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运信息     
《中国海事》2010,(8):79-80
全球营运单壳VLCC仅剩53艘 伦敦船舶经纪行Gibson最新公布统计报告显示,临近单壳油轮禁航的最后限期,全球目前有53艘单壳超大型油轮仍在营运,仅占全球VLCC总数的10%。其中只有33艘仍活跃于租船市场上,主要从事中东海湾至远东地区的油运贸易。另外,更多单壳苏伊士型油轮亦在退出营运,全球只剩下20艘单壳苏伊士型油轮,只占总数的5%。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8,31(5):57-57
俄罗斯港口决定将于2010年禁止单壳油轮靠泊,而5年前他们还曾表示这些油轮可能将继续运营。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商,其港口主要挂靠苏伊士极限型和阿芙拉极限型油轮,如果禁止单壳油轮挂靠,对全球苏伊士极限型和阿芙拉极限型油轮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冲击。据经纪商ICAP Shipping研究显示,苏伊士极限型油轮全球大约360艘,占全球油轮船队的13%,阿芙拉极限型油轮大约750艘,占全球油轮船队的14%,这些都是单壳油轮。  相似文献   

3.
鲍承昌  周月丽 《中国修船》2003,(4):33-33,45
在全世界现役数千艘油轮中 ,60 %为单壳油轮 ,历史上 5次最大规模的原油泄漏事件 ,都是由单壳油轮所造成 ,泄漏已达 3 60万t,平均每年 2 0~3 0万t原油污染海洋。据专家估计 :单壳油轮的失事要比双壳油轮高 5倍 ,而发生泄漏的几率也大得多。淘汰单壳油轮 ,净化海洋环境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4.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1,(10):21-21
第二季度.油轮市场租船费率继续下挫。挪威油轮公司前线航运(Frontline)敦促其他VLCC船东拆解50艘老旧双壳油轮,以减轻运力过剩的压力。CEOJensMartinJensen称.在4~6月.前线航运拆船金额达3500万美元。目前虽然还有3艘单壳VLCC.但它们正用来储油.而且将永远不再回到油运市场。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2日,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出售了阿芙拉型油轮“凯志“轮,该轮系于1987年建造,为单层底双层边单壳油轮。“凯志”轮属于公司原有的5艘单壳阿芙拉型油轮之一,其中2艘已于去年出售。公告中提及了出售“凯志“轮的原因,其重要一点就是受限于相关国际公约和规则等对单壳油轮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王寒植 《中国修船》2007,20(6):37-37
日前,经过近6个月的精心施工,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希腊一家航运公司将一艘VLCC型单壳油轮改装成双壳油轮的“艾斯特里拉”号以崭新的身姿完工离厂。该轮总长327m,宽57m,载重28万吨。全船改装总工期比合同期提前20天,以业内最快的速度、优质的质量向船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期间共完成钢结构工程量10000t,而且改装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变形,保证了船舶安全,赢得了船东的高度评价。这标志着山船重工首次将VLCC型单壳油轮改装成双壳油轮获得圆满成功,同时也成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内第一家将VLCC型单壳油轮改装成双壳油轮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VLCC型单壳油轮改装成一艘矿砂船,目前在世界尚属首例。山海关船厂要改装全长319m,高29.3m,宽54.5m,25万dwt的单壳油轮“河北创新”号,在全厂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改装工程包括10个货舱口新制、10套舱盖系统安装、10个上边舱新制、加装双层底、深边舱框架加强,以及轮机、管系、电气系统改装等。2004年2月份.山海关船厂成立了工程项目组,着手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改装方案论证、  相似文献   

8.
单壳油轮的淘汰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有5247艘油轮航行在国内沿海和内河航道上,其中大部分是单壳油轮.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国际航运市场进入寒冬、造船市场急速下行的情况下,适时调整我国单壳油轮淘汰政策,加速淘汰国内航线单壳油轮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9.
顾家骏  王艳 《海运情报》2007,(1):2-9,34
五、世界油轮船队现状及发展 1.油轮船队 (1)船队演变 根据ISL的统计,1990年世界油轮船队共计5710艘、24636.1万载重吨,按艘数和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商船队的17.2%和39.8%;到2006年,油轮船队规模达到7863艘、35353.7万载重吨,按艘数和载重吨计分别比1990年增长43.5%(见表55)。  相似文献   

10.
王寒植 《中国修船》2006,19(6):16-16
10月25日,山海关船厂为希腊一家航运公司改装的双壳油轮“帕罗斯勇士”号完工交船。这标志着山海关船厂首次将单壳油轮改装成双壳油轮获得圆满成功。“帕罗斯勇士”号长232m,型宽42m,属阿芙拉型油轮,具有17年船龄。它的成功改装,使山海关船厂不仅拓宽了单壳油轮改装的领域,而且具备了承接单壳油轮改装成各种类型船舶的业务实力。  相似文献   

11.
5月中旬的船舶交易信息显示.巴西淡水河谷刚从中东的一家油轮公司购买了5艘单壳超大型油轮(VLCC),计划将其改装成散货船运输铁矿石;力拓集团也向韩进重工订购了8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重启自建船队计划。  相似文献   

12.
刘江洁 《中国船检》2010,(1):33-38,123
2010,单壳油轮的命运更加多舛。作为全球范围单壳油轮的“自由王国”,亚洲也加快了淘汰步伐。目前.中国已向世界郑重公布了提前淘汰单壳油轮的时间表。油轮的转身.在航运历史的长河中划下了一道印痕。单壳油轮的离去。留给安全、绿色的油轮船型一个全新的舞台与天地,油轮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已经确认将加入亚洲主要国家提前实施单壳油轮禁令的行列,于2010年禁止单壳油轮进入本国港口.这比IMO规定提前了5年。高级海事官员维塔利·克里夫(Vitaly Klyuev)说:“我们已经通知俄罗斯船东.并就此事与他们进行了讨论。”俄罗斯提前淘汰单壳油轮坚定了在业界普遍流行的信念.即单壳油轮正越来越被边缘化,主要国家在2010年后将不允许单壳油轮继续在其水域航行。  相似文献   

14.
江南 《海运情报》2007,(2):14-16
目前多数业内人士预测,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拟定的时间表,单壳油轮将被逐渐淘汰,并最终退出石油运输领域。尤其在未来3年大量新造油轮投入运营的情况下,单壳油轮的前景更是不容乐观。然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相当一部分单壳油轮并未拆解,而是被改装成双壳油轮,在符合新规则的条件下继续营运。如果大量的单壳油轮改装为双壳油轮并因此而逃脱被淘汰的命运,无疑将导致油轮运力大幅增长。本文将结合单壳油轮的改装情况,分析这一现象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油轮船队新签订单重拾升势。据Clarkson统计,今年1~7月份全球油轮新船订单量达到241艘/3660万载重吨.其中VLCC达76艘/2400万载重吨.远远超过2007年全年的数量。什么因素推动油轮市场上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08,(12):59-59
自“威望”号溢油事件后,不仅仅是IMO出台了更趋严厉的提前淘汰单壳油轮的政策,欧洲、美国等更是先于公约要求,对进港油轮进行严格限制。2003年,欧盟1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禁止使用单壳油轮运送重油,禁止使用船龄在23年以上的单壳船,并在2010年之前完全禁止使用单壳油轮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海洋运输情报网召开的“1997 年度航运市场研讨 会”上,笔者曾发表《拓展我国的 VLCC(巨型油轮)国际运输》一文,介绍世界 VLCC(巨型油轮 / 20~30 万 DWT)与 ULCC(超 级油轮 / 30 万 DWT 以上)船队(当时全球在役 VLCC/ULCC 共 有451 艘,我国大陆却为空白)的情况,并就应该拓展一支我国 自己的 VLCC 船队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拓展策略,作了重点 演讲与呼吁。2000 年末,当时的国家计委为制定“十五”计划,首次在全国开展了“献计献策征文”活动,笔者就必须拓展一 支自己的VLCC远洋运输船队(当年我国大陆仍为空白),以确 保国…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五年中.全球干散货船队规模增长了66%.平均每年增长10.7%.目前全球干散货船队规模已经达到6.6亿DWT,大于20万DWT的船舶增长了75%。预计2012~2016年将有2570艘新船订单,刚好是过去五年的一半。未来五年的订单量为203亿DWT,而过去五年订单量则超过4亿DWT。截至2012年9月,杂货船船队艘数为15180艘,共计7600万DWT。2012~2016年,杂货船船队运力将保持不变.但艘数将减少1193艘,这意味着大:量小吨位船舶将退出市场。2012~2016年预计将有1008艘杂货船新船订单,按艘数和载重吨计算,均为2007~2012年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据希腊船舶经纪人公司Cotzlas的最新船舶贸易月报告称,二手油轮贸易与成交量有升温之势,5月份共成交46艘,308万载重吨(DWT),是自4月以来单月最大成交量。  相似文献   

20.
顾家骏 《海运情报》2004,(12):30-35
据《公平周刊》2004年8月附刊solutions,世界各国正在订造的商船有3132艘、17961.3万载重吨。该数量分别相当于现有商船(35705艘、83447.1万载重吨)的8.8%和21.5%。在订造的商船中,各种油轮(包括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占订单总数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