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杉 《北方交通》2012,(5):140-144
通过对辽宁等北方省份高等级公路中分带防眩设施的几种典型应用方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每种中分带防眩设施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分带防眩设施选型需要考虑的防眩、景观、投资等多种因素,为项目决策单位提供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纵断面的防眩设施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眩光的成因和危害,为提高驾驶安全度,从道路纵断面角度对防眩设施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凹、凸路面的计算模型,得出防眩设施高度计算模型,来评估防眩设施高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与养护中存在的品种不适合、设施不配套、环保不到位、景观不丰富等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央分隔带排水的重要性和采用铺面封闭、表面排水和地下排水三种典型的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的阐述,简要介绍了排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要点及分隔带上绿化所采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多车道转换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设置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央分隔带开口转换路段车辆行驶稳定性分析,以多车道转换时最内侧车道行驶的车辆不产生横向滑移的圆曲线半径作为多车道开口转换路段最小转弯半径,利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道路线形几何关系,建立多车道转换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通用计算模型。考虑车辆在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开口转换路段处的行驶安全与效率,选取时间占有率、路段饱和度、速度一致性和路段行程延误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中央分隔带开口转换路段车辆运行状态评价云模型。通过VISSIM仿真获取多车道转换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车辆运行评价指标数据,运用云模型确定不同转换车道数、不同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条件下车辆运行状态等级。结果表明:依据本文所建模型设置多车道转换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时,2车道与4车道转换条件下车辆运行状态综合评价结果为K1等级,5车道与6车道转换条件下车辆运行状态综合评价结果均在K2等级以上。验证了本文所建多车道转换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模型可保障车辆在开口转换路段运行状态,且在保证中央分隔带开口转换路段最内侧车道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基础上可提高路...  相似文献   

6.
与直线路段相比,在公路平曲线路段上,车辆前照灯光束与防眩板距离的空间关系有所改变.为确保防眩效果而提出的一种对平曲线路段上防眩板间距的修正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公路平曲线路段防眩板间距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直线路段相比,在公路平曲线路段上,车辆前照灯光束与防眩板距离的空间关系有所改变,为确保防眩效果而提出的一种对平曲线路段上防眩板间距的修正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平直路段和凹形竖曲线路段眩光、驾驶人视线与防眩板高度的关系,考虑凹形竖曲线路段半径、汽车前照灯高度、驾驶人视线高度、路段横断面结构和中央分隔带宽度等参数,提出了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以京化高速公路防眩板设计高度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并将计算结果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规定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汽车前照灯的灯距为120 m,凹形竖曲线路段半径在12 000~32 000 m时,按照现有规范,防眩板设计高度为1.712m,按照提出的方法,防眩板最小设计高度为1.720 m,防眩板最大设计高度为1.800m.  相似文献   

9.
中央分隔带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车安全、路基路面的稳定出发,针对目前中央分隔带设计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中,中央分隔带的合理设计极为重要,根据现场调查,发现某高速公路多路段出现因下渗雨水掏蚀路基导致的路面脱空现象,为此,提出改扩建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的优化措施。通过infoworks ICM软件模拟该路面雨水汇集过程,并复核了非超高段排水系统的水力过流能力,可有效改善现有布设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在思想上要注重视觉对空间位置和颜色的要求,要保持公路线形在视觉上的连续性.设计中应注意路线与地形相吻合、线形组合与景现相配合以及景观造型对行车和沿线风景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减少因占地拆迁、资源运输、噪音和废气污染产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交通安全设施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是提高公路安全性与有序性的重要途径.阐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作用,并对高等级公路一系列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适合重交通道路要求的高质量路面用水泥混凝土的配制情况,主要原材料的选料,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桥梁型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比较分析板梁、T梁、箱梁等梁式结构形式表明,应从施工方法、建设速度、工程造价、桥梁美学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桥梁形式。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目前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养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效的早期养护不但能很好地改善沥青路面的状况,而且能大大延长沥青路面的有效寿命。  相似文献   

17.
苗宏亮 《交通标准化》2012,(15):106-108
随着我国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高等级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路面质量检测评定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各国的道路工作者建立了相应的规范标准,研制了各种仪器设备,以便对新建道路进行质量控制,对已运行道路进行检测评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时有发生;刚性路面接缝多、行车舒适性差;FRCC复合式路面,碾压钢纤维混凝土连续铺筑,无裂缝路面,强度高,刚柔并济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结合大运高速公路某连接线一级公路的路面方案设计对FRCC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李立 《交通标准化》2013,(22):16-19
车辆通行费是高等级公路运营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公路货运物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鉴于此,提出基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区域路网建设与区域物流通道建设结合起来.依托现有公路网各类站点建立物流网络节点,并通过提供物流运输组织、决策、实施和信息服务,建立覆盖区域范围的多层次物流网络,以实现兼顾高等级公路网日常运营和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区域交通管理者提供合理、准确的交通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可用于识别高等级公路路段交通状态的方法。针对路段中检测单元上交通状态决策信息的离散、模糊和时变特征,将路段内相邻检测单元同类交通状态决策信息合并,得到有序交通状态块;基于vague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距离公式,并将合并后各交通状态块在路段中的位置和长度作为权重,建立了基于交通状态块决策信息的路段综合交通状态融合识别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识别高等级公路路段交通状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