥青路面试验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通过埋设于路面结构中的应变传感器,获取FWD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层底弯拉应变响应。基于FWD荷载下的路面实测动力响应表明,路面结构层层底横向、纵向应变的脉冲信号呈现受拉状态,竖向应变呈现受压状态。横向应变脉冲峰值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εt(下面层层底)>ε(t(底基层层底))>ε(t(下基层层底))。纵向应变脉冲峰值也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ε(l(下面层层底))>ε(l(底基层层底))>ε(l(下基层层底))。当FWD荷载作用结束时,下面层层底横向、纵向、竖向应变存在残余应变现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在FWD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表明,横向分布上,从承载板中心开始,应力应变逐渐减小,最大峰值出现在承载板中心下方。沥青层应变峰值和温度、荷载呈现正相关,下面层层底三向应变峰值与温度、荷载、弯沉呈指数增...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FWD检测数据确定刚性路面板脱空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Winkler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利用Ansys建立了落锤式弯沉仪(FWD)荷载作用下刚性路面的分析模型.在不同的工况作用下,计算脱空刚性路面板表面的挠度,根据路面弯沉值的变化趋势,得出了刚性路面弯沉盆形状系数βi的变化规律,研究对刚性路面结构在FWD荷载作用下确定脱空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