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如何与中国制造商合作? 我们Best Products sp.Zo.o.与中国汽车维修设备制造商合作已经超过了十年.我每年多次到访中国,参观每一届汽保设备展,花费不菲.但这也给了我在中国选择更可靠合作伙伴的机会,并且更深刻地感受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智慧与友善.我们成功进口并销售了品种繁多的汽保设备,同时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价格合理且品质优良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基于CMEM模型的武汉市轻型机动车平均排放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GPS和OEM收集了武汉市主要道路上的车辆行驶与实时排放数据.得到了武汉市机动车平均排放因子.根据车辆参数信息和行驶信息,运用CMEM模型模拟了武汉市机动车微观尾气排放,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数据分析表明,用CMEM模型计算的武汉市机动车实时排放数据与实测数据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并对CMEM在武汉市的适用性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锋 《中南公路工程》2013,(5):230-232,242
地下连续墙在开挖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失稳破坏,因此其稳定性分析是重要的工作.分析了地下连续墙的局部与整体破坏模式,并考虑开挖时的地下水作用.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运动许可的速度机动场.利用积分,求得了地下水的外力功率,结合土体重力功率与内能耗散,得到了稳定性问题的数学表达式.在该问题的几何约束条件下,利用优化算法,求得了地下连续墙局部破坏的稳定系数与整体破坏的安全系数.最后讨论了地下水高度对连续墙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运行中,通常依据管制员的经验对进场航班流的路径进行管理,缺乏科学性.针对终端区进场流的路径选择与进场排序的流量管理问题,以进场航班的总完成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基于时间窗与位置约束的路径选择与排序的数学模型.采用先选择路径再排序的循环寻优的方法进行求解,将禁忌搜索(TS)与排序算法相结合,设计了 TS-FCFS 与 TS-DP 两种算法,着重建立了基于关键路径的邻域结构,并加入有效的重置(RESTAR)策略,使算法快速有效的收敛至最优解.最后借助SIMMOD 仿真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以北京首都机场21架航班为例,仿真结果显示,TS-FCFS 与TS-DP 两种方法较原计划的进场路径总完成时间分别节约了149 s 与175 s.该路径选择算法降低了进场时间,提高了终端区进场效率.通过合理优化进场航班流的路径选择与进场排序,平衡了跑道负荷,减少了航空器间潜在的冲突,同时为管制员调配进场航班流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进目前关于沥青与石料之间粘附性的测试方法,设计了剥离试验,与传统的水煮法相比,该方法精度更高.笔者采用一种新的试验方案测量了泰国IRPC70#沥青、秦皇岛70#沥青和滨州70#沥青与花岗岩之间的剥离强度.并通过水煮法及接触角测试对该方法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剥离测试与水煮法及接触角测试的结果一致.试验测量了沥青...  相似文献   

6.
以结构动态可靠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服役桥梁的失效风险.研究了动态可靠度与服役桥梁失效保险费率的关系,推导了服役桥梁失效保险费率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服役桥梁失效保险费率不仅与桥梁建造成本和桥梁失效概率成正比,而且还与维护费用和损失程度的分布函数有关.研究结果可供桥梁管理和制定桥梁保险费标准参考.  相似文献   

7.
常规隧道施工地质编录现状急需一个高效快速手段来支撑.CCD数码地质编录系统首次引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地质调查中.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并进行了施工地质编录与围岩级别划分的工程实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该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调查与工程应用的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桥梁的方案设计从整体上决定了桥梁的使用性能.大型桥梁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有必要对桥梁方案设计的原则进行探讨.提出的经济跨径的概念不仅揭示了多跨桥梁孔跨布置的经济性原则,而且可以清楚地说明桥梁大跨度技术与深水基础技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简支梁桥与等截面连续梁桥,连续梁桥与连续刚构桥的桥型进行比较,探讨了梁式桥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还讨论了悬臂梁桥与T型刚构桥两种曾经辉煌过的桥型被淘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了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阐述了ITS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研究重点与发展现状.以此作为参考,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从而揭示了ITS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限流阀是高压共轨系统在喷油器卡滞或管路泄漏故障时的压力保护器件,在喷油量或泄漏速度较大时能切断燃油流动.针对限流阀与喷油器进行了匹配计算,通过对物理模型与计算过程的简化处理,导出了限流阀阀芯位移与运动周期计算式,并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计算式具有足够的精度.给出了限流阀工作时阀芯3种关闭情况的设计判断依据,绘制了与喷油器特性的匹配图.在应用此结果时,依据喷油器油量与持续期的测试数据,可对限流阀结构参数与喷油器的匹配进行精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就交通调查工作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模板的交通调查分析系统的框架,并介绍了的实现方法.引入交通调查组织模板的概念,介绍了其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改进了检测数据预处理的算法.系统降低了用户对复杂的交通调查组织的认知要求,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数据预处理的可靠性,扩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分为交通调查组织模板、数据录入与数据预处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查询与结果显示、输出和系统维护模块.  相似文献   

12.
在海水腐蚀性工程环境下,成功地运用大掺量矿粉于混凝土桥梁的施工中.经试验研究,掌握了该种混凝土中矿粉与水泥之间的重量比对应于抗渗性(氯离子)的变化规律.据此指导混凝土施工配比的现场调整和质量控制,确保了工程的耐久性质量与建设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与能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梁在设计与施工中标高控制的概念与方法.其中提出了设计中超高缓和段桥梁标高的处理方法与程序,以及施工中动态控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建筑渣土存放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了周围环境.为减小建筑渣土的危害,依据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分析了建筑渣土颗粒组成与击实后的建筑渣土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及其现场碾压后的干密度和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渣土经过一定处理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性.通过特定的施工工艺可直接应用于城市公路路基工程,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体内插加筋单元法在加筋土挡墙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军  孙耀国 《公路工程》2009,34(3):102-105
提出了土体内插加筋单元的计算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土体与筋带独立划分单元,不考虑筋带单元的节点重叠.在筋带节点位移的土体单元内部设置与筋带节点数目相同的土体附加节点.从而建立了土--筋带--面板挡墙联合作用的有限元模型.简化模型与非简化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简化模型计算的正确性.根据依托工程的现场情况,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比较好的模拟.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要提高汽车的性能与质量,就必须处理好汽车与零部件之间的关系,提高汽车装配的质量.同时,须对现有问题加以改进,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结合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汽车与零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及有效的优化措施,供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于敏  余巍 《交通科技》2007,(6):99-101
介绍了基于PDA的外场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系统是在.NET精简框架基础上开发的,并在PDA上实现了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与远程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同步的功能,同时举出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石灰土人工配比试验分析,揭示了现行规范检测方法在各试验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设计的溶液pH值、指示剂选用、杂质分离与掩蔽方法、滴定度与质量比、取样量及CaO MgO法与CaO法的差别、氨沉淀后过滤与不过滤和固结时间等试验环节的对比试验.根据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最后基于酸溶法,检验了各改良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刘清河  刘涛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11,33(7):586-589,612
开发了具备机械备份的线控液压制动阀并对其控制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以线控制动系统为基础,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线控串行复合制动系统,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算法.对串行复合制动过程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机再生制动与液压摩擦制动的串行施加,有效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1.前桥McPherson前桥已进行全新开发,如图29所示.设计独特的车轮支架,以及加大的车轮轴承和轮毂增加了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由于底盘部件因车轮加大和驾驶动态性能增加而承受了更高的负载,因此必须采用这样的新设计.与前代车型相比,这些设计措施使外倾角度增加10%.弹簧滑柱与车轮支架的稳固连接也进行了改进.前代车型引入的双卡箍系统现在的夹紧距离为170mm(997 GT3 Ⅱ∶ 50mm).这一改进使弹簧滑柱与车轮支架的连接更稳固,并使刚度增加,实现更精确的车辆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