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贤泉 《船电技术》2012,32(5):41-42
介绍了大型电机电枢绕组使用BFe30-1-1换热器液压胀接的材料要求,胀接原理以及装配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造水装置热交换器内部过程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凝器的合理结构形式,在真空工作条件时它具有最大换热面。众所周知,在工业条件下蒸汽在换热面上冷凝时形成水膜。对造水装置冷凝器所用的工作热流密度为(35-90)×10~3千卡/米~2×小时,凝水的流动具有层流的特征,强化热交换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采用小助型表面[1—4],这为减小凝水膜的热阻提供可能性。蒸汽在小肋表面上,特别是在管束上冷凝时热交换过程的研究过去不够充份。本文将叙述有关该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究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传热特性,为海洋核动力平台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提供支撑。[方法]通过搭建的功率比1∶50的试验装置,使用分离热阻法处理试验结果,对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试验参数范围内,PRHR HX管内主要以分层流或波状流-环状流-波状流流型存在,该管内凝液流动存在由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系数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在压力为0.52 MPa时,换热器内蒸汽流速最大值约为6.72 m/s,当压力大于0.52 MPa后,蒸汽流速反而逐渐减小;所提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其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海洋核动力平台及类似应用对象非能动安全系统PRHR HX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铜镍合金(牌号 BFe30—1—1)-水热管的相容性的实验研究。热管在不同的工质温度下,经过一万多小时的寿命试验表明,热管运行约6500小时后,热管内部不凝性气体的产生趋于停止。不凝性气体占热管内部空间的百分比不会超过0.13%,因此 B30-水热管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而其传输能力不会下降。可以用于加热海水。  相似文献   

5.
铜由于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以及铜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铜及铜合金被列为空调制冷系统中换热管的首选材料.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服役环境中,铜及铜合金经常发生腐蚀失效.文章通过分析某型船用制冷机组中蒸发器所用紫铜换热管在一年仓储中发生腐蚀泄漏的原因,对紫铜换热管在特殊环境下的快速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换热器的使用与保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闽  王蓉 《船舶》2016,27(4):25-31
旅大10-1油田生产形势好,油藏通过继续挖潜预测出较好采收率,启动了该油田综合调整工程开发。在开发方案研究中,工程方新建注水海管,降低水源井产水,解决油田富余生产水回注问题;通过新老平台修井机轨道对接实现后续钻完井、修井作业;改变电网运行方式,以零成本方式提高电网热备容量。最终开发方案顺利通过审查并已实施投产,为这个"短平快"的项目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研制的一种新型换热元件 - 针翅管的结构及其强化传热原理.通过优化设计、试验数据分析和实船使用,说明了针翅管换热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它在船舶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改性铝合金在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阳极氧化和TiO2纳米颗粒填充聚氨酯涂层的铝合金管作为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考察了海水喷淋密度、改性方式、海水蒸发温度对水平管降膜蒸发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铝合金的耐腐蚀性和抗垢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水喷淋密度和蒸发温度的增加,降膜蒸发传热系数先逐渐增加,随后趋于稳定;阳极氧化铝合金的传热系数高达13 000 W/m2·℃,表面氧化层可以抑制碳酸钙的成核与生长,但换热管表面出现少量点蚀;有机涂层铝合金的传热系数达到11 000 W/m2·℃,表面未发现海水腐蚀和难溶盐的结垢.  相似文献   

9.
使管簇对水平方向倾斜,是消除卧式表面换热器中下降汽流凝结时浸渍管子的方法之一。根据综合条件(管子的倾角、冷凝面的水力负荷、管子和管簇的几何特性尺寸),可使凝结膜沿倾斜方向的流动不脱离管子表面。由于过程中物理特征变化的复杂性,不允许用解析方法来研究倾斜对放热的强烈影响。因此,为获得蒸汽在斜管簇中冷凝时某些数量关系式而进行了一些专门试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从斜管簇各排管子上导出凝水的机  相似文献   

10.
室内夏季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青春 《机电设备》2006,23(3):I0019-I0022,I0018
针对宾馆空调冷凝热回收中冷凝热和热水供应规律之间的不匹配性问题,提出了单、双台水-水热泵及其辅助设备热回收方案,通过系统数值模拟,发现采用双台热泵系统能够满足热水需求,解决冷凝热排热不匹配问题,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某船集中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出现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发生部位、损害程度及出海保障时应急处理措施、最终排除了故障的整个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故障现象及系统原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逐步增强目标性等思路,为将来在售后保障时,提高排除故障的速度、质量及准确性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2.
“SOLAS第Ⅱ-1章破舱稳性新旧规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王彩莲 《船舶》2009,20(3):6-11
“SOLAS2009”对原“SOLAS第Ⅱ-1章”的内容作了重大修改。文章以货船为例,对修订后的SOLAS第Ⅱ-1章中“统一的破舱稳性规则”与原有规则归纳对比和计算分析,指出了基于实际计算的关键要素,可为船舶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导管架滑移下水强度分析时手动分析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介绍一套导管架滑移下水的强度智能分析方法,包括导管架下水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假定,分析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实现原理和思路以及交互软件的开发框架和方法。该方法在荔湾3-1及后续项目中得到成功推广和应用,能大幅度地提高分析效率,缩短分析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快递企业收益,同时满足用户时效要求和费用要求,对快递企业服务网点的选址问题进行优化分析,建立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GM(1,1)模型在MATLAB环境下预测用户未来需求量;考虑交通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快递企业收益以及网点的新建位置,建立关于交通影响因素的快递企业总收益的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预测用户未来需求量的前提下,利用LINGO11.0软件求解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求得在满足用户费用要求和时效要求条件下,快递企业收益最大化的服务网点新建位置.通过算例分析,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获得最优解,符合服务网点选址的实际要求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渤中34-1油田CEPA中心平台生活模块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田甜  董坤  王宁 《船舶》2007,(3):40-45
渤中34-1油田CEPA中心平台生活模块采用浮托法海上安装新工艺.本文应用SACS、ANSYS和STRUCAD等软件对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并与中海油几座平台生活模块的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近年来出现的波浪耦合数值模型,并建立了一个前域采用考虑底摩阻的0-1型BEM方法,后域采用VOF方法的双向耦合的波浪数值模型(0-1BEM+VOF模型)。应用模型计算了平缓岸坡上规则波的传播与破碎,并通过与物模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0-1BEM+VOF波浪耦合数值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波浪的传播与强非线性变形,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王建文 《中国造船》2007,48(B11):227-231
讨论了北部湾边际油田-WZ11-1N油田开发的工程策略,通过技术和经济上的综合分析,WZ11-1N油田采用了“三一”模式依托开发的成果,在应用涠洲地区成熟的、较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依托平台/管线的处理工艺和寿命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和校核,同时采用了电力组网新技术,达到了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油田收益的目的。另外在总体布置上为未来油田的依托开发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巴拿马运河扩建后,通航运河的散货船增多,前期建造的散货船由于系泊系统不合要求,不能通过运河的情况,根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2021年颁布的航运通告对系泊系统的布置要求,对某改造及新造两系列散货船,依次从艏、舯、艉部给出系泊系统的推荐布置,运营结果表明,船舶系泊系统布置方案满足相关规则及船东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流花4-1油田的总体开发思路(即: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及依托流花11-1油田的开发模式).然后,重点从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设计入手,对水下生产系统总体布置三种方案(中心管汇+卫星井式的CLUSTER布置方案、基盘管汇式的TEMPLATE布置方案、管串式CHAIN布置方案)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并对流花4-1油田最终采用的CLUSTER方案的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抽象查询是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该方法为数据库应用系统查询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全面直观的数据聚集查询调配。模糊了使用者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专业性限制,并为用户掌握和了解数据内容、数据关联顺序起到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作用。使用二叉树原理是建立数据库的抽象查询的数学模型依据,二叉树算法能够使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建立直观的E-R关系数据结构,并为数据库的扩展奠定了可靠的关系基本数据模型,使抽象查询有一个较完整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