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心法选址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设施选址是物流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和形状。选址决策包括确定设施的数量、位置和规模。而重心法亦称网格法或精确重心法,它能利用物理学中对一个二维封闭图形求解重心的原理来解决物流设施的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2.
重车重心限制高度是我国铁路基本技术标准之一,起着指导现场装车、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货物列车安全运行的因素,给出衡量车辆倾覆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并论述了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运行试验,遂渝线提速综合试验及胶济线列车交会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为2400mm时能够保证行车安全的结论.此外,根据敞车、平车和棚车等主要车型在环形试验线和运营线路上进行的重车重心高度试验,分析了敞车和平车重车重心高度设置为2400mm、棚车重车重心高度设置为2200mm时的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注浆锚杆轴力的确定是锚拉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步骤,目前大多依靠经验公式进行确定,其设计的合理性及安全度不能有效保证.结合青临高速锚拉重力式挡土墙的工程实例,设计制作了室内模型试验,并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数值分析结果,分析了锚杆轴力的分布规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锚杆近墙端拉力较大,远墙端拉力较小,锚杆轴力由近墙端至远墙端逐渐减小,且整体上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与数值模拟结果规律比较吻合,该结论为锚拉式挡土墙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确定城乡接合部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以重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城乡接合部影响带模型。分析城乡接合部道路交通事故辐射范围的4个影响因素:交通流特征参数、交通组成、道路横断面、土地利用。对交通事故影响持续时间进行分析计算,进而基于烟羽模型构建城乡接合部道路交通事故辐射范围模型。最后,根据昆明市兴呈路事故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为便于实际应用,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辐射范围分析系统,可得到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分解计算方法对改装卧铺客车的重心位置进行设计校验,改装后技术性能有所改善,符合使用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降价处理的方法得出了小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相对受压区高度ξ的公式,并以实例证明了此法计算的简捷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记录的位置信息是事故分析研究的重要基础。中国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以记录发生地的地址或者明显标志物的方式描述事故位置信息,无法批量处理并直接用于数据分析,而人工标定过程烦琐、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通过算法对道路交通事故记录的位置信息进行切分、匹配,并按照描述标定到指定位置,达到自动转换的效果。该方法可实现交通事故记录位置标定的自动化,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降低成本,为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海量处理数据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际,以事实和数据为根据,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说明了在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时,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是很重要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短桩,把持力层设在较浅的位置,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方便施工,缩短工期,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连杆设计计算的若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多种连杆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总结了连杆设计的经验,指出连杆大端对称于中心线的两侧刚度分布均匀,是保证其应力分布均匀的前提,是连杆合理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文中提出,为了保证精度,连杆计算应采用多体接触模型,并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因素做了分析。讨论了螺栓位置和预紧力应如何选取以及齿形制造误差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查了细长体理论数值方法中的数学问题,指出了用在其他论文中的一个有疑问的公式,椭哨兵和来修正船首部因细长假高无效而导致的力偏差,其中椭圆几何参数根据首部开头和体积求偶,为考虑尾部泄出的涡片,讨论了离散涡模拟和虚拟物体模拟,离散涡模拟看来在尾流可视化方面更合理,几条船计算的力分布及尾流场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计算的流场成功地反映了船尾部形状对伴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SIMPACK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一定装载工况和运行工况下双层集装箱车辆的单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四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铁路车辆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双层集装箱列车实际运行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重车重心高度与运行安全性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限制高度。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的增大,轮轴横向力、轮重减载率与脱轨系数增大,最先达到安全限度的是脱轨系数;在最不利装载工况下,安全的重车重心高度限值为2 480 mm。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模拟再现的车辆动力学三维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应用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模拟再现分析的车辆动力学三维模型,并引用日本汽车研究所的16例车对车实车碰撞实验数据对该三维模拟模型的计算误差进行界定,并与二维四轮模拟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定量比较,针对实际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进行了模拟再现。实例证明车辆三维模型在计算车辆碰撞动力学问题时的总体平均相对误差值为6.65%,虽然相对于车辆二维四轮模型其速度计算精度在总体水平上降低了1.43%,但若考虑到其对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的包容性和形象化方面的优势,计算精度的适度降低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使用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2003》白DOS版升级后,就去掉了一个功能,就是将符合某种条件的数据另存成数据库件。这个功能对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有很大帮助,可以借助《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2003》的统计报表对某一类事故进行分析。很多情况下,可以在导出后本件中删除不符合条件的记录并重新导入空库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数据多的时候这种方法工作量极大。而借助PB等数据库软件又要求一定的编程能力。所以,可以尝试利用Oracle数据库本身的语句,完成应用程序没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交通事故统计年报中,事故数据趋势分析列出了全国交通事故情况及各地(都道府县,相当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交通事故情况,并有道路种类交通事故情况趋势、汽车乘车(包括驾驶)各年龄死伤趋势、摩托车乘车(包括驾驶)各年龄死伤趋势、助动车驾驶死伤各年龄趋势、自行车和行人各年龄死伤趋势等共12项数据趋势。同时,对交通各关系指标或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如对汽车保有量、驾驶员人数、违章处理件数、信号机台数进行了趋势分析。这些数据的趋势分析,影响了日本政府制订的交通安全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大规模铁路运量分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分布模型的选择、数据的预处理及在对某些品类货物预测时稀疏矩阵的赋值等。分析及实际计算表明,改进后的增长系数模型和物理类比模型较适合于大规模铁路区域OD流分布预测;对预测运量数据进行数值分解和迭加,可以较好地处理计划性数据,从而提高预测精度;预先对大规模稀疏OD矩阵零元素赋微量值,从计算的角度看可行,但是也掩盖了局域网络的实际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个普通数码相机采集事故现场的图像数据,采用数字近影测量技术和VC++6.0高级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系统,其中硬件主要包括普通数码相机、标定物和计算机等,软件包括事故现场图的读入、标定点提取、标定计算、待测点提取、待测点实际坐标的计算和现场图绘制等功能模块。通过试验证明可以满足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测量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城市交通出行和人口活动信息成为了一种常用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的信令数据分析都是基于单个运营商的数据.由于无法确定不同运营商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无法保证基于单个运营商数据的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城市交通分析的精度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使用某城市 2个运营商 5个工作日的信令数据,分别计算了交通规划中常用的人口分布和交通出行信息.计算结果发现,在使用算法一致的前提下,2个运营商的人口和交通出行结果十分相似,特别是居民移动人口分布和出行 OD矩阵基本没有差距,相关系数在 0.9以上,且当时间和空间尺度发生变化时仍然保持较高的相似性.但是,从城市停留人口分布的计算结果来看,由于 2个运营商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的差异,导致计算的停留人口分布相关系数较低,在0.7左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城市交通出行和人口活动信息成为了一种常用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的信令数据分析都是基于单个运营商的数据.由于无法确定不同运营商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无法保证基于单个运营商数据的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城市交通分析的精度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使用某城市 2个运营商 5个工作日的信令数据,分别计算了交通规划中常用的人口分布和交通出行信息.计算结果发现,在使用算法一致的前提下,2个运营商的人口和交通出行结果十分相似,特别是居民移动人口分布和出行 OD矩阵基本没有差距,相关系数在 0.9以上,且当时间和空间尺度发生变化时仍然保持较高的相似性.但是,从城市停留人口分布的计算结果来看,由于 2个运营商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的差异,导致计算的停留人口分布相关系数较低,在0.7左右.  相似文献   

19.
结构对称的二轴转向架构上理应均匀分布的垂向支承力会重新分布,这附加的载荷即斜对称载荷,本文依据斜对称载荷的计算原理找出了多轴转向架构架上垂向载荷转移的规律以及附加载荷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特征受地域分布影响显著,本文对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优化聚类研究.基于 2019年无锡市交通事故数据,调用开放地图接口地理编码解算事故地点经纬度,使用密度聚类算法对事故地点与事故原因进行密度聚类.传统的密度聚类算法依赖距离阈值和样本数阈值的准确输入,为解决这一局限,建立一种自适应搜索距离阈值和样本数阈值的密度聚类模型,并与原始聚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在参数确定上更加智能,对簇的划分更加准确,对噪声点的识别更加合理.通过机器学习中轮廓系数计算方法计算模型得分,证明了该算法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理位置聚类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