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对国道105线山东德州北段养护大修工程LSPM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配合的验证、试验段的铺筑、施工主要控制参数及松铺系数的确定作了详细的论述,为今后大面积推广LSPM柔性基层提供参考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霖 《交通标准化》2011,(8):125-128
根据现场原材料特性采用Superpave的设计方法拟定Superpave-13目标配合比,并对拟定的目标配合比进行SGC旋转、马歇尔和路用性能等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确定出上面层Superpave-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并对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涛 《北方交通》2004,(11):25-27
从理论出发结合试验,确定配合比的各项指标,设计从质量到经济均满足要求的目标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冷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溶剂用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分别选取了溶剂掺量为30%、40%和50%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施工配合比中的最佳溶剂掺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保阜高速公路应用实际,从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配合比验证等几个方面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原理、方法、成果进行阐述,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我国推广应用较晚,目前尚无完善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特别是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要考虑纤维加入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纤维类型选择和纤维剂量确定、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确定和生产配合比验证四个阶段。鉴于目前马歇尔法应用最为普遍,因此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仍然采用该方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固含量SBR乳化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路用性能,通过对几种常见的设计方法适用性分析,优选适合冷拌冷铺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乳化沥青混合级配设计与确定最佳用水量及油石比。结果表明:采用第1遍双面50次,110℃试模内养生24 h,接着第2遍双面25次,脱模后静置24 h成型方式,配合比为1~#∶2~#∶3~#∶4~#∶水泥=22.0%∶33.0%∶12.0%∶32%∶1%,油石比为4.5%,制备的高性能乳化沥青路用性能满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为SBR乳化型沥青混合料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工程概况 邢台至临清高速一合同主线全长15.6km,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为100km/h.路面宽度为11.5m,其中K0+000~K3+582段路面结构层(白上而下)为:4cm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6cm沥青碎石+18cm水泥砂砾+30cm二灰土。为推广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借鉴省内多条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所有沥青路面均采用GTM法来确定用油量,根据所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再用马歇尔方法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9.
以常州市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OGFC-13为对象,确定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首先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热拌条件下目标空隙率为20%的OGFC-13设计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并以所得结果在温拌条件下成型20%空隙率的OG FC-13马歇尔试件。对温拌OGFC-13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车辙试验,以检验温拌排水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正确性,通过比较温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验数据,检验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是否适用于温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0.
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路面材料,但在其配合比设计方面仍有待完善。着眼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对其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进行研究:确定橡胶颗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为骨架密实结构,通过等体积替换法对其配合比设计进行重新的尝试;随后采用标准马歇尔试验得到混合料的合理沥青量,对其路用性能进行测定对比。结果表明:当掺2.8%的橡胶颗粒时,最佳沥青用量应为6.5%;当橡胶颗粒掺量增大时,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略微下降,但其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均有着明显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冷拌沥青混合料可在常温下进行拌和、铺筑,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文章从矿料级配的选择、养生条件、最佳用油及用水量的确定等方面对冷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同时对设计的混合料进行了抗水损害性能,高、低温性能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设计的冷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试验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以等体积参数为设计原则,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施工温度、温拌剂掺量、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的修正方法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存在的问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取决于温拌剂掺量、拌合温度等,为了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与相同组成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的性能,应在体积参数相等的设计原则下,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计算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时,不能忽略温拌剂对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结合辽宁SMA路面工程实践,结合两种改性沥青在路面上面层SMA13L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不同改性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为沥青路面实际施工前的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浅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照辉 《北方交通》2004,(10):18-20
浅谈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我国推广应用较晚,目前尚无完善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特别是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要考虑纤维加入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纤维类型选择和纤维剂量确定、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  相似文献   

16.
空隙率的大小对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及力学性能具有很大影响,透水铺面应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空隙率,在一定的水头(降雨强度)下利用空隙模型确定的目标空隙率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空隙模型确定的目标空隙率可为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提高了传统设计方法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在法国应用广泛,但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研究高模量混合料的室内配合比设计,按照法国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从原材料选择、级配和沥青用量确定,到最终的性能试验。所有试验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我国性能试验验证,确保适合在我国使用,最终确定室内配合比,为生产配合比调试做准备。  相似文献   

18.
Superpave和马歇尔是两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本文论述了在目前Superpave旋转压实仪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以Superpave方法进行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在施工中用马歇尔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Stovall理论的基础上,通过Stovall模型推导出沥青混合料中连续粒径粉体的堆积密度,然后利用堆积密度与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出一种沥青混合料AC-13的抗车辙型配合比,同时用常规方法设计出另外两种沥青混合料AC-13的配合比。通过马歇尔常规试验和车辙试验对三种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渗水系数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按照新方法计算抗车辙配合比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均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程中对原有沥青路面结构层进行铣刨,回收旧沥青材料,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以确定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此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最佳水泥用量以及泡沫沥青的最佳含量,可达到利用旧路面材料修筑新建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对于同类型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