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 (CG)胃粘膜细胞凋亡状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炎症程度、炎症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6例正常对照 ,82例CG ,检测胃窦Hp感染、粘膜炎症程度及活动度。TUNEL法检测粘膜凋亡细胞。结果 正常、Hp(- )CG、Hp(+)CG凋亡指数 (AI)依次升高 ,组间差异均显著 ;Hp(+)CGAI依炎症轻、中、重度上升 ,轻、重度之间差异显著 ;Hp(+)CGAI随炎症活动度无、轻、中、重依次升高 ,差异均显著。Hp(- )CG ,AI随炎症程度依次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而炎症活动者AI显著高于非活动者。结论 CG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 ,其中Hp是最重要的致凋亡因子 ;粘膜急性炎症细胞浸润是CG粘膜细胞凋亡的重要介导因素 ;粘膜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在Hp致凋亡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氟骨症血清CT、Ca、P等的变化,研究其意大,本组采用美国DPC公司提供的降钙素放免药盒,对60例氟骨症患者检测的结果为:血清CT、Ca、P水平显著降低,AKP活性升高;CT水平与[Ca2+]呈正相关,而同X线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5例骨髓移植病人,204名献血员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A,结果5名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全部阴性,204名献血员中总抗体检出率29.91%,表明西安地区部分献血员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率较高,且为近期或活动性感染。这将对骨髓移植构成极大的危险。因此在骨髓移植中应筛选巨细胞病毒抗体阴性的献血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L-1β、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cytotoxin A)和人慢性胃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镜检查的胃活检标本,经甲醛固定,制备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分型和IL-1β SABC免疫组化染色;同时作幽门螺杆菌培养,16s rRNA PCR鉴定,检测cagA基因.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异型增生组IL-1β表达的阳性率高于肠腺化生组(P<0.05).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阳性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型增生组cagA基因阳性率和肠腺化生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β在慢性胃炎的转归和发展中具有比cagA基因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 (DIGFA)。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 ,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 (SPA) ,将重组的CagA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制成免疫渗滤试剂盒。血清中抗CagA抗体与试剂盒上金标记物及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固相抗原结合后 ,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结果 用DIGF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 32 6份血清标本中抗CagA抗体 ,本方法的特异性为 95 .8% ,敏感性为 97.3% ,两种方法符合率为 96 .6 %。结论 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CagA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MIF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根除治疗对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IF和Hp在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胃镜下随机采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14C呼气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均为阳性,并经病理检验证实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各40例,Hp阴性的健康检查者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各组MIF蛋白的表达;进行Hp根治治疗2周,停药4周后复查Hp及MIF,比较根除前后各组MIF水平.结果 MIF蛋白在Hp阴性的正常胃黏膜中阳性表达低(2/25,8%);在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12/40,30%)、萎缩性胃炎(26/40,65%)和胃溃疡组织(19/40,47.5%)阳性表达增强,显著高于Hp阴性的正常胃黏膜组(57/120 vs. 2/25;χ~2=13.376,P<0.01);在慢性炎症中,随着炎症程度增加,MIF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12/40 vs. 26/40;χ~2=9.825,P<0.01);Hp根除后,MIF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7/120 vs. 23/103;χ~2=15.264, P<0.01),而Hp仍为阳性者MIF蛋白阳性率无显著变化.结论 Hp感染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及溃疡的形成与胃黏膜MIF的表达相关,根除Hp感染可降低胃黏膜MIF基因表达的异常,可能对预防或减缓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子宫颈癌组织HPV16E6、E7基因,同时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E6、E7抗原,以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E7DNA检出总阳性率为71.8%,E6、E7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7.5%(12/32)和65.6%(21/32)。HPV16E6、E7血清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子宫颈癌组织HPV16E6、E7基因,同时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E6、E7抗原,以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E7DNA检出总阳性率为71.8%,E6、E7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7.5%(12/32)和65.6%(21/32)。HPV16E6、E7血清抗体反应阳性率为68.18%(30/44)和56.18%(25/44)。结果同时显示HPV16E6、E7DNA分布并不均一,存在E 6、E 7、E 6E 7和E6-E-74种模式,并且其血清抗体反应和DNA存在情况也不一致,E6抗体阳性的24例患者中,仅9例可检出其DNA,E,同样如此。这些似… 相似文献
9.
动态检测了34例1993年6月~1994年5月在我校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IgM、IgG抗-HEV变化。15例患者IgM和IgG同时阳性。16例平均随访观察303d(6个月~15个月)。结果:IgM、IgG抗-HEV阳性最早出现在黄症后第3天;黄疸后10d阳性率分别达86.7%和100%。两抗体在病初1周时滴度最高,以后缓慢下降,IgM下降较快,病程2月时所检患者均降至不能检出水平;IgG抗体除1例外均在1年左右阴转。ALT在抗体出现后很快下降,6周降至近正常水平。IgM抗-HEV检出率仅44.1%,故不宜仅以此作为急性戊型肝炎诊断标准,应结合IgGJ立体动态变化,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6):933-936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复发对Hp相关疾病的防治效果有重大影响,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复发率差异悬殊,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安地区Hp感染的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97例成功根除Hp的患者纳入随访,1年后进行~(13)C呼气试验,计算Hp感染的复发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共42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12例Hp感染复发,Hp感染的年复发率为2.84%(95%CI 1.25%~4.42%);②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收入、餐馆卫生条件、是否接触其他Hp感染者以及是否住院治疗是Hp复发的影响因素;③多因素分析显示,收入低(OR=3.06,95%CI 1.24~12.76,P=0.028)、餐馆卫生条件差(OR=9.16,95%CI 2.65~32.64,P=0.039)和接触其他Hp感染者(OR=4.27,95%CI 1.96~13.92,P=0.034)是H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地区根除治疗后的Hp复发率相对较低。低收入水平、餐馆卫生条件差和接触其他Hp感染者是Hp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有关胃癌的发生 ,目前认为与多因素相关。自从人们发现幽门螺杆菌 ( 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 ,该菌与胃癌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 :胃癌可能是Hp长期感染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已将 Hp列为 I类致癌原。1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1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先 ,在胃癌高发地区、国家和人群有较高的 Hp感杂率。在中国、秘鲁、哥伦比亚等胃癌高发国家 ,Hp感染率为60 %~ 80 % ,而美国胃癌死亡率低 ,其 Hp 感染率为3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PV16 E6,E7抗原,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了44例子宫颈癌病人和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HPV16 E6,E7抗体。结果表明,健康人血清HPV16 E6和HPV16 E7抗体阳性者分别占35%(7/20)和20%(4/20)。病人血清中,HPV16 E6抗体阳性率68.18%(30/44),但其反应滴度均值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HPV16 E7抗体阳性率为58.18%(25/44),其阳性率及反应滴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这提示,HPV16 E6抗体可能并非HPV16的型特异性抗体,而HPV16 E7抗体则有可能成为子宫颈癌发生的预报信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胃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p阳性的上述三类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包括n cNOS、e c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NOS在Hp阳性胃癌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显著高于其阴性者癌组织 (P <0 .0 1 ) ;e cNOS、n cNOS在Hp阳性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高于其阴性者 (P <0 .0 5,P <0 .0 1 ) ;NOS在Hp阳性慢性胃炎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其阴性者 (P <0 .0 1 )。结论 在Hp促进胃癌发生的过程中 ,可能有NO的参与 ;在Hp阳性慢性胃炎的发生中NO发挥一定作用 ;NO是否可作为癌前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用汉瘫病毒单克隆抗体L133、L13F3、LV48A和LV28B为包被抗体,以其酶标物为指示抗体,建立了分别检测汉滩病毒核蛋白抗体(NPAb)和包膜糖蛋白G2抗体(G2Ab)的抗体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该法对6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291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NPAb的阳性率在2~3病日和8~9病日分别为90%和100%。NPAb的滴度在HFRS的发热期升高,低血压和少尿期达高峰。提示NPAb可能是与HFRS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的重要成份,而且检测NPAb可能有助于HFRS的早期诊断。G2Ab的阳性率和滴度在前三期,即发热、低血压和少原期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炎前因子在过敏性紫癜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过敏性紫癜 (SH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8)和一氧化氮 (NO)的浓度。结果 SHP急性期血清 4种炎前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肾型中活动性肾脏病和 (或 )肾功能不全组较其他组血清IL 6明显升高 (P <0 .0 1 )。恢复期TNF α、IL 8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急性期 4种炎前因子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 4种炎前因子水平与SHP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及生长时促进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的因子,在恶性肿瘤形成时释放入血,对恶性肿瘤具有特异性。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测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3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SGF进行了测定。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 正常对照组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0~66岁,为健康体检者。肺癌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2~72岁,均经病理证实确诊。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合单克隆抗体金标免疫斑点法对46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及30例肺良性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的肺癌相关抗原(LC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放疗前LCA的阳性率为97.8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0%)及肺良性病(13.33%)(P<0.005);放疗后LCA的阳性率为82.61%,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LCA的阳性率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G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免疫抑制剂对其影响 ,分析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结果 GD患者血清VEGF显著高于对照组。GD临床分组中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 (CGN)、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组 (LGN)、紫癜性肾炎组 (HSPN)、狼疮性肾炎组 (LN)患者血清VEGF均高于对照组 ,而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血清VEGF高于对照组 ,服用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GD患者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后与冲击前对比血清VEGF显著下降。肾病综合征组 (NS)患者肾病期血清VEGF高于缓解期 ;膜性肾病 (MGN)患者血清VEGF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LN患者血清VEGF与血浆γ 球蛋白、血抗 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结论 VEGF参与GD的发病机制 ,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有关。免疫抑制剂可降低血清VEGF质量浓度。LN患者血清VEGF质量浓度与LN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发病机理迄今未明。近年提出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feCell.VSMC)的增殖、分化和调控过程,可能影响EH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分析了EH患者血清TNF水平,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1对象为1995年9月至1996年8月本科室住院及门诊患者。①EH组:49例,男28例,女ZI例,平均年龄(60±12.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诊断及分期标准[1],并除外合并肝、肾、内分泌性疾病及其感染。其中I期16例,三期23例,工期10…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宫颈粘液(CM)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评价检测CM中AsAb的临床意义,检测了19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及14例对照组妇女CM及血清中的AsAb。结果:不孕组CM中AsAb阳性率(21.0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血清中两组间无显著差异,CM与血清中AsAb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尤其是宫颈性不孕,检测CM中的AsAb比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