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GM(1,1)模型建模机理的基础上,提出GM(1,1)模型中参数a,b的一种新算法一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把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得到模糊神经网络GM(1,1)模型,并将其运用于民航客运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及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货运量发展变化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非线性灰色模型中的无偏GM(1,1)幂模型进行预测,并用状态划分更为精细后的马尔可夫链修正预测值,从而建立优化后的UBGPM-Markov模型.通过对我国2000~2012年铁路货运量实例分析,与改进GM(1,1)模型、无偏GM(1,1)模型2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比较显示无偏GM(1,1)幂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优化后的UBGPM-Markov模型更是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将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由2.11%减少到0.55%.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货运量预测对铁路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精确度受原始数据变化幅度的影响较大,且要求累加生成的数据列具有指数性质的缺点,采用带波动的多项式来替代GM(1,1)模型中的指数形曲线,并通过马尔可夫链对其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建立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同时利用该改进模型对我国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改进的GM(1,1)模型和灰色-马尔可夫模型3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测结果可指导铁路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灰色模型法计算工作量小,精度高,基于灰色理论的灰色模型在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以工程实际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由此证实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变形预测对隧道施工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隧道变形的非线性,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来模拟和预测隧道的变形.用灰色等时距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及Verhulst模型这三种常见的模型来预测隧道拱项下沉量,从而提出了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适用性,能反映隧道施工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GM(0,N)模型适合于原始数据缺乏下的具有多个相关因素的系统特征变量预测.研究了GM(0,N)模型用于客运量预测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公路运输量的多因素灰色预测模型,并研究了系统模型中相关因素变量的确定方法、模型精度的检验方法和进行长期预测的方法与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对GM(0,N)与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GM(1,1),BP神经网络和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三种模型,分别对不同样本容量的小样本监测信息进行测试,对比分析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受既有监测信息的样本容量影响较大,样本容量的增加有利于边坡变形预测模型精度的提高.在既有监测信息较少的情况下,GM(1,1)模型预测精度虽然最高,但缺乏稳定性;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由于样本较少,其精度较差.从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两个方面综合对比来看,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更适用于小样本监测信息情况下的露天矿边坡变形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残差GM(1,1)模型的汽车货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汽车货运量增长迅速的特点,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某地汽车货运量趋势进行预测,通过残差GM(1,1)模型对主模型的修正,并用后验差检验法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和检验,得到一个精确度非常高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符合汽车货运量的预测,并在实际预测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公路货物运输量的预测精度,结合灰色系统和马尔可夫链的特点,建立公路货物运输量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在实例应用中,建立运输量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获得预测值和残差检验的基础上,将原始数据序列划分为4个状态,计算状态转移概率,利用灰区间中位数建立货运量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进行预测.将其预测结果与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比对,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可以用于公路货物运输量预测,且其预测精度高于GM(1,1)灰色模型.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发现GM(1,1)模型适用于具有较强指数规律的序列,只能描述单调的变化过程,而Verhulst模型则适用于非单调的摆动发展序列或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序列。针对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表现为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过程,建立交通事故Verhulst预测模型。Verhulst预测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预测的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0.87万人和11.72万人,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9.43%,可见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残差GM(1,1)模型的道路交通量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其中交通量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复杂性,结构关系的模糊性,动态变化的随机性,指标数据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由于技术方法、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造成各种数据误差、短缺甚至虚假现象,系统的作用机制不明确,系统的状态、结构、边界关系难以精确描述,属于典型的灰色系统。在作量化、模型化、实体化研究时,能作为反映系统主要动态特征的数据是很少的。由于环境对系统的干扰,系统信息中原始数据序列往往呈现离乱情况,离乱数列即为灰色数列或称灰色过程,灰色理论利用那些较少的或不确切的表示系统行为特征的原始数据序列作生成变换后建立微分方程,对灰色过程建立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Greymodel),简称GM模型。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GM(1,1)模型和灰色残差GM(1,1)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然后将其应用于交通量预测的实际例子中。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的体系结构及组成部分的功能.利用上海市斜土路非港湾式站点与华山路港湾式站点的实测数据对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进行验证,发现测量值与仿真值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这表明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可以较好地描述公交车辆的运行过程以及与其他交通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另外,利用微观交通仿真系统MTSS对公交站点在不同条件下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公交站点的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交通运输系统计量经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工程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由12个联立方程式组成的四川省综合运输计量经济模型.从经济意义、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和模型稳定性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计量经济学检验,对1992~2001年四川省交通运输指标分析,动态模拟结果没有出现误差率超过20%的异常情况,整个模型的误差率为4.17%,说明模型的精确度较高,模型运行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KPCA和ANFIS的色彩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色彩校正(KPCA_ANFIS)算法.首先将数据通过核函数映射到高维空间,再通过KPCA提取主成分,最后通过ANFIS学习达到色彩校正的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ANFIS用于色彩校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KPCA_ANFIS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均优于传统ANFIS.对测试数据(训练数据)的平均误差、最大误差和标准差较传统ANFIS分别下降了37%(45%),34%(40%)和35%(4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交通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存在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理论的丢失数据补齐方法。利用检测到的交通流数据构造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扩充可辨识矩阵,并对其进行多次完整化分析,实施丢失数据的补齐,并采用英国南安普敦市的实际检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间段,当仅有一个属性数据丢失时,粗集理论的补齐精度较高,绝对相对误差较小,基本保持在0~5%之间;当不同属性的数据同时丢失时,补齐精度较低,绝对相对误差甚至高达20%;当所有属性数据全部丢失时,补齐精度非常低,可视为无法实现补齐。可见,粗集理论是一种补齐少量丢失数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of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measurement system (LIMS) are often limited by the mirror surface error that comes from the mirror surface shape and distor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method to calibrate mirror map on ultraprecise movement stage (UPMS) with nanopositioning and to make a real-time compensation for the mirror surface error by using mirror map data tables with the softwar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irror map test model, the factors affecting mirror map are analyzed through geometric method on the UPMS with six digrees of freedom. Dam processing methods including spline interpolation and spline offsets are used to process the raw sampling data to build mirror map tables. The linear interpolation as compensation method to make a real-time correction on the stage mirror unflatness is adopted and the correction formulas are illuminated. In this way,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system is obviously improved from 40 nm to 5 nm.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工作中存在的重复报名、身份证号码与准考证号码关联错误、数据统计失误等问题,对原有系统在功能与性能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升级,试用情况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非线性滤波系统中,线性化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影响滤波精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联合粒子滤波方法,在减少线性化误差的同时,能够实时估计系统误差的大小并自适应地消除其影响.说话人跟踪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把握空域扇区流量分布态势及未来变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短时空域扇区交通流量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解析空域系统内航空器原始雷达数据,提取各扇区历史运行信息,建立了多扇区聚合交通流模型;其次,采用贝叶斯估计理论对模型参数进行最优估计和动态更新,预测了空域扇区交通流量的未来演变趋势及其不确定范围;最后,选取国内5个典型繁忙扇区为例,以5 min为时间段,以未来1 h为预测范围,对所提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85%以上时段交通流量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在3架以内,平均绝对误差均在2架次以内,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可充分反映各空域扇区之间短时交通流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符合空中交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非线性滤波系统中,线性化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影响滤波精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联合粒子滤波方法,在减少线性化误差的同时,能够实时估计系统误差的大小并自适应地消除其影响.说话人跟踪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