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道港口》2006,27(6):367-367
交通部于2006年11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北港分流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据悉,南北港分流口河段是长江口的第二级分汉,对长江口整体河势及宝山水道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交通部提出的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12.5m深水航道延伸至太仓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交通部论证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建设方案交通部于2006年11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北港分流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据悉,南北港分流口河段是长江口的第二级分汊,对长江口整体河势及宝山水道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实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两项关键工程——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的实施整治摆上了交通部及所属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的工作日程。1月28~29日,由交通部规划司主持,60多位来自北京、江苏、上海的水运规划、水利建设、航道管理和港口海事,以及环保等部门的主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对遏制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河势不利变化及改善航运条件的工程方案进行“诊断”,审定了治理工程方案。由此,一个关系到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发展,关系到南北港分汊口周边重要产业带码头水深相对稳定,乃至关系到整个长江航运发展和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工程将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两项关键工程——南北港分汉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的实施整治摆上了交通部及所属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的工作日程。1月28~29日,由交通部规划司主持,60多位来自北京、江苏、上海的水运规划、水利建设、航道管理和港口海事,以及环保等部门的主管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对遏制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河势不利变化及改善航运条件的工程方案进行“诊断”,审定了治理工程方案。由此,一个关系到长江口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发展,关系到南北港分汉口周边重要产业带码头水深相对稳定,乃至关系到整个长江航运发展和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工程将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的设计、建设及维护过程中,全面、科学地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了工程顺利建成,取得了预期整治效果。是在长江河口整治中实施动态管理的一次成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唐晓峰 《水运工程》2013,(4):187-191
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不利河势变化影响,其整治建筑物局部余排外侧冲刷持续发展,影响了结构的安全稳定.为确保治理效果而实施了本次防护工程.在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场水流条件分析及典型施工,在船机设备、软体排加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进,首次在长江口水深30m以上的深水区成功实施了砂袋抛填及软体排铺设,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良好的航道开发条件。在河势分析基础上提出北港航道整治开发的技术方案,包括堡镇沙护滩方案和双导堤加丁坝的拦门沙治理方案。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一定的疏浚措施有望实现航道规划目标。同时,对北港航道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陈琳  冯建军 《水运工程》2012,(12):178-183
通过河势研究和现场调查,分析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新浏河沙护滩工程滩头堤段冲刷原因,并对现有工程的护底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吴焱 《水运工程》2017,(7):136-140
南北港分流口河段近期河势发生新的变化,对区域重大涉水工程的安全稳定产生较大威胁,甚至可能给区域现状河势格局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多年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对比分析,得知近期下扁担沙尾部南侧淤涨下延、新新桥通道逐步萎缩、新桥沙下移南压以及下扁担沙滩面串沟发育等,给维持南北港分流口现状河势格局的新浏河沙头部护滩工程、南沙头通道限流工程、中央沙头部圈围工程以及青草沙水源地工程等自身安全稳定带来较大压力,使南北港分流口现状河势格局的稳定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0.
李文正 《水运工程》2013,(11):115-118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历史上是长江口水域河势变化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基于该河段历史河势演变规律,在 分析南北港分汊口治理效果的同时,对南北港分汊口工程兴建后新形势下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河势变化趋势及治理策 略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新形势下南北港分汊口河势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突出表现在扁担沙沙体未经人工控制和 整治建筑物防冲抗刷压力增大;针对不稳定因素提出的治理方案经数学模型研究验证较为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使得南港北槽开通12.5 m水深航道,长江口河势及不同汊道动力条件随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完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地形资料,分析出工程对长江口各汊道的地形变化的影响,同时应用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平面二维模型模型计算了长江口流场变化,给出南北港、南北潮涨落潮分流比的变化,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给长江中游鲤鱼山水道航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水道治理思路及方案研究。通过鲤鱼山水道近期航道变化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以北槽为通航主槽,通过工程稳定滩槽格局,抑制南槽发展,适当改善北槽航道条件"的治理思路,并借助河工模型提出航道治理总体方案,该方案可以达到河段2020年规划航道尺度。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北槽近期盐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开工以来的历次水文测验资料,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北槽航道内的盐度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为充分发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效益,更好地发挥长江下游港口和航道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迫在眉睫。南浏河段河道条件复杂,受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现状条件下,要对长江中下游主航道进行经济合理的整治开发必须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保证。不受潮汐影响或是受潮汐影响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来计算取值,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方采用低潮位累计频率曲线90%来取值,南浏河段受径流、潮汐共同作用,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长江口大型工程群为研究对象,采用CJK3D-WEM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工程群对水动力的影响及累加效应.结果表明,长江口1998—2016年间实施的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南北港分流工程及南汇边滩和横沙东滩促淤圈围等大型工程群后,徐六泾河段涨潮量降低约10%,潮差降低约6%,涨急流速降低约9%,落急流速降低约4%,北槽...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白茆沙河段航道整治方案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河势分析,总结了长江口白茆沙河段近期河势演变特点,指出了不利于航道发展的因素。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治方案的思路和目标,建议采用护滩工程,固守白茆沙沙头,稳定白茆沙沙体,适当增强南北水道动力条件。利用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针对提出的整治方案进行了动力模拟计算,从动力场的角度分析了工程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白茆沙护滩堤能够有效地护住沙体,保护沙体的完整性,且使得两水道的落潮动力有所增强,可以达到工程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中  刘璐 《水运工程》2018,(3):99-105
利用实测水下地形资料,结合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分析南槽江亚南沙演变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江亚南沙沙头窜沟发育,江亚南沙下沙体整体向下游淤涨,5 m沙尾下延成为南槽5.5 m航道维护困难段,同时江亚北槽冲深发展,主要是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南导堤封堵原九段沙窜沟以及南槽主槽与江亚北槽之间存在的水位差,南槽河床持续发展的结果。随着江亚南沙头部窜沟、江亚北槽的发展、贯通,南槽河段将形成新的分流支汊,对南槽整体河势、航道治理不利。  相似文献   

18.
通州沙、白茆沙河段受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水沙动力复杂,河床冲淤多变。通州沙、白茆沙是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上延南京首先碰到的2个重点碍航浅滩。在工程河段水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模、物模试验对工程方案平面布置、通州沙潜堤齿坝高程、通州沙中水道过渡段高程以及白茆沙齿坝高程进行优化并形成优化推荐方案。研究表明,优化推荐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州沙、狼山沙冲刷后退的趋势,有利于白茆沙的稳定,稳定两汊分流,形成南北水道稳定的分汊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