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船舶起重设备电机故障维修技术进行研究,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传输线设计了传输线电压与故障点电压计算方程进行设计,并对电压故障点处的奇异性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并存互补的故障维修检测方法,以便及时准确的对船舶起重设备电机故障进行检测,排除安全隐患,避免船舶起重设备整体或局部是否异常。满足现代化船舶航运工程安全、快速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
熊寅 《船海工程》2002,(6):43-46
通过对本单位船舶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船舶设备管理体制的观点,即以可靠性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设备的可靠性为中心,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为船舶设备的全过程亦即对船舶从规划,设计、制造、维修直至报废的整个程序的管理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监督等,同时指出了各阶段可靠性管理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突破船舶传统维修模式,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论引入到船舶设备维修中,通过对船舶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连续或周期性的状态监测,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出判断,并预测其发展的趋势,从而有效地指导维修活动。其维修模式的创新避免了船舶计划性周期修理的局限性,从而极大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和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节约了船舶设备维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状态理论和马尔科夫模型,建立船舶设备复杂系统的多状态可靠性模型,推导封闭形式的时变状态概率微分解算方程,给出可用度、期望性能输出和期望性能失效等可靠性度量参数分析方法。针对多状态船舶设备特种装置,实施时变可靠性典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分析多状态系统可靠性能,具有程式化高、通用性好且结论合理的特点,形成的建模思路、解算程式和分析方法可为船舶设备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船舶复杂配电网络结构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船舶配电网络结构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根据最优可靠性模型理论和船舶电力系统及陆地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相关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等效法、最小割集法和SDP法的船舶复杂配电网络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具体步骤,解决了复杂配电网络中共用的线路和设备对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精度。  相似文献   

6.
当前自主船舶操纵系统的故障样本较少,相关设备的原始故障数据存在主观性参数,基于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分析会受到认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此,采用证据理论处理不确定性问题,采用贝叶斯网络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自主船舶操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通过计算重要度来定量分析基本设备单元的灵敏性,诊断自主船舶操纵系统的薄弱环节,为设计优化和维修检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采用证据理论与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自主船舶操纵系统的可靠度和灵敏性分析中认知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各项可靠性指标显示,柴油机和空气处理设备为系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船舶电站可修系统的冗余性、可靠性、维修性问题,采用马尔可夫过程分析了实际船舶电站航行工况冗余系统,并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 推导出船舶电站冗余系统可用度与可靠度的表达式,为船舶电站冗余设计的可靠性和优化提供了新的实用方法.最后,以实例说明了其在船舶电站控制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船舶自动化设备怎样预防电磁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船舶自动化设备如何预防电磁干扰,笔者根据多年在船舶电气设备安装中的体会,着重从设计及工艺两个方面介绍了船舶自动化设备如何抗干扰,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关系着船舶运行效率、安全以及稳定性。为此,进行基于PLC技术的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研究。该方法先是对PLC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后对PLC技术实现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过程进行研究,包括PLC控制程序设计与开发、PLC控制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分析。最后进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下,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有利于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精确度和效率,保证船舶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技术在船舶工业上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式船舶设备。可编程控制器PLC和Labview程序设计作为2种新兴的控制语言,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完善和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在船舶动力监控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船舶的动力系统具有轴系复杂、分布较分散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解决动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问题,提高船舶动力监控系统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基于PLC和Labview程序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并分析该动力监控系统软件程序设计和硬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