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推动重庆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以G65高速重庆巴南至武隆段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对智慧高速公路总体架构进行研究。根据G65智慧高速建设需求,分析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提出了G65智慧高速公路总体建设框架,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建设智慧高速综合云控平台,打造智慧收费站、智慧服务区、智慧车路协同、智慧隧道、智慧创新试点应用等智慧化应用场景,实施通信系统、全程监控系统、隧道机电系统、收费系统、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工程。本文架构设计方案可为其他运营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BIM信息化、物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逐步向桥梁建养一体化和全寿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化管养转变.BIM智慧建管养一体化平台是探索计算机仿真虚拟可视化技术,采取基于三维3D桥梁模型的病害及维修档案的记录及管理,强化运营期桥梁各类事件的"可追溯性"和"定位性",注重桥梁从施工至运营建立起全过程结构安全信...  相似文献   

3.
针对世界范围内仍未对"智慧高速"达成统一的认识,并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首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诠释。依托北京新机场"智慧高速"工程,从系统框架构建、自由流收费等方面介绍了"智慧高速"的设计实践经验,并与传统高速公路设计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智慧高速"工程体系设计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要求,可为智慧高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今后的智慧高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智慧高速的国内发展现状,重点以G15上海嘉浏段高速公路智慧化改造工程为例,搭建了G15智慧高速整体技术架构,探讨了全息感知网络的物理组成,提出了基于BIM+GIS的全要素、全周期管控平台,介绍了数据传输网络的信息交互路径,总结了智慧高速的六大应用模式。最后,对智慧高速提出了丰富应用场景、提升核心算法,以及提升环保、韧性和低碳3个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BIM可将公路工程"建-管-养"一体化中所有的过程、工程数据与三维模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可视化的形象展示。为解决地形图、工程数据等多源海量数据导致的BIM加载过慢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确定了采用Untiy 3D游戏引擎的技术方案进行BIM的形象展示,通过在工程项目的应用验证了采用此种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协同共治,守护平安高速"活动方案》要求,针对当前全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立足实战、实用、实效,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升级改造、布点加密、综合利用高速公路前端感知设备,搭建集预警、监测、监管、应急、执法、服务等为一体的高速交警大数据智慧集成应用平台,打造全维度"智慧平安高速"交管新模式,推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8.
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发展历程,总结一些典型的车路协同系统逻辑与物理模型。在总结国内外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整体架构之后,提出新一代智慧高速系统的总体架构-IntelliWay,包括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分层模块化架构、基于变耦合程度的智能分级和基于事件驱动的数据分发机制。同时,根据当前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主流应用技术,总结车载高精度定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与车载总线、路侧设备优化、异构网络融合、网络负载均衡、网络信息安全、多传感器融合与协同感知、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自适应信息发布、车辆群体协同自动驾驶、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交通态势预测、车道级主动交通管理、组件式应用服务开发等驱动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然后基于以上关键技术的特点提出未来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应用的实施建议;分析广播式交通信息服务、主动交通管理、伴随式信息服务、自动驾驶专用道、车辆队列协同驾驶等智慧高速公路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智慧高速系统的测评方法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最后,系统性地分析和预测智慧高速系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  相似文献   

9.
LED电子显示屏已在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中得到日益广泛应用,从具体设计应用角度出发,总结并借鉴了LED电子显示屏应用中易走入的几个误区,分析并探讨了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应用于沪宁高速改扩建工程监控系统设计之中,希望能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起到借鉴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桥梁智慧服务、建养并重的发展态势,以物联网、标识解析、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化应用为基础,总结参建的多项重点桥梁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工程及重点科研项目的构建要素、内涵与特征,逐步构建桥梁建造的智慧服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工业互联网桥梁基础信息追溯为基础框架,以信息模型为载体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可实现桥梁施工过程数智化升级,并实现数字孪生驱动的桥梁智能建造;可搭建智慧工地,以提升生产效率;可实现桥梁运营期智慧运维监测;可形成桥梁智能建造智慧服务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从而打造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先进样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从传统机电系统到智能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并针对传统机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智慧感知、智慧分析、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为核心,构筑了"互联网+"高速公路运营与服务智能化管理的新生态,并以知识决策型智慧高速管理为建设理念,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价值探寻和规划,提出了该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架构,充分体现了"互联网+高速公路"的深度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公路交通科技》2011,(Z1):146-148
针对目前公路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建养分离、信息杂乱、管理滞后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管养一体化数字高速的新理念,阐述了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数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思路,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曹晴 《摩托车信息》2007,(19):30-30
因驾驶速度快,尤其是在一些特殊路段、路况和特殊条件下高速行驶,是导致摩托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避免悲剧发生,摩托车驾驶者不妨试一试"五慢一快"的安全驾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平行系统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研究内容,并将平行系统理论应用到城市交通系统中,建立了平行系统理论在交通工程中的理论框架体系,探索分析了其研究内容和过程.通过怀柔区青春路信号灯绿波控制实例的简要分析,通过实际交通系统与人工交通系统的交互运行和过程演绎,表明平行系统理论在交通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交通仿真方法,能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最佳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隧道建设》2014,(5):427-427
<正>"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又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含张涿高速、张承高速、承平高速、密涿高速和廊涿高速等,规划总里程约940 km,其中河北省境内约850 km。目前部分路段还存在"断头路"现象。而在北京境内包括密云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只有近90 km。京津冀将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最迟2016年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22,(2):43-47
武汉市交管局成立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防控中心,形成"研、交、办、督、结"闭环管理,2017至2021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实现"五年连降".湖北高速交警自主研发"云哨"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事后处罚变为实时唤醒,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湖北高速交警联合百度地图推出"一键报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成果不易表达的问题,通过分析改扩建交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交通组织BIM应用流程.文中通过研究算法以解决应用流程中的快速建模及方案展示,依托京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行技术验证.结果表明,将BIM技术应用于改扩建交通组织,可有效提高交通组织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BI...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水平,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湖北高速公路收费清分方法并搭建了清分校核系统.针对湖北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现状,提出了AD-DFS算法识别车辆争议路径.这一算法采用车牌抓拍的基本原理,在标识站资源有限和约束路径长度的条件下,利用车辆通行数据识别其可能的通行路径作为争议路径,在标识站数据异常的特殊情况下,仍能从争议路径中有效识别车辆清分路径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清分路径和通行车辆,采用自适应通行费清分方法,能科学合理地将通行费拆分至各相关单位.在前述通行费清分方法基础上,搭建了全国首例针对省级通行分清分提供全面校核功能的平台,即湖北省高速收费清分校核系统,自推广应用以来为湖北省64条高速公路、351个高速收费站、104家经营单位,提供了高效的清分校核功能并收到良好反馈,同时以多层次、多维度数据可视化分析的方式提供了管理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汽车制造商(OEM)和供应商的全球创新者正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ICV)的创新,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宣布了中国ICV愿景.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到2050年将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系统架构和市场应用是实现中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智慧车辆(SCSTSV...  相似文献   

20.
醋经纬  曹东  李通  杨博 《公路》2022,(5):292-297
中央商务区的特点决定其交通矛盾突出,采用地下空间交通一体化设计,是改善中央商务区交通的优先途径。以地下道路交通为骨架、公共交通为主导,因地制宜地将地下开发系统和地下道路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集约化城市公共资源的整合共享、复合型城市功能的配置组合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能源的集约化。以某新区起步区二期路网一期工程的地下空间交通一体化设计案例为基础,从交通模型预测、功能定位、技术标准、总体方案布局、出入口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地下环隧设计,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