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们角法中的弦线偏距法、弦长偏角法等测设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同时指出实际工作中要在保证技术标准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误差,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2.
后方交会方法及其精度评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3个已知点的后方交会,推导了测角、测边后方交会的近似精度评定公式以及针对起算数据误差时的严密精度评定公式,并用间接平差方法对边角同测后方交会进行了严密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通过观测实验分别对测角、测边、边角同测后方交会的精度及坐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测量学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分析了全站仪自由设站对边量测(RDM)法和三维坐标(3D)量测法,建立了2种量测法的隧道变形精度分析模型,利用中误差评价隧道变形量测精度,推导了2种方法量测隧道变形的中误差计算公式,并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为例,对2种方法的量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和验证;RDM法通过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三角余弦定理得出任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高差和斜距,根据任意测点之间的三角几何关系得到隧道变形;3D量测法从任意观测点观测若干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各测点坐标,根据各测点坐标得到隧道变形。分析结果表明:采用RDM法和3D量测法量测隧道拱顶下沉的精度评价公式相同,而量测隧道水平收敛的精度评价公式不同,RDM法的精度优于3D量测法,且随着全站仪到量测断面距离的增加,差值逐渐增大,当距离为100 m时,两者精度差值已增大至0.43 mm;在三车道公路隧道中,当距离为40~60m时,2种方法量测隧道水平收敛的精度均为最高,RDM法可达0.61~0.68mm,3D量测法可达0.78~0.84mm;RDM法和3D量测法量测的隧道拱顶下沉曲线平滑、圆顺,拟合度都大于0.95,而在量测隧道净空收敛方面,RDM法的曲线拟合度大于0.9,3D量测法的曲线拟合度小于0.9,因此,RDM法量测精度优于3D量测法。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以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为主的恢复中线传统方法。然后介绍了恢复中线的坐标放线法。最后,论述了全站仪在中桩测设以及GPS在公路中线放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路线勘测设计中 ,使用导线支距法对于曲线定线、放线 ,原路利用及曲线上构造物的利用非常适用。它具有计算方法简单 ,便于操作 ,对测量仪器要求低 ,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导线支距法的计算原理及其应用作了详细的表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U形桥台在工程实践中容易发生的病害,提出在设计和施工侧墙、锥坡及坡角裙墙的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GPS测量定位技术和传统光电测趴、测角定位技术相结合运用于苏通大桥主桥基础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通过运用GPS定位技术,解决了在宽阔江面建设大桥如何有效进行施工测量这一课题;传统光电测距、测角定位技术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两者的有效结合运用,满足了施工的进度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类似桥梁的施工测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桥台锥坡设计是容易被设计者忽略的问题,设计不当会造成坡比过陡而影响稳定,并且由于无具体的底面曲线方程,导致施工放样困难,本文证明了锥坡底面曲线实际为正椭圆的一部分,并推导出曲线方程,依据方程讨论了锥坡坡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初测量线与放线路段不通视时,本文选择能通视量线点与放线路线的任意地点架设仪器做为测点,再通过求算测点坐标及用极坐标法放出欲放线路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则从另一角度进行了坐标放线的算法探讨,实践证明,这又是一种简捷,快束、准确的施工放线方法,对保证施工精度,加快施工进度均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经能够研制出测量用户至卫星伪距信号的“北斗”用户接收机,此款接收机可以工作在无源定位的情况下.由于“北斗”定位卫星数量极其有限,接收机在动态定位的精度上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文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采用“当前”统计模型来建立用户载体的状态方程,并且提出一种新的量测方程,然后将构建的Kalman滤波方程组运用于接收机的动态定位中,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很好地改善定位的精度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精确地设计斜锥坡,应用解析几何方法和积分理论,对斜锥坡的计算进行了推导和证明。  相似文献   

13.
在测设公路平曲线中,传统的详细测设方法,往往是将仪器安置在已测设好的平曲线要素桩上,采用切线支距法或偏角法进行测设,这种方法,受到地形,地物限制比较大,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而且有时精度难以达到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采用全站式电子速测仪,借助PC-1600(或PC-1600)袖珍机相配合编写一套测设程序及测设方法,通过几条公路的测设应用表明,不但灵活性大,而且劳动强度大大地降低,速度地相应地加快,精度远远地超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给出一种用于风洞飞机模型攻角测量的方法.采用对称双光束交叠照射角传感器,风洞实验测角范围由40°增加到76°;利用电子处理器计数干涉条纹,测角精度可达0.005°.  相似文献   

15.
给出一种用于风洞飞机模型攻角测量的方法.采用对称双光束交叠照射角传感器,风洞实验测角范围由40°增加到76°;利用电子处理器计数干涉条纹,测角精度可达0.005°.  相似文献   

16.
说明了最大、最小检测半径的计算,推证了双面啮合下节圆压力角(节点展角)的计算公式;解释了检测中心距公差带(径向综合测试公差带)的形成和作用,对个别代号的含义提出了看法;列举了保证功能齿厚测量精度的主要要求,给出了部分因素对测量精度影响的比率。  相似文献   

17.
等节距圆锥弹簧与等螺旋角圆锥弹簧的设计与制造人们早已熟知,但随着铁路、航空等领域向高速度、轻量化发展,常常要求弹簧在尽可能小的安装空间里能达到极限变形量,并保持恒定的负荷特性,而常用的等节距圆锥弹簧与等螺旋角圆锥弹簧却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本文对这种特殊的圆锥弹簧(以下简称等刚度圆锥弹簧)的设计与制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测量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站仪已普遍应用于控制测量及工程测量中.其以简捷的测量手段、高速的电脑计算及使用方法、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测绘人员的欢迎。在公路工程测量中.全站仪极坐标放线法得到普遍应用.加快了测量速度.保证了精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忽视《工程测量规范》中规定的看似无足轻重实际对测距影响很大的因素。尤其在山区桥梁放线中.桥梁放样精度要求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明显特征点的柱状构筑物垂直度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站仪非接触投影法.利用非接触的方法切准待测目标的外轮廓,测量其水平方向角和竖直角,依据测角度推算水平偏移量和倾斜率,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分析了其测量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仪器至立柱距离小于40 m,至所测断面中心的水平角小于1°时,水平偏移量中误差优于±2 mm,同时,竖直角在5~45°范围时,倾斜率测量中误差优于±0.4‰,完全满足检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总结了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使用技巧及精度分析。全站仪能快捷、方便、高效、安全地进行隧道施工周边位移(收敛)监测,为类似监控量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