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寻访大乌贼     
易家康 《航海》1997,(3):32-32
今年秋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将开始实施一项深海探索计划——揭开行踪诡秘、出没无常的深海大乌贼,头足纲动物学家克莱德·罗泊将率领考察队乘坐深海潜艇(?)利用海下自动跟踪机器人摄像机追踪抹香鲸群,这样就能寻觅到它们喜食的深海猎物大乌贼。由于迄今尚无人捕抓到存活的大乌贼,因此,科学家希望拍摄大乌贼在深海自然生态的生存行为。罗泊预言:“只要见到抹香鲸,就不难发现大乌赃的行踪。”  相似文献   

2.
1.前言当潜艇万一不能从海底上浮时,深海救生艇用以营救艇内人员,它与潜艇的舱口对接,使艇员转移并返回海面.深海救生艇与一般调查用潜艇比较,它以救生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多功能,故要求其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和重量更轻。深海救生艇从1982年开始建造,1986年交给防卫厅使用。下面叙述深海救生艇用电气设备的  相似文献   

3.
军事广角     
新浪科技讯:据外电报道,近日,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潜艇在澳大利亚问世。这艘被命名为“塞拉菲娜”号的潜艇仅有40厘米长,甚至还没有一只潜艇模型的体积大,是世界上可自我控制的最小潜艇。这艘潜艇的研制者是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据该研究小组称,这艘潜艇的造价很低,约  相似文献   

4.
潜艇在国外海军中有人说它是“水下棺材”。这句话虽然讲得太耸人听闻,但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潜艇航行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潜艇安全的威胁不光是来自敌方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大力攻击,而且还来自潜艇在航海中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危险。我们且称后种危险为“自伤”。潜艇在航海中发生自伤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为了说明问题,现将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潜艇在航海中的自伤实例,作个汇总分析。潜艇的搁浅潜艇在航海中,由于机械仪器的故障、值更人员的失职或指挥官的指挥失误,发生了搁浅,这是比较  相似文献   

5.
《机电设备》2003,20(4):6-6
由德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U31号已在基尔港下水,在波罗的海西部水面开始了首次试航。这种潜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驱动力来自燃料电池,因而水下巡航时不易被发现。此外,这种属于212A级的常规潜艇还配备了先进的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将传感器、武器系统等和中央控制设备高度集成,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战斗能力。除德国外,美国、俄罗斯等也在研制燃料电池驱动的常规潜艇,但U31号潜艇是最先下水的。研制者称,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U31号由霍瓦尔特造船厂制造。造船厂发布的新闻公告说,早在1994年,该厂便与德…  相似文献   

6.
小型张力腿平台-经济有效的深水开发手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凌奇 《中国造船》2002,43(Z1):144-152
本文描述了小型张力腿平台(Mini-TLP)的发展动态和设计理念.在墨西哥湾,这种平台目前已经(将来会更多地)用于深海石油的开采.作为海上工作平台,小型张力腿平台具有张力腿平台运动响应的优点,能为生产操作提供稳定的海上基地.尤其对于边际油田(marginal-field)的开发,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开发方法.这种平台也能和其它浮式结构,如浮式生产存储卸载系统(FPSO)一起应用于大型油田的开发.我们认为,小型张力腿平台可作为深海和边际油田经济有效的海上开采平台,同时,它对中国未来的深海开发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晓辉 《航海》1998,(2):25-26
潜艇,是主要海军国家的主战装备,它以特有的隐蔽性、强大的攻击力、使用的灵活性以及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海战场的范围由水面扩展到水下,使海战样式日趋复杂、残酷。它将攻击海上、沿岸战术目标和攻击陆上深远纵深的战略目标的作战能力集于一身,使得它成为许多国家逐行海上威慑的首选力量。 目前,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各类在役潜艇1070余艘,其中核潜艇360余艘,而潜艇拥有国(地区)及其拥有潜艇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与常规潜艇相比,核潜艇历史虽短,优长之处却很突出,那就是高速水下远航能力。1954年,美国海军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使潜艇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核时  相似文献   

8.
据军事与航空航天电子学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的水下战专家正在研制深海反潜战监视系统,以使航母及其护航舰船免受敌人潜艇攻击。新的声纳系统将工作在深海中被称为"深海声通道"的区域,以探测潜伏在上侧的潜艇。在这个深海作战项目中,科学家想利用深海声通道。该通道在水下3000英尺,此处的水冷、安静、密度大,声音传  相似文献   

9.
<正>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于2013年10月29日在上海开幕。来自丹麦、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美国、中国等34个国家和地区1 700余家企业参展。中国展出的"深海空间站"模型,其原型类似于海洋中的"天宫一号",是此次会展的一大亮点。据称,"深海空间站"是继"蛟龙"成功研制后我国深海装备研发的又一项前沿探索,是一类不受海面恶劣风浪环境制约,可长周期、全天候在深海域直接操控作业工作与装置,进  相似文献   

10.
杜梅 《航海》2002,(5):10-12
大鱿鱼(学名Architeuthis)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成年体型可达12米以上,赛得过大型公共汽车。它有8只触手,每只粗得像水蟒,眼睛大得像餐盘,两根长长的触须上长着吸盘,可用来诱捕猎物。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巨物在海中游荡,然而人类从未见过活的大鱿鱼。人们所见到的,只是渔网中捕获或被冲上海岸的大鱿鱼尸体。因此人类对活的大鱿鱼一无所知,人们对这种动物的所有认知都来源于可怕的神话传说,比如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它们是海中的怪兽,传说中,这种动物可以吞下整艘船只。在许多电影里比如“007”,它们是海洋深处张牙舞爪的吃人魔鬼。人们凭空想象出来这种神出鬼没的动物的可怕。 直到一个世纪前,有关大鱿鱼存在的真凭实  相似文献   

11.
就现代航空母舰本身来讲,容易遭受导弹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只能浮在水面上。如果航空母舰能象潜艇那样潜入水下,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有人设想,如果能造就一种集航母、潜艇长处于一身,合空中、水面、水下各种比势于一体的更为新型的武器装备模式——潜水式航母该多好啊。 深海藏“娇” 建造水下航母,其实并不是奇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我人民海军某海上观察站发现,有一支M国的特混舰队正悄悄向我海军某地接近。很快,这份情报就传到了海军某基地作战指挥部。作战命令随即发往正在某军港休整的007部队。瞬间,007部队挑选的二艘三栖作战军舰随即前往迎敌。三栖军舰是一种既能搏击于太空,又能遨游于大海,还能隐蔽在深海的多用途、高性能军舰,这种军舰集宇宙飞船、水面舰艇、水下潜艇的性能于一身,能装备多种类  相似文献   

13.
深海遨游邂逅"巨怪"2005年5月6日下午8时,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的艾肯.雷姆森驾驶单人潜艇,从该市郊外海边出发,沿着海底,向西南方向开去。2小时后,他发现海底一块礁石上,有一颗色彩斑斓的海星,他操纵按键,伸展机械手捕捉,想不到,这个灵巧而有力的"手"却不能将它拉起来。  相似文献   

14.
海底奇迹一九七七年的一个晴朗日子,太平洋洋面上阳光四射,碧波万顷,一艘探寻海底热流口的科学考察船拖着淹没在深海里的摄象机和温度计,风尘仆仆地驶往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面。突然,温度计所测水温急剧上升。两名科学家和一名驾驶员立即钻进“阿尔文”深潜艇,慢慢地把它降到九千米深的海底。当他们打开潜艇前灯时,眼前竟是一个奇异的生物世  相似文献   

15.
2087声呐是一种低频主/被动区域搜索声呐系统,是2080声呐和2057声呐的结合。它能满足英国皇家海军对搜索浅海和深海安静型潜艇的远程探测要求。2087声呐定于2006年安装于23型护卫舰上,将显著提高该型舰在跟踪、识别和定位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童孟侯 《航海》2021,(2):21-24
写完《艰难的深海遨游》(上),我偶然读到汪品先院士写的《深海浅说》一书.说实在的,科普书籍是比较难打动读者的,然而这本书深深感染了我.汪品先是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副主席、古海洋学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曾主持我国首次大洋钻探.他是真正懂得深海的科学家,在深海"遨游"已经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7.
海洋深处4527米是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这海的底层处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日本高科技潜水船“深海6500号”又究竟如何潜向压力超过650大气压的海底的呢?请看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深海开发技术部高川真一先生与女记者宫川雅代的谈话。从谈话中我们可大致了解一些深海调查的概况。宫地表的70%是海洋。“深海6500号”潜入海中执行调查任务,因此是否可以说它是一艘潜水艇。高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我认为还不如说是把气球巧妙地转用在海中更恰当。宫这怎么来理解呢?气球是在空中向上运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的海军拥有多达700余艘潜艇。同时拥有常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而拥有近百艘潜艇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拥有数量与质量均具一定优势的潜艇是中国手中为数不多的、令任何反华势力都不敢轻视的“杀手锏”之一。  反潜、反恐、反弹道导弹、反卫星、反点穴攻击成为世界各国军队都颇为棘手的五大难题。潜艇是以隐蔽攻击而著称的水下杀手,由于具有行动诡秘、水下活动时间长、能够抵近突袭等特点,多年来一直受各国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实力的进一步增长,美国、日本和台湾当局精心构筑了一条“监视线”, 针对中国加强亚太反潜链,企图对中国潜艇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情报狙击战”。  相似文献   

19.
易家康 《航海》2004,(2):42-42
人类现已涉足西太平洋纵深洋面下约7英里的玛丽亚娜海沟。首次深海远征发生在1960年,当时雅克·皮卡德驾驶美国海军潜艇"特里斯特号"下潜到漆黑的海底。35年后又进行另一次故地深海探险,日本一艘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遥控潜艇Kaiko号历经数次尝试,返抵那里。由于极端的深度和超常的水压,科学家无法研究海洋低洼的深渊。一项创新尝试不久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20.
潜艇是一个国家海军的重要作战力量,在执行海上作战任务,如反舰、海上军事侦察、敌方海域探测等任务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维护海上领土的安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潜艇设计和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潜艇的救生设备也具有了长足的进步,深潜救生艇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救生设备,在维护潜艇安全运行,及时进行深海救援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本文主要研究深潜救生艇的对接装置,利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对深潜救生装置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和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