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博贺深水港区,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把茂名建成“泛珠三角”最大重化工业基地,是茂名市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建设“粤西经济强市”的重要举措。而开创茂名重化工业新阶段,务必依托博贺深水港良好的海港资源和区位独特优势,即建立临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这对实现茂名从内陆城市向沿海港口城市、从农业大市向重化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跨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茂名具有建立临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的优越条件1.区位交通优势茂名是广东与西南的陆路交通要冲,傍山靠海。既是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泛珠…  相似文献   

2.
刘友明 《中国港口》2004,(10):28-28
<正>随着中国三大石化巨头先后进驻,韶钢1000万吨级沿海基地定址,70万吨的纸浆厂项目敲定……湛江正成为国内外大型重化工业巨头投资的热土,并加速崛起成为我国临港重化工业重地。  相似文献   

3.
深水港口是粤西最大的优势,如何加强粤西区域经济合作,整合湛江、茂名、阳江三地港口资源,合力打造粤西区域性航运中心,为临港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带动粤西沿海经济带的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宁波临港工业产业群建设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观民 《中国港口》2003,(11):40-41
<正> 利用港口的优势条件,运用到国际市场上,实行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建立临港性工业体系,是许多港口城市发展的一条途径。日本和韩国利用港口的优势区位条件,兴建临港工业同建立稳定的大进大出的物流建设相结合,利用港口,重点发展重化工业,推动本国工业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利用宁波港优势的区位条件,发展港口工业,推动宁波产业  相似文献   

5.
刘星 《中国港口》2010,(12):30-31
<正>深水港口是粤西最大的优势。如何加强粤西区域经济合作,整合湛江、茂名、阳江三地港口资源,合力打造粤西区域性航运中心,为临港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带动粤西沿海经济带的跨越式发展,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09,(11):52-54
中国积极抓住冶金、能源、船舶等大型重化工业布局向沿海地区调整转移的机遇,利用主要港湾,依托工业园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园区等,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要素聚集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仔细研读9省区出台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我们发现在"赶海"的浪潮中,有四个倾向值得警觉:一是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严重,尤以钢铁、石油、造船为主的重化工业临海产业园区重复建设为甚。二是大多依赖岸线开发、临港工业开发,而且传统  相似文献   

8.
王铭 《水运管理》2007,29(9):15-18,25
为充分发挥宁波市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宁波市港口经济,分析目前宁波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宁波市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宁波市实际重点提出宁波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认为宁波市应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依托深水大港,重点发展石化、能源、造纸、钢铁、修造船和汽车等6大临港产业,对临港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建设环保型临港产业,选择合适的临港产业模式,加速临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山东省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为改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现状,推动山东省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高山东省沿海地区竞争力,提出培育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措施: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利用跨国企业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临港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扶持与临港产业相关及支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伟 《中国水运》2011,(11):52-53
本文对黄骅港临港工业的基本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临港工业与黄骅港物流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优势,最后阐述了黄骅港临港工业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模式。荩临港工业基本状况分析在港口发展过程中,临港工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港口临港工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对港口临港工业与物流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加以解释和分析。下面就是根据资料中的数据来对黄骅港港口临港工业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围绕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发展定位.根据省市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我们正按照“延伸一体、拓展两翼”的发展思路,坚持“港工互动、港园联动、港航并举”的发展原则,狠抓港口功能建设、集疏体系完善、现代物流经营、口岸环境优化、临港产业发展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郑佳丽  韩皓 《珠江水运》2014,(19):56-57
临港经济即以港口城市为核心,发展相关沿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本文首先指出临港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以自由贸易区模式推动临港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的借鉴,得出对上海未来发展临港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十分有利于临港产业的发展。加上杭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都为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产生,发展临港产业成了一种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临港产业是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催生发展的产业群。临港产业成为其所在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能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十分有利于临港产业的发展。杭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都为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发达国家临港经济发展规律,以鹿特丹为例,从定性角度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发展特点。在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将其临港经济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阐述,并结合产业经济理论从港口直接产业、港口依存产业和港口关联产业3个方面分析鹿特丹临港经济的产业类型。分析结果表明,鹿特丹临港产业的发展采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模式是随着港口扩张而从内向外不断延伸的过程,对港口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条件,针对大连长兴岛临港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旨在为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临港产业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区域临港产业发展优化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3方面,以绿色GDP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区域临港产业发展优化模型;以上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优化为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兼顾经济、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对区域临港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优化,可以为区域临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于小凡 《港口科技》2023,(11):41-44
为了进一步加快烟台港临港经济转型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强港,对烟台港5大港区临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例如:烟台港临港经济发展规模较小,港口资源与临港产业运输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临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与邻近港口经济腹地交叉影响竞争能力。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提升港口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发展港口特色业务,培养临港产业发展;打造优势金融资源集聚的新高地;继续加大烟台港广场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其东 《中国港口》2012,(5):I0001-I0001
<正>2012年5月16-17日,中国港口协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市共同主办中国临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主题是"转型、突破、增长"。出席论坛的有600多位从事港口、物流、临港产业的企业家,关注临港经济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群贤毕至,共话临港。大家从临港经济的发展理论,现状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临港产业在舟山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舟山临港产业具有港口依存度高和产业外向性弱的特征。发展中存在内部资源整合艰巨性、外部经济联系孤立性、自然资源短缺等限制性因素。根据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体系建设、发展临港工业、完善舟山港基础设施、延伸临港产业链、建设战略性海洋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港口》2012,(6):12-14
港口、航运、临港经济区与港口城市如何快速联动、互相促进,已经成为临港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如何理性认识今天的中国临港经济的发展,如何辩证看待世界的临港经济发展?这一切不仅需要深刻的洞察,更需要高超的智慧。本刊"高端访谈"邀请了2012年中国临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政界、商界、学界精英,全方位探讨今日临港经济发展之格局,采撷精英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