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结合204国道盐城南段(东台段)改扩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工程实践,从原材料选择、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铺、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上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峰 《北京公路》2006,(2):24-27
本文对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产生缩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缩裂的方法。并对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收缩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定条件环境下收缩应变与龄期的回归方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复合集料作为新型路面基层材料,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与水泥稳定普通碎石基层的性能,确定了钢渣细集料代替石屑的可行性.同时还研究了湿排粉煤灰的引入对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湿排粉煤灰存在一最佳掺量值,在最佳掺量点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且因引入湿排粉煤灰,成本造价也得以降低,故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磷矿渣,研究探讨了用磷渣取代部分石屑,配制符合级配要求的集料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另外,研究探讨了磷渣微粉代替部分水泥作为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主要针对上述两者分别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磷渣代替部分石屑配制的水泥稳定材料以及用磷渣微粉代替部分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符合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公路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运输效益及行车安全。建国以来,我们在进行公路建设的同时,一直重视路面的改善和提高。50年代初期,由于交通量不大,我们主要发展了泥结碎石路面和砂砾路面。60年代,随着公路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在一些干线公路上,砂石路面已不能适应公路交通量增长的需要。交通部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振碾式水泥路面在城市道路上的应用,我处决定在一条700m长、快慢车道共宽21m、面积为1.5万m2的路面改造工作中,采用“振碾式水泥路面”施工工艺。为实施这一计划,我们收集了有关振碾式水泥路面施工的资料和松路》杂志上的有关文章,并派两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国家建材局主办的专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做了2伙儿d的全振碾式水泥路面,进行试验观察,该试验路面使用近两年,效果不错。在取得理论和实践认识的基础之上,决定实施这一条振压式水泥路面。施工路段原为泥结碎石路面,修筑水泥路面前,我们先对路面坑的进行修补、找平碾实…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在试验室内做了大量的试验,经过分析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水泥稳定砂掺碎石路面基层压实度在施工检测中出现的压实度超密问题(压实度超过100%),保证了工程质量,缓解了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在路面基层机械压实施工操作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公路》1957,(2)
泥结碎石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使用最广的结构型式。近年来由于养护工作的改进,不少泥结碎石路面都加铺了磨耗层和保护层,从而基本上克服了雨天泥泞和晴天尘土飞扬的现象,一般均能胜任每昼夜达300辆汽车的交通量,有的路每昼夜交通量达2000辆以上。但也有些路由于养护不善,路面破坏得很快;有些由于路基土壤或排水设备不良,影响了路面的稳定。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泥结碎石路面工作提到今天科学研究的日程上来,我们公路科学院的几位同志,于1956年8月参加了华  相似文献   

9.
水结碎石路面的主要施工方法,对於铺筑一些高级路面碎石层和沥青碎石路碎石层的操作来说是适用的。水结碎石路面是靠碎石的嵌挤(穿插)作用达到稳固,再经过洒水、碾压,并用小的碎石和石层填缝,就形成一层密实的表面。水和石层以及碎石所产生的石粉可处起胶结作用,增加路面的稳定。在交通量不大而又受投资限制的情况下,采用水结碎石路面是符合经济适用的原则的。同时,这种路面经过逐步改善,可以满足更高密度的行车需要。但是这种路面也有很多缺点,如它容易发生灰尘,表面很快地被磨损而需要经常的养护,因表面平整性不够而提高运输成本等等。  相似文献   

10.
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国内近几年逐渐成熟起来的机械化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工艺。由于其先进性和规模性,施工出业的混凝土路面质量优良,已经在全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而二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公路采用滑模摊铺施工混凝土路面,尚未得到足够的应用,其原因是二级公路路线标准存在着纵坡大弯道多的特点,造成机械摊铺困难。阐述在江西323国道瑞金至江口段采用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成功解决小半径大超高弯道施工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际标准组织推荐的拖车式近距离现场测试(CPXT)法,利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配重式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拖车,分别对橡胶沥青路面和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进行轮胎-路面噪音检测。同时,利用Superpave简单性能试验机测量了2种类型路面材料在不同温度和荷载作用频率下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路面与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相比,噪音频谱的峰值集中范围由1 000~6 000Hz向低频方向800~5 000Hz移动;橡胶沥青混凝土优良的弹性性能是降低轮胎-路面噪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可为橡胶沥青路面的降噪机理研究、轮胎-路面噪音评价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新型路面基层材料稀锰土的开发研制过程 ,稀锰土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等试验过程及结果 ,稀锰土碎石路面基层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57,(6)
江苏省现有各种路面4,767公里,其中碎砖、碎石路面就有2,093公里。到1956年止,已铺有磨耗层和保护层的路面约计866公里。这种铺有磨耗层和保护层的路面为提高行车速度、降低燃料和轮胎的消耗,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现在就将江苏省铺装磨耗层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车辆制动工况下路面抗滑性能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以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仿真平台,提出采用轮胎解析参数、整车参数、路面抗滑值构建耦合关联的车辆-轮胎-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湿滑路面状态下弯道行驶车辆的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情况,探索路面抗滑性能与表征行车安全风险的运动学参数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抗滑性能影响车辆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弯道路面抗滑性能易使车辆在制动时出现急速横摆、甚至侧翻的交通事故;车辆两侧轮胎接地面抗滑值不均衡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高于对直道行车安全的影响,车辆极易在弯道制动时出现因抗滑值不均衡而无法保持有效转弯半径、进而冲出车道的交通事故.研究可为制定弯道行车安全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犁耙法养护碎石路面,不仅省工,省料,而且使用周期长,质量好。本文介绍了此法的养护施工程序,优点和注意事项,对管理养好该路面,具有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近年来较为广泛地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建及大修中。根据工程的使用情况简单地介绍了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种种原因,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修复工作是困扰公路养护部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重交通量窄路面下的水泥路修复工作.结合104国道的路面大修加层实验,探讨了重交通量窄路面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方案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编者按:2008年8月,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付智研究员应美国水泥道面协会(ACPA)的邀请,赴美考察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新进展情况.作者在水泥路面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收获颇丰,特撰写本文.该文主要介绍美国近年来在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建造技术方面的新进展、新做法、新要求.供国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肇庆地区公路,多数是经过职工们辛勤劳动改善了的土路,少数是泥结碎石路面和级配路面。为了保持路面平整,延长磨耗层的维修周期,我们就在路面磨耗层上,加铺一层松散保护层。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加铺保护层并加强保养,是保持路面经常良好,消灭搓板,提高行车时速的有效方法。下面是个人在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杨立岐 《交通科技》2012,(3):113-115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山区重交通抗车辙路面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小的收缩性能,较好的水稳性且与沥青面层结合良好。通过研究不同级配、不同水泥剂量和不同成型方式,根据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结果,依据强度满足要求、抗裂能力最佳的原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优化的结果为:在振动击实及振动法成型试件条件下,级配选用B,水泥剂量为3.5%~4.5%,水泥稳定碎石在龄期14~28d时,能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