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国内外若干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实例,综合介绍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理念、路网结构特性、路网合理规模、客流集散点的标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用地控制等方面的探索性思路,并提出了若干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从定性走向定量,同时作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应用系统分析和网络图论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关键环节路网合理规模,路网形态,初级路网规划方法及软件数据流图逐一作了探讨,概括了路网规划的主题思想,对轨道交通规划的前期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坎布里奇大学城、美国曼哈顿大学城、英国剑桥郡大学城、英国牛津大学城、德国慕尼黑大学城、日本东京大学城、广州大学城7个国内外典型大学城为例,从案例大学城路网结构、街区尺度、街道设计三个方面出发,分析道路等级和功能,计算路网密度和道路间距。总结国际大学城的经验值,提出大学城路网规划的路网模式设计和道路管理策略。以北京沙河高教园为实例,针对规划路网确定提升改造方案。对比改造前后园区的路网变化,结论证实大学城路网采用合理规划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格局和规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路网规划则稍显不足。为解决好平陆县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对该县域路网的实地勘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国土系数法预测未来规划年内的路网规模,并通过对路网布局的全面分析,提出了"五横九纵一环"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5.
组群结构城市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交通特征,本文分析了组群结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交通模式和功能定位,阐述了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主要原则、路网图型的选择和路网合理规模的计算,从而确定了需要控制的线网总规模.  相似文献   

6.
分析目前上海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对东京、巴黎等国际特大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设计的经验作了分析和概括。在线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设计私有制瘃调整方案,并简要说明了调整方案的规模、结构及功能特点。调整方案能更好地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更符合主客流方向,具有换乘次数少、辐射能力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TRANSCAD软件在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路网规划辅助软件的开发、应用、推广以及国内路网规划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本文在学习TransCAD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应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了交通需求预测,完成了路网规划工作。对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技术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轨道交通路网评价与城市道路网、公路网、公交网络的评价体系明显不同。为了在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方案中择取最优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这一交通方式的特点,建立了路网规划技术评价体系,对相应指标做了说明和示例分析。评评价体系可用于指导城市规划部门评价、规划轨道网、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各城市可针对自身城市特点做相应的指标选择,将轨道网规划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就车辆动态时间最短路径诱导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便于工程实施的变起点、定目标点的动态行程时间最短路径规划方案. 基于该方案,在一种大型方阵图下,就Dijkstra、A*、D* Lite等几种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的计算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车载动态导航设备实时性要求高、计算量要求尽可能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变化的跳变的动态路径规划策略,根据路网中路段权值变化的具体情况,选取更加节省时间的搜索方式. 利用东莞市区电子地图和路网历史流量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减少路径动态规划的计算时间,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路网分层策略的高效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路网规模过大导致的路径规划算法计算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引入路网分层预处理的思想,采用方向诱导搜索策略、双向搜索策略和数据结构改进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规划算法——分层A*算法,并在广东省大规模路网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A*算法和Highway Hierarchical算法相比,A*算法的计算效率分别平均提高11.7倍和2.4倍,搜索空间分别平均缩小5.7倍和2.8倍,且新算法的计算效率和搜索空间都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交通》2006,(5):14-14
近日,《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规划》出台。广州市域将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四环、十八射”环形放射状高快速路网布局,规划道路长度达1900公里。到2010年,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将建成1670公里,占规划路网的88%。其中高速公路网络通车里程达到791公里,快速路网879公里,分别占规划路网的96%和82%.其中,芳村大道将改造为城市快捷道路,改造后沿线将不设红绿灯。[编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地位作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上世纪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宏观上合理地规划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模的问题。最后,对21世纪国内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城市路网交通规划及其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系统地提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城市路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六种城市路网交通规划方案;最后分析经济和政策对交通规划的影响,及明确它们彼此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这些为城市路网交通规划的具体工作、以及它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交通区位理论在长远期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区位论是一种近年出现的、主要阐述交通路网大概率出现的某些特定地带的集合理论。因其反映的是路网在地理空间上的几何联系规律,因此,它可以为交通规划特别是长远期的路网规划提供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在长远期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路网规划布局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常用的路网规划布局方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新兴的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即交通区位线布局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采用三维可视图法研究路网模型。首先,在考虑无人机飞行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将城市密集而不规则的障碍物环境进行变形重组,再以不同的水平和竖直间隔对障碍物外表面进行离散化的节点采集,并构建基于三维可视图的复杂城市低空路网模型。其次,为降低无人机之间的潜在冲突和碰撞风险,引入无人机机动保护区的概念,进一步缩减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最后,结合无人机性能和平稳飞行的要求,以最大航向角改变量作为主要限制条件,以最小化路径长度为目标,提出改进的涟漪扩散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三维可视图中的采点间隔直接决定了路网模型中节点和链接的数量,并对最优路径与规划时间具有显著影响;1000组仿真实验表明,考虑机动保护区后,最短路径的平均长度相较于无机动保护区时增长了不足1%,而计算耗时降低了近70%。仿真实验验证,通过引入无人机机动保护区和航向角改变量的限制,能够有效降低路网规模,提升运算效率,并有利于获得平滑的路径,降低无人机的潜在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17.
谈路网规划中的技术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路网规划进行技术评价,以确定地区路网规划的先进性、运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与市民高品质城市生活环境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以成都市简州新城龙马湖长岛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构建立体路网,为慢行交通和片区公交提供独立的通行空间,支撑公园城市发展目标;通过对立体路网交通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从多方面提出道路交通优化改善措施,包括路网结构采用双向丰字形路网,道路横断面采用"桥梁+地面路"形式、路中或路侧自然采光通风及路侧景观多样化设计,交叉口采用"导流岛+信号灯"形式,地块交通组织采用地面首层化设计等措施,最终实现上层路网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通行环境的高品质,同时保证下层路网机动车交通环境舒适畅达。  相似文献   

19.
山地路网规划——以乐昌市坪石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山区城市的路网特点,结合乐昌市坪石城区的规划实践,提出山区城市在道路网规划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城市内部道路网络应对地震灾害时的韧性变化特征,首先考虑地震空间分布特性,结合各基础设施的综合震害分析,构建了基于烈度衰减分布的路段连通概率模型,识别脆弱路段;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面向3个维度的路网结构抗震韧性多指标评估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对城市路网处于不同失效情景下的韧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数路段失效时路网仍具有较强的韧性,在关键路段累积失效后会使得多方面网络韧性明显下降,路网运输效率降低,并且削弱了节点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