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韦随庆 《铁道勘察》2004,30(5):35-37
宜万铁路多座桥梁跨越河流深切峡谷 ,峡谷岸坡多由硬质岩组成的高陡岩石岸坡。本文根据桥基工程荷载相对于岩体强度较小的特点 ,将其视为线弹性体 ,对岸坡加载后的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及岩体质量法等分析岸坡稳定坡角 ,综合确定桥基设置的合理位置 ,为桥梁专业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为大瑞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桥址位于澜沧江断裂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结构特征复杂,岸坡稳定性控制拱座基础的稳定。通过工程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等方法和手段,查明岸坡的地质条件,采用赤平投影、离散元法、强度分析等方法对岸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表明瑞丽岸存在形成危岩体的条件,易形成大型崩塌;岸坡坡面岩体存在拉应力区,瑞丽岸拱座下方易引起拉裂破坏。分析岸坡天然状态、加载后、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水位以上及以下的稳定坡角,并对岸坡及墩台基础进行稳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布置及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清亮 《铁道勘察》2007,33(6):18-20
铜信溪电站蓄水后将对渝怀铁路产生直接影响:库水浸没部分路堤边坡,存在淘蚀和冲刷问题,局部还会发生坍岸失稳现象,危及铁路运营安全。介绍了水库影响区的地质情况及地质勘察过程,阐述了坍岸预测的方法和参数选取。对铜信溪水库坍岸进行了预测,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该电站现已蓄水2年多,没有发生坍岸现象,说明预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口电站库区坍岸现象,分析坍岸的原因及其对桥台的影响,提出了桥台防护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高182m,主跨128m,桥址位于谷地区,谷坡陡立高达百余米。本文通过地质构造、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分析及岩体质量分析,应用岩体边坡极平衡理论,工程地质比拟方法,评价和确定清水河大桥峡谷峭壁段的稳定坡角,为清水河大桥的墩台基础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且符合实际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宜万铁路多座桥梁跨越河流深切峡谷,峡谷岸坡多由硬质岩组成的高陡岩石片坡。本文根据桥基工程荷载相对于岩体强度较小的特点,将其视为线弹件体,对岸坡加载后的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及岩体质量法等分析岸坡稳定坡角,综合确定桥基设置的合理位置,为桥梁专业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侯月线沁水车站坡面滑坍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玉龙 《科技交流》2000,30(3):146-148
介绍侯月线沁水车站坡面滑坍采用抗滑桩方法进行整治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具体情况,总结了对连坡滑坍防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介绍沁河特大桥概况,详细分析了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针对拟建桥址日照台侧的桥墩位置,进行了现场地质勘察及回弹试验,利用岩层产状数据及回弹参数进行投影统计计算,采用边坡稳定性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即SMR法和岩体质量与边坡坡度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该岩质边坡稳定的自然坡角和安全距离,两者取其小值为自然稳定坡脚,做出了定量的稳定性评价,有效的指导桥梁设计及后期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9.
根据北盘江大桥岸坡地质情况,利用模型相似原理,建立北盘江大桥岸坡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岸坡在强大桥基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并分析在设计荷载下岸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岔河特大桥桥址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岩体较破碎,且上海端岸坡在缓坡地带地表以下6~8 m发育一层7~8 m相对稳定的断层角砾岩,严重影响岸坡稳定性。对于桥位穿越区两岸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利用离散元法对桥址区岸坡天然状态、加载状态下岸坡变形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两岸岸坡存在小的变形位移,但岸坡整体是稳定的;在加载状态下上海端模型运行到t=10 000次时,水平方向的最大位移从未加载时的2 cm增大到9 m,垂直方向的位移最大从未加载时的11 cm增加到10 m,且不平衡力不为0,岸坡处于失稳状态;昆明端岸坡边坡变形增大幅度较小,岸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模拟结果对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特大桥桥基岸坡稳定性的离散元法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离散元程序UDEC计算在桥梁荷载作用下,深切河谷顺层岩质岸坡的安全稳定性问题,通过不平衡力收敛性和位移速度时程曲线来确定UDEC时步的合适值,并结合加载情况下的岸坡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最终确定岸坡的模拟结果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建特大桥岸坡工程地质条件,运用有限元法对岸坡天然状态及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进行计算,然后利用Mohr-Coulomb强度破坏准则,对岸坡岩体破坏点进行判别,确定破坏点位置和破坏面积,对桥基岸坡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西藏怒江大桥的地质情况,采用模型相似原理,建立其岸坡的结构相似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在桥基荷载作用下岸坡的变形及破坏模式,并分析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岸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北盘江大桥峡谷岸坡岩溶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茂靖 《铁道勘察》2004,30(4):28-31
通过对水柏线北盘江大桥工程地质勘察 ,分析了峡谷岸坡岩溶发育的各类形态特征 ,系统总结了岸坡岩溶发育规律 ,为该桥的成功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宜万线马水河大桥宜昌台高陡岸坡自然发育状况、地质构造与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对马水河大桥宜昌桥台高陡岸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建军 《科技交流》2003,33(4):71-76
本通过龙沟右岸民家沟两个滑坡的成因分析及由于外营力诱发形成滑坡的力学机理方面的定量计,阐述该岸坡地段当地层的地下水聚水条件较好时易失稳产生滑坡,而排水条件良好时则基本稳定,为选择线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建板布河大桥为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的控制工程,为188 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铁路拱桥;大桥跨板布河深切V型谷,两岸岸坡陡峭,岸坡高达105~116 m,超过百米,地层为第三系(E)巨厚层状钙质角砾岩,弱风化,岩质坚硬,两岸岸坡卸荷裂隙发育。通过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板布河大桥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高陡岸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施工开挖后对边坡进行了再次调查分析,百米高陡岸坡卸荷裂隙发育影响其承载力及岸坡稳定性,应加强施工地质核查工作;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边坡防护设计,采取了锚索、锚杆对板布河大桥高陡边坡进行防护设计,锚索设计锚固力1 050 kN,可为西南山区硬质岩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和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上坝大桥岩质岸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分别在天然状态和荷载作用下对岩体位移、应力强度进行分析,建议清除坡面危岩落石,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对覆盖层边坡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与库区岸坡相关的工程一直很受重视,不同行业的相关规范也提出了较为成熟的计算公式。这些基于极限平衡法的稳定性计算公式需要假定滑移面,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坡体内部的应力、应变特征。FLAC3D有限元模拟分析可以很好地展示坡体内部变形特征,辅助寻找不利结构面。以跳蹬河铁路大桥的坡岸地质情况为例,在认清坡体结构及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分析岸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大量山区铁路的修建,高山峡谷区的岸坡稳定性评价对线路方案的确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分析织毕铁路架盖河大桥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桥位的岸坡稳定性及岸坡稳定角,以确定合理、经济的桥梁跨度,为桥梁跨度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通过对架盖河桥位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第四道卸荷裂隙至河岸边区域为不稳定区,该区域不能放置桥墩;(2)架盖河北岸岸坡稳定,南岸有卸荷裂隙分布,岸坡稳定坡角为65°;(3)桥梁主跨度采用192 m跨度,对卸荷裂隙进行注浆封闭处理;(4)峡谷区线路选线应选择在地形开阔、山体稳定、岩体完整的地方通过,峡谷岸坡应进行稳定性评价分析,确定岸坡角,墩台基础应置于稳定岸坡线以下一定深度内;(5)本文可作为高山峡谷区桥位选址、岸坡稳定性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