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公路联网监控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省域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联网应急处置的业务需求,基于多媒体技术设计了高速公路联网监控指挥调度系统,重点研究了系统框架、联网监控功能、调度系统接口协议、音视频编码等关键技术,阐述了系统在高速公路联网监控中心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系统在交通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杨寅权 《公路交通科技》2013,(6):228-230,238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目前新建高速公路的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几乎都已采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文章结合我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现状,回顾了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的高清化进程,对第三代高清监控技术在高速公路监控上的发展与应用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引入视频联网监控的层次划分和交通监控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省域范围内的多级交通视频联网监控平台,实现视频监控平台的联网、授权、认证、调用等功能,使得省内各相关营运部门和管理部门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共享交通视频资源,为道路运营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贾斌 《公路交通科技》2010,(11):227-231
近年来,宁夏高速公路的建设迅猛发展。为保障高速公路运行安全畅通,对联网监控系统建设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根据宁夏高速公路网交通流情况以及交通运输厅对高速公路联网监控业务的管理需求,本文推荐宁夏联网监控系统采用简洁高效的监控总中心—隧道监控站二级管理模式,并为此设计了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架构。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分为视频传输和视频监控两部分。视频传输部分采用点对点(或数字节点)视频光端机或网络视频编解码器上传路段监控中心;视频监控部分采用联网控制方式(硬件联网和软件联网方式)实现省级监控中心与路段监控中心、收费站(道路外场监控点)多级联网控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由于运营管理者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路况实时、全面地了解和控制,所以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视频联网监控系统经历了模拟视频、数字视频、远程网络视频阶段。它作为现代高速公路智能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的现状以及工程实例,从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联网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数字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在高速公路监控联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数字视频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设计方案说明,以及数字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在浙江省高速公路监控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视频监控联网技术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和图像数字编码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文章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如何实现视频传输的两级联网,即将视频图像上传各路段监控分中心及再将这些图像上传至监控总中心;二是如何实现视频控制信号的两级联网,如何实现监控总中心及监控分中心对视频图像的调用及控制。  相似文献   

9.
交通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一种科学手段。但在我国的发展不平衡.本文对交通监控系统提出管理意识和配套、规模控制、设备选型与质量、维修服务等四方面的问题以及联网管理的设想供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永东 《时代汽车》2024,(7):154-15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其引发的交通事故和尾气排放量也成上升局势,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身体健康的带来了极大危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确保机动车安全上路行驶和减少尾气排放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实施,通过接入公安VPN网络调用车检应用程序,并能稳定、安全连接公安交警车检应用平台,多重保障网络传输安全。本文通过调研甘肃省100多家安检机构VPN联网系统工程,总结了安检机构VPN联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VPN联网监控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构成、功能及系统如何在安检机构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了公安交警车辆监管部门对安检机构的检验数据、报告签发、检验过程全程时时远程监控,即为交通事故倒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又是提高行业监管管效率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苟亚辉  丁加亮 《隧道建设》2015,35(Z2):167-170
深圳地铁11号线11301标车公庙站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侧墙施工进度制约着车站整体施工进度。介绍侧墙模板台车组成、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并对模板台车和普通支架模板体系在车站侧墙施工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 侧墙模板台车在侧墙施工中具有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和节约资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多Agent智能系统的协作工作框架模型,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分层递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模型。实现了以多Agent计算为框架的仿真系统。通过实例仿真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探讨了公路ATIS架构设计在整个规划流程中的定位、架构设计的目的、实施工作基础等问题。进而在对省域公路网管理现状进行共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公路ATIS架构的逻辑层次划分机理。通过对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3种拓扑架构形式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推荐混合式拓扑架构可作为理想的省域公路ATIS架构形式。针对多数省域高速公路网与普通公路网管理分离的现状,构建了两种可适应于省域公路ATIS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布局架构模式,并对各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指明了网络布局架构模式选择思路。研究成果具体指导了江苏省公路ATIS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法对冶金用重型液压平板车车架进行了满载匀速直线行驶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计算.同时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了车架结构与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的关系,为车架结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徐磊 《隧道建设》2017,37(Z2):240-248
电缆槽因结构设计复杂、断面尺寸小,造成电缆槽的线性和表面气泡等外观质量难以控制,文章针对电缆槽一次成型整体式模架在施工中出现的模板上浮影响线性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气泡超标的问题,通过对模板受力分析,采取增加结构件及标高预控等措施,有效减少模板上浮高度;通过在模板上增设附着式振动器并不断优化布置方案,测定附着式振动器作用时间,有效减少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气泡含量。  相似文献   

16.
汽车构架作为同级别各种车型开发的基础,成为备受汽车企业关注的核心技术。如何打造汽车构架,尤其是车身构架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目前必须解决的一项紧迫的工作。本文重点给出了构架的定义以及搭建方法,并重点阐明了车身开发的重点工作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段百全  车晶 《路基工程》2021,(6):156-160
以陕西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预加固工程为依托,基于预应力锚索结合框架普遍适用于边坡的加固,分别对锚索和框架进行了设计计算。锚索的设计根据设计荷载、加固位置、锚固角、锚索间距等基本数据,设计锚索锚固力、截面积及锚索长度;框架的设计基于锚索设计锚固力,采用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的弹性地基梁法或简化的倒梁法计算框架内力,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配筋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R概念与复合物元可拓法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娟  王炜  程琳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36-141
为了缓解有限的城市用地及交通设施不足与高密度人口及机动车辆激增的矛盾,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下的城市交通可持续指标体系框架和政策工具矩阵,突出了指标间压力、状态、响应的动态联系与因果关系,以及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调控作用。在可拓学物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了复合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指出了该模型可用于各种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文中提出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的合理性,复合物元可拓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Ajax是当前流行的一种适用于Web应用开发中的技术,它可以实现无需刷新整个页面,就可以动态更新页面中一部分的内容本文。在介绍Ajax技术和Struts验证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Ajax技术运用于Struts验证框架中进行数据验证的方法。Struts验证框架通过加入Ajax技术,使得Web应用程序的运行效果更接近于桌面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20.
王正  王建生  韩涛  方周  张阳 《路基工程》2022,(6):141-145
道路的施工建设过程是一个数据容量庞大,数据特征冗杂、信息传递与交互过程复杂的施工活动,传统的施工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依赖于纸质文件和部分电子文件,存在数据利用率不高、数据特征难以挖掘、数据价值难以体现等局限,难以有效地为施工质量把控与运营阶段的数据信息移交提供支撑与服务。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路基路面压实检测数据集成与可视化框架,通过BIM平台与数据库实现在信息模型中集成施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应用与验证。研究表明:框架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基于BIM技术的道路施工精细化建设与管理提供思路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