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岷 《汽车与配件》2002,(17):17-17
为了满足顾客对安全保护的高要求,安全带制造商正千方百计地设计具有更安全、更舒适的安全带,目前,充气式安全带、舒适型安全带、智能型安全带都已成为高档轿车可选配安全配置。 (一)充气式安全带 充气式安全带是一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胸、肩部织带会充满气体(见下图)。工程师们在追求乘员保护功能完善的过程中,发现即使使用了限力装置,常用的织带在高速撞车时,对乘员的胸部  相似文献   

2.
汽车座椅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性中对乘员保护很重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汽车座椅安全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两点固定式安全带:用两个固定点将安全带装在汽车上,一条斜肩带限制乘员上躯体运动,它不能防止撞车时,乘员下躯体向前移动。 2.三点固定式安全带:是用三个固定点将安全带装在汽车上,有肩带、腰带限制乘员上、下躯体运动,保护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发展历史,对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发展动向作了重点介绍。基于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差距,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安全带动态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  王Xuan 《汽车技术》1998,(9):16-20,27
通过对各国安全带试验标准的对比、滑车碰撞模拟计算、实际道路交通情况统计分析、国产安全带动态试验中验证及标准人体车内位移量的测量,提出了我国安全带动态试验中碰撞车速、台车质量及碰撞减速度波形,试验用假人及允许假人位移量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两点式安全带和三点式安全带对轿车后排列侧乘员安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后排外侧乘员系两点安全带或三点式安全,其安全性无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6.
占强 《世界汽车》2010,(3):14-15
<正>安全带被认为是汽车制造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这种最为简单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安全配置,至今已经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在一些发达国家,安全带的佩戴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那么中国安全带的使用情况又如何呢?2009年中国汽车安全主题巡展期间,我们和著名安全带生产厂家奥托立夫对中国安全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国安全带动态性能试验标准中滑车碰撞车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宣  刘晓君 《汽车工程》1998,20(1):10-16
本文通过对各国安全带动态试验标准中碰撞车速对比,台车碰撞模拟计算,实际道路交通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国产安全带质量现状的试验验证,提出安全带动态性能试验中车速的限值的为48±1km/h,此限值提出既考虑到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顾及中国国情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制定我国安全带动态试验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汽车安全带是使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减轻伤害的安全装置,本文分析碰撞过程中乘员的减速度,位移,以及安全带伸缩性,从而确定安全带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1902年5月20日美国纽约举行汽车竞赛。一个叫沃尔特·贝克的工程师参赛者,驾驶一辆“鱼雷牌”电动汽车,车上还有一名技工。贝克在座位上钉了两人的安全带以防翻车或撞车负伤。竞赛开始后,高速飞驰的鱼雷牌赛车突然撞上一根垂直地面的钢轨,腾空跳起,坠入观众席,当场压死两人,伤数十人,可是贝克和那位技工却安然无恙。至于安全带的广泛使用则是在70年代以后的事了。 安全带有四种 1.两点横式安全带:安全带用两个固定点安装在汽车上,一条横腰带限制着使用者下躯体运动,也称为安全腰带。这种安全带结构简单,对防止使用者甩出车外的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05,(11):6-11
安全带的历史 王焕德:安全带是100余年汽车历史上十大发明之一.在中国是近10几年才开始尝试安装安全带的。1993年7月1日.是中国汽车工业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台阶.在这之前中国政府没有明确要求汽车上必须有安全带.更无法要求乘坐和驾驶汽车的人系安全带。  相似文献   

11.
邱少波  孙长富 《汽车技术》1998,(1):23-25,45
汽车安全带是汽车最主要的被动安全措施,本文综合国内现行汽车安全带标准,法规中对安全带卷收器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对卷收器锁止性能的试验台,操作耐久试验台,倾斜锁止性能测量仪及卷收力试验台的性能指标要求,介绍了设备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安全带是乘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减轻伤害的安全装置,本文分析碰撞过程乘员的减速度,位移,以及安全带伸缩特性,从而确定安全带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三点式安全带概念与作用,通过对安全带关键零部件及其检验标准的介绍,阐述了进行质量管控的方法,同时结合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讨论如何通过问题整改更好地提高安全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模型,整个模型包括车体、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假人.模型经过验证后与试验数据相比较符合要求,并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座椅坐垫倾角参数和集成安全带式座椅对正碰中乘员的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汽车召回修理(recall)已成制度化的美国,最多的召回项目是安全带系统.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安全带呢?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扣系安全带的情况下,汽车事故死亡率可减少21%,而在车速为60~90km/h范围内,扣系安全带时的事故死亡率可减少50%.  相似文献   

16.
分析和阐述了汽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重点介绍了各种安全带装置的特点、安全带的发展动态以及预紧式安全带和限力式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兴起,汽车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安全带是汽车安全防护系统中的重要装置,也是汽车中必须要具备的一项防护装置。我国的政府部门对汽车制造行业提出了明文规定,要求汽车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必须要设有安全带。安全带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的提升汽车应用的安全性,减少汽车发生事故时候二次碰撞给汽车内部人员造成的危害,从而给汽车驾驶人员提供更加强力的安全保障。文章对安全带固定点强度的车身结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作用,结论是前排座拉上宜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并辅之气囊,后排座位上配装三点式安全带式或两点式安全带,但是约束系统也不是有的。  相似文献   

19.
瑞祥  开宏 《汽车运用》2002,(11):35-35
1.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的技术状态,若发现有损坏要及时更换:固定安全带的螺栓都应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周围应徐上密封胶。……  相似文献   

20.
余涛  姚岚 《汽车运用》2008,(2):40-40
作为驾驶员,汽车安全带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在使用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安全带只是驾驶室前排人员的"专利",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