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某液压动力转向油泵(叶片泵)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流量、压力及转速间的耦合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企业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增加压力/流量动态特性试验的必要性.通过试验台架进行了流量/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曲线与所建油泵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能够为转向油泵和模型优化及转向系统匹配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电动客车转向油泵电机偶发高压供电故障时,转向盘回弹打手与转向油泵电机反转导致转向油泵电机控制器烧毁的原因,并采取保护措施将故障导致的安全风险尽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某款8 m纯电动城市客车为例,对其转向器输出扭矩和转向泵的流量、压力以及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的电机功率等参数进行匹配计算,为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助力转向泵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动转向油泵总成的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是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以CA6121URBEV2型纯电动客车为平台,依据转向泵的基本参数及工作特性确定了油泵电机的额定工作扭矩、峰值工作扭矩、额定工作转速等,从保障整车高压电气安全性、行驶安全性和降低总成能量消耗的角度出发,开发了电动泵总成的高压上下电策略、转速控制策略和故障处理策略,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电动泵总成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JXK6822BEV为例,通过对转向系统中压力、流量及电动转向泵功率、扭矩的匹配计算并结合性能测试数据,为纯电动客车助力转向系统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动转向油泵单元的组成及特点,重点阐述了电动转向油泵单元的选型及在新能源客车上的应用,并测量了电动转向油泵单元的噪声,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一、液压式和电动机械式助力转向系统的区别液压式和电动机械式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助力力矩的方式不同。液压转向系统的特点在于通过内燃机的皮带传动机构或电气方式驱动助力泵。助力泵在液压系统内形成用于产生转向助力的压力或体积流量。电动机械式助力转向系统(EPS)直接通过一个电机产生转向助力,电机将其力矩施加到转向柱或转向器上。因此该系统通常还需要附  相似文献   

8.
介绍燃料电池电动客车(Fuel Cell Electric Bus,FCEB)的动力系统结构。基于Matlab/Simulink和ADVIDOR软件,建立后轮驱动的燃料电池电动客车仿真模型。通过实例进行整车动力性能仿真。试验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后轮驱动的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铁原 《汽车运输》1995,21(5):12-17
为了提高大型汽车的操纵轻便性,大型车多采用动力转向辅助系统,使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变得方便、省力,本文主要介绍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动力油泵的流量特性、流量控制阀的动作、各种状态下的工作特性、减压阀的动作、转向控制阀的动作和转向轮地面阻力的反馈控制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型电动客车能量经济性、减轻动力冲击,提出动力传动系统中采用手动离合器和3挡变速器。根据整车行驶工况和电机机械特性对变速系统进行匹配。基于客车的典型城市运行工况,把车辆行驶速度和驱动力分布换算为电机运行的转速和转矩,并映射到电机机械特性图上,使运行工况点在电机特性图上的分布更多处于高效率区,提高车辆在典型工况下的经济性。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动力传动系统在城市运行工况下,具有较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和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四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及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并对控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得到了电流控制方式更有利于对燃料电池和辅助动力源装置进行功率分配的结论,选取了合适的驾驶循环,在动态试验台架上对四种构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燃料经济性、驾驶循环动力性以及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的实现效果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得出了构型C综合性能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驱动参数对GDI压电喷油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泵试验台上采用不同驱动方式对汽油机缸内直喷(GDI)压电喷油器的流量特性和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喷油器的喷油量、针阀开启时间等参数随驱动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单峰值和恒定电流驱动方式,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近似呈线性增加,当电压大于155 V时,喷油量保持不变;采用多峰值电流驱动,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不断增大.采用恒定电流和多峰值电流驱动时,驱动电流对喷油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相同电流时,多峰值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小于恒定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压电喷油器的响应时间随着驱动电压、驱动电流和电流变化率的增加逐渐减少,并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某款燃料电池客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动力系统方案;提出该燃料电池客车高压电安全和氢安全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城市大客车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城市大客车运行工况,分析了城市大客车的运行特点及功率需求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燃料电池驱动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和各种可能的储能装置组成的混合驱动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燃料电池城市大客车的发展将呈现以纯氢或甲醇重整制氢为主要燃料、采用混合驱动方案、多个电动机驱动,提高工作电压等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总线电压对电机转矩以及效率的影响,在动态测功机试验台架上设计相应的试验,测量总线电压在400~455 V之间变化时某三相异步感应电机的输出转矩和效率。结果表明,在电机低效率区域,电机效率受总线电压影响较大。电机输出转矩相对于目标转矩有平均0.5 s的延时,在高总线电压、高电机转速区域,电机控制器启动自保护功能,输出转矩远小于目标转矩。中国城市公交典型工况测试表明,对经济性影响最大的前80%的电机工况点主要分布于受总线电压变化影响较小的高效率区,在城市公交工况下对电机效率的粗略分析可以忽略总线电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贺启滨  杨静  朱彤 《汽车工程》2007,29(11):1005-1008
通过对燃料电池客车的负荷计算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热力计算,初步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用于燃料电池客车的可行性,并设计了简单的系统流程图。计算分析认为吸收式制冷用于燃料电池客车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指出了吸收式制冷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李超 《上海汽车》2007,(10):16-19
大规模定制是汽车生产方式升级换代的历史选择,是汽车制造业全球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中国汽车企业必须走大规模定制之路。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采用面向顾客的定制化和面向制造和装配过程的设计,实施大规模定制的生产制造方法,加强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是实施汽车企业大规模定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燃料电池客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动力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从回馈制动、双电机转矩分配及单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几个方面,针对整车经济性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示例性地给出了实车的路况实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整车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对某型金属流场板燃料电池电堆进行了性能试验,对其特性曲线和单电池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堆最大功率27.5 kW,对应电压78 V,单电池一致性随着电流负载的增大而下降。对比该电堆与某石墨流场板燃料电池电堆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前者单电池电压低于后者,但单电池一致性比后者好。  相似文献   

20.
周奕  陈建利  赵阳  许思传 《上海汽车》2010,(1):19-20,48
以某型燃料电池客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量进行设计计算。根据已有的冷却风扇的性能曲线以及散热器的管路阻力曲线确定风扇的工作点,从而确定流通风速。根据已编制的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程序计算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为改进目前的客车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