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集成软件GW1-2-3编制成路基及无结合料基层回弹弯沉值统计分析工作表,应用计算机在工作表中输入观测读数,Za值,容许弯沉值后,计算机快速自动对观测回弹弯沉值进行统计,检索,抄,判断,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速激光弯沉快速测试方法在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应用,分析了该测试方法在不同速度下的变异性以及多次测试的重复性,对比了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路面的高速激光弯沉值与FWD(落锤式弯沉仪)弯沉值的相关性,探讨了采用高速激光弯沉判断沥青路面状况好坏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高速激光弯沉的检测重复性基本达到93%以上,速度影响变异系数小于7%,即测量速度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高速激光弯沉测试结果比FWD所测值略大,相关性为0.3~0.4;采用路面结构状况评价参数D0-D20>95.252 8μm、D20-D60>127.819 5μm分别作为面层、基层状况好坏的判断标准。因此,建议在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路面结构状况普查时考虑采用高速激光弯沉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规范中板角弯沉测试中轮胎加载、贝克曼梁梁头及落锤摆放位置不明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问题,利用贝克曼梁弯沉仪、落锤式弯沉仪开展了轮胎加载、贝克曼梁梁头及落锤位置的偏移对水泥混凝土板角弯沉值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板底脱空的情况下,两种方法测试得到的弯沉值均与偏移距离存在较好线性相关性,随着偏移距离的增加,板角弯沉近似线性减小;贝克曼梁弯沉仪检测板角弯沉时,荷载偏移10 cm、20 cm以内可分别满足工程应用容许误差5%、10%的使用要求,建议贝克曼梁梁头摆放于距板角横、纵缝5cm的位置;落锤式弯沉仪检测板角弯沉时,偏移20 cm、30 cm以内可分别满足工程应用容许误差5%、10%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采用正交分析方法,讨论了沥青稳定基层厚度、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及土基模量等关键结构参数对路表回弹弯沉、沥青层层底拉应力2个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基模量对于路表回弹弯沉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沥青层厚度在25 cm以内时,增加沥青层厚度可以减小沥青层底拉应力,延长沥青路面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柔性路面弯沉和路基压应变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对路面控制设计的不安全一致性,建立了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在明确了设计弯沉和容许弯沉的概念后,利用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相关关系式,并借鉴了AI法土基顶面容许压应变进行控制的设计弯沉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车辆超载的情况及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分析车辆超载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路表弯沉、弯拉应力、使用寿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超载率的增加,弯沉和弯拉应力逐渐超过容许值;车辆超载使道路在使用年限内承受的累计标准轴次大大减少,导致路面使用寿命明显缩短。超载车辆对道路的一次性破坏作用使得通过疲劳破坏设计出的道路无法满足实际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膨胀土路基上废旧轮胎橡胶加固碎石或粉煤灰底基层路面性能。实验室剪应力和CBR值数据测定结果显示,用不同比例的废旧轮胎橡胶作为加固材料时,碎石底基层表现出较粉煤灰底基层更好的性能。同时也进行了柔性路面周期荷载试验。分析对比了碎石加固底基层和粉煤灰加固底基层在较小回弹弯沉值对应的最大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半刚性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重载适应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面力学APBI程序为计算工具,对重载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力学响应对比分析,研究路表弯沉、路面结构各层次(包括路表、面层、基层、底基层)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的重载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半刚性基层与柔性基层结构的合理优化组合,实现两种路面结构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以现有理论为依据进行试验并获得结果,从中分析出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即各结构层模量及厚度。通过分析得出了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的面层与基层疲劳设计标准,在设计中引入路表弯沉作为参考标准进行面层设计,引入容许拉应力作为参考标准进行基层设计;结果表明若材料参数、环境参数及荷载参数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路表弯沉及层底拉应力指标作为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其抗疲劳性能设计可以达到施工要求,满足冷再生基层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力学计算分析了半柔性路面在标准荷载及超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轮隙中心点下的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最大;荷载作用中心点下处的路表弯沉、面层层底拉应变和面层内最大剪应力最大;路表最大弯沉值、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变、面层内最大剪应力及半刚性基层底最大拉应力都随着轴载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李斌 《浙江交通科技》2005,(1):11-12,15
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采用&;lt;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gt;(JTJ014-97)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与JTJ034-93)计算弯沉值的差异,说明设计弯沉值本身就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弯沉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或者通过修建实验路段,找出适合本工程的弯沉综合修正系数,从而建立本工程或本地区的弯沉值计算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高速弯沉仪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的适用性,采用2.5D有限元方法建立高速弯沉仪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数值模型,并评估其应用误差. 首先,利用两个前人研究成果验证2.5D有限元程序的可靠性;其次,对比了常用式、全厚式和半刚性基层3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斜率曲线,并总结了弯沉斜率特征;最后,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高速弯沉仪应用误差予以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弯沉斜率曲线存在多个峰值点;高速弯沉仪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时,参照传感器读数不为0,将其应用于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时,因参照传感器误差引起的弯沉误差高达87.3%;为保证工程测试精度,高速弯沉仪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时宜延长横梁长度至8.0 m.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及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并对实体工程进行了连续3 a的跟踪观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土基顶面压应变更大,早期病害以坑槽和修补为主,通车3 a才出现横向裂缝。  相似文献   

14.
选取辽宁省典型公路的路基进行贝克曼梁弯沉试验和FWD弯沉试验,基于不同贝克曼梁弯沉测试值范围内的动静弯沉代表值,开展了动静弯沉的转化关系模型研究,提出了适合于辽宁省的路基动静弯沉转化线性模型,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基于FWD的路基动弯沉验收标准值。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的设计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层状体系基础上,根据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结构层材料疲劳破坏原理进行验算后,决定路面的厚度和使用年限。基于柔性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方法,要求控制条件为实际弯沉值IS〈允许弯沉值1d;实际弯拉应力6m〈允许弯拉应力6R: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FWD与贝克曼梁(BB)弯沉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FWD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荷载作用点的弯沉值与冲击荷载的相关性的基础上,从FWD数据评价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模量的基本模型出发,阐述根据FWD弯沉盆数据评价混凝土路面基层当量模量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BISAR 3.0软件为计算工具,分别计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0.7MPa、0.84MPa、1.0MPa的轴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出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路表弯沉、面层和基层的受力状况,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疲劳性能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认为:在特定的超载水平下,半刚性基层更能适应交通荷载的超载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老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参数不一,导致路面设计各结构层厚和各结构层顶面弯沉“设计”值存有差异。本文借助算例详细阐述了其差异,并就对不论采用何种设计规范各结构层顶面弯沉验收值的确定,提供了一套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借助此方法除可确定各结构层顶面弯沉验收值外,还可确定半刚性基层不同龄期的弯沉检验值,同时也可对简易路面进行结构设计,此方法对基层单位有一定的借鉴值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我国现行的柔性路面设计规范是以设计容许弯沉为控制指标,但在施工规范中则采用压实度作为验收控制指标,而将弯沉检验作为参考值。在实际操作中:压实度表示某一有限厚度的路面结构层经碾压后的相对密实程度;弯沉表示被测路面结构层以下各层(包括路基)在汽车标准轴载下产生的总位移。两均可反映路基、路面的碾压质量,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关联。由于路面结构体系的复杂性,不能使设计与施工采用相同的控制指标显然是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丰富广东省路面结构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文中依托广河高速惠州段柔性路面结构形式,对比分析柔性与半刚性基层力学响应,并进行了永久变形量和疲劳寿命的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而言,柔性基层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土基顶面压应变更大;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优于半刚性基层,但其沥青层永久变形量较大,早期病害中车辙出现的概率较高。结果可为柔性路面结构在其他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为柔性路面营运期的养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