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能够弥补轨道交通自身的缺陷,扩大轨道交通服务范围。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结合我国目前的交通形势,阐述了自行车交通换乘轨道交通的积极意义,并对各种类型换乘站衔接设施的布局模式及衔接设施运营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有轨道交通体系中“换乘乘客”与“直达乘客”都直接共享同一线路车次,换乘站成为交叉拥挤的主要地段。为解决换乘站内换乘乘客与直达乘客相互占线而导致人流拥挤问题,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下,将轨道交通换乘站进行整合,建立起环形或线形的“履带式”轨道交通换乘线路,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 )模拟“履带式”交叉线路换乘线路的构建。新规划的“履带式”轨道交通换乘站路线直接与原线路相脱离,成为专门的换乘线路,原线路规划为直达线路,换乘乘客与直达乘客仅通过换乘站进行乘客交换,然后各行其道达到互不干扰目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自行车与轨道交通(B&R)换乘站点设施的类别,以及设施服务的原则。通过对设施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评价模型的换乘设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应用算例,证明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对复杂的换乘站点方案进行选择,获得较客观的结果。最后提出"软"与"硬"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换乘站点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不同换乘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从线路相交的两种形式,即平行交汇和相交交汇;相交线路条数,即两线换乘和多线换乘;以及线路与车站的位置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情况下国内外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使用现状进行评价,归纳总结出轨道交通不同换乘方式的功能特点及适用性,最后为在不同线路相交形式下的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方式选择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劭阳 《轨道交通》2013,(12):94-98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地位越发重要。而轨道换乘系统作为整个轨道交通服务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换乘功能的优劣对轨道交通系统功能的发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探讨的评价方法将区别于以往换乘站设计主要考虑通行能力的设计思路,在充分研究换乘客流心理和行为特性的基础上,依据换乘客流存在时间和方向的不均衡性、短时冲击性等特点,同时兼顾换乘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度等要求,对换乘站的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分析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优越性及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社会效益,阐述公共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换乘对象的必要性,论证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在大城市实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法的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租赁点选址方法,对解决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问题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站在高峰时段换乘乘客聚集造成的瓶颈,带来的运营安全性能差、效率低等问题,基于非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了以网络总换乘等车时间最短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乘客在换乘站的走行时间,以列车发车时间的调整变化量为决策变量,利用调整轨道交通列车在起点站的发车时间及时刻表,协调了列车在换乘站的换乘衔接时间.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列车发车时间及时刻表.对13个换乘站及5条线路组成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早高峰小时的优化方案使网络乘客总的换乘等车时间减少了689 h,提升系统换乘效率22%.  相似文献   

8.
运用层次分析法论证选择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换乘对象的必要性,研究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法的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点选址方法,对于解决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层次分析法论证选择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换乘对象的必要性,研究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法的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点选址方法,对于解决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时间的最佳衔接和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效率,对基于区域协同的轨道交通发车时刻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轨道交通线网协同性,考虑轨道交通内部线路间的换乘衔接和换乘站到达乘客的特性的基础上,以乘客在换乘站总候车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区域协同的发车时刻线性规划模型,并用两条十字交叉的轨道交通线路的算例验...  相似文献   

11.
在地铁站出入口以及周围交通线路已定的情况下,选取指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换乘站停车场的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换乘站停车场选址的模糊评价模型。以3个方案为例,证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运用简单,便于实践,可以将复杂的方案快速地进行优劣排序,获得客观、公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爆破振动测试,分析和掌握爆破地震波的特征、传播规律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破坏机理等,以防止和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从而最有效控制爆侧地震波的危害。确定回归预报参数,改善爆破震动预测模型,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指导爆破安全作业,从而有效地控制爆破地震效应,给因爆破引起的民事纠纷以科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塑性力学原理,首先建立π平面与主应力空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的表达式,推导并验证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图形的形状和方位,目的在于明确拉伸情况下,最大偏应力屈服准则在π平面上的形状、方位。  相似文献   

14.
运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通过对中外铁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论证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正确性。文章指出:股份制历经百年世界铁路风云变幻的洗礼,除保留原有筹措资金功能外,在优化铁路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铁路企业竟争力等方面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尽管股份制在旧中国铁路实践效果不甚理想,但仍不失是探索铁路多渠道投资兴路的有益尝试。 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指出基本国情,区域地理特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差异性,能源和消费结构的严峻性,决定了各区域间铁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不同的,决定了各区域间铁路客、货运输对象的不同,决定了铁路在21世纪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仍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决定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铁路改革的复杂性,紧迫性和稳妥性,决定了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方法铁路运行机制创新的多样性。其中,推行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是加快新世纪中国铁路发展重要而现实的有效途径,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既是一个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平台,也是一个社会向学校寻求知识资源的场所,正是这种互动地诉求,使得高校学术交流中心在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兰州市高校学术交流中心的调研,寻找和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新时代要求下高校学术交流中心的规划布局思路,力求高校学术交流中心在选址、规划布局、停车设施、景观绿化以及对外开放度等方面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学术研究和社会交流的良性互动,力求社会与高校在互动中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更高效科学,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等薄弱环节,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二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三是以人为本,健全网络;四是加强领导,规范程序。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我国交通工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工作中的一个遗漏环节——交通设计。通过对目前交叉口空间设计范围以及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的情况下,合理的交叉口空间设计思想,和以满足效率、安全和环境指标为目的的交通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对在设计中如何考虑路网饱和度均衡、交通流运行顺畅、舒适、道路资源充分利用、安全、环境协调等因素给予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通过实例说明交叉口空间设计方法的应用,对交叉口空间设计中空间尺度的不合理认识给予了回应。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中下游岸浅滩数量多、距离长、通行能力差,构筑渡场道路困难。现有的制式路面器材和就便材料路面存在控制滩基不均匀沉陷、整体沉陷的能力不足,解决不了滩地液化、翻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撤收难等问题,对于克服黄河中下游岸浅滩的适用性不强。基于黄河岸浅滩特殊性的初步研究,提出了研发岸浅滩路面器材的技术措施:加强反滤设计,选用的路面...  相似文献   

19.
词汇作为语言学习所必须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语言教学的难点之一。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界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研究等方面,而对词汇的研究似乎日渐衰落。本文拟通过综合阐述国内外对英语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呼吁大学英语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词汇教学,提高对词汇量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eMelanocyte(MC)isatypeofdendriticcellswhichsynthesizesandsecretesmelanin〔1,2〕.Skinmelaninactsasabarriertothesunlightandultravioletray.InordertoexplorethedevelopmentofMCinphylogeneticprocessandtomakeafurtherunderstandingonthefunctionofMCanddiseases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