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科学掌握河南省及其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基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程度构建了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致死率、平均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人数和10万人口死亡率等7个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然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南省2011年18个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凸显河南省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进行建模研究,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得出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虽然向好的方向逐步改善,但与同类城市相比较,道路安全状况仍然较差,需要交通管理部门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重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作用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运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为了评价重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选取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作用的评价指标,利用二级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重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ITS工程能够极大地改善重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4.
1 研究意义 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与每一个出行者息息相关,通过建立基于探测车数据的道路交通状况估算模型,可以为出行者提供有效的出行信息;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也是交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该模型的建立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邢台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在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善邢台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辽源市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及未来的规划。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和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选取能够反映交通事故数量及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价指标,应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确定其权重值,建立了一套由定量指标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结合投影理论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取错时上下班措施,实现道路交通负荷的错峰调节,对于中等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有显著效果。针对北京市交通需求持续高涨,道路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社会各界和部分交通工作者提出,北京市可效仿上述这些城市采取类似措施,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在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北京市居民出行特征和道路交通状况,并分析了错时上下班措施的实施条件,认为在北京市实施该措施所能达到的效果有限,北京市缺乏实施错时上下班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道路交通指数为基础,以拥堵概率、拥堵时间点、累计拥堵时长等为具体评价指标,对上海市中心城地面区域以及常发性拥堵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定量描述,并将道路交通指数应用于2018年道路设施综合交通补短板项目。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中心城地面常发性拥堵区域在2016年交通大整治时期的交通状况最好,但2017年随之反弹成为五年内拥堵峰值。经各方努力,2018年的交通状况逐渐接近于2016年的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处寒冷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2 0 0 0年及哈尔滨市 1989年至 2 0 0 0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 ,研究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 ,找出寒冷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的特点 ,以期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改善寒冷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减少事故次数和损失  相似文献   

11.
《交通标准化》2009,(10):108-108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华录”)组织研发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软件。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科学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经过十年的论证,数十次的易稿,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终于在2003年10月28日公布并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规范道路交通行为、保护道路交通参与的合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汽车化发展将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重,积极采取各种技术和政策措施降低道路事故率、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着重探讨了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如何从车辆的智能化技术发展方面寻求、探索提高与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系统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系统构成;研究了道路交通状况评价、交通事故分析及最短路径分析;以重庆市城市交通现状为背景,将道路信息、事故信息进行建模分析,结合MapInfo平台的集成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以道路交通信息分析、交通事故分析、空间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15.
唐克双 《城市交通》2007,5(5):97-97
从1992年开始,日本道路交通年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保持在每年7 000~8 000人.2003年,日本政府宣布要在10年内将道路交通的年死亡人数减少到5 000人以下,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最安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利用驾驶员对交警和路政监察人员的敬畏心理,将安全警示装备拟人化,使机动车驾驶员在安全驾驶时获得更多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归纳介绍了几种自主研发的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性能,便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选型使用,并与国外相应产品做了比较,为提高我国交通安全警示装备的研发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状况和工作环境,提出了交通安全警示装备的发展方向是:在保证超强威慑力、警示人性化的前提下,实现多功能、免维修、信息量大、远程控制的智能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交通事故状况,分析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我国交通事故的对策,希冀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理统计学中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佳木斯市近几年的道路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构造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事故原因类型,是对现有评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针对现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中存在的因素单一、指标量化难等问题,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对比同一城市不同路段(交叉口)安全状况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临时道路交通管制现场的特点,为及时向机动车驾驶员发布前方道路信息,研发了一种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以LED显示屏作为信息发布载体,其信息的显示方式是:设计50种与道路交通管理相关的图形(或文字)和3段动态画面,编号后预存到LED显示屏中,交警可根据道路交通现场状况用红外遥控器选择其中的3种图文信息和1段动态画面信息后循环连续播放,可使机动车驾驶员明了交通诱导信息,提高安全意识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