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四川地区地应力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地质过程数值模拟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四川省"Y字形"断裂交汇部区域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得到四川省"Y字形"断裂交汇部周围地区不同埋深的地应力分布情况及数值大小。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总体为NW向,但中部、东北侧部分区域有NE向出现。本区内埋深500 m最大水平应力为12.5~15MPa,1 000 m最大水平应力为26~30 MPa,1 500 m最大水平应力为38~44 MPa,2 000 m最大水平应力为50~57.5 MPa。同时,在前人对四川省地应力3个大区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反演得到的区域地应力大小及方向,又将"Y字形"区域各分为2~3个亚区,为该区域其他公路、铁路以及隧道工程的选线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秦岭地区岩性、构造复杂,隧道选址和建设困难,其中以高地应力产生的岩爆病害最为严重。为减缓岩爆对秦岭地区隧道工程的影响,需掌握本区内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对秦岭地区越岭隧道(洞)等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110组地应力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地应力参数进行数学回归分析,得出秦岭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以及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的特征,并验证了构造应力方向以NW为主。以西渝高铁太兴山秦岭隧道为例,给出高应力环境下隧道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地下偏压条件下地层初始应力场和隧道开挖后二次应力场的分布特征,根据通常的工程地质参数取值范围,设置典型值,结合理论推导,分析偏压隧道地层初始应力场与地表倾角和泊松比的关系,研究偏压隧道二次应力场沿隧道径向和切向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平地表,偏压地形改变了地层应力场的分布状态,初始应力场便存在剪应力,且随偏压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隧道开挖后,当偏压角度大于20°时,二次应力场中便有拉应力区域出现;各特征方向应力随离隧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直至2倍洞径处;30°角度偏压时的最大剪应力约为无偏压时的2倍,主要发生在拱顶、仰拱和边墙部位,应为加固处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结合格库(格尔木—库尔勒)铁路阿尔金山越岭地区的地质问题,提出在低速铁路的选线过程中,坚持越岭长隧道和引线部分协同考虑的基本原则,对重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应以绕避为主,对无法躲避的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应采取避重就轻的原则,尽量降低工程风险和难度、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阿尔金山地区工程建设时,须研究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充分关注燕山期以前侵入岩遭受多期多次构造影响可能对隧道围岩的影响;同时考虑该区野骆驼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通过对克什克腾越岭隧道区地层多样,构造复杂的区域地质特征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水压致裂法在地应力测试中的应用。同时,结合测试结果详细阐述了隧道区地应力的综合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区域地质问题。研究结论:在克什克腾旗隧道区实际钻孔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技术,对隧道区地应力大小及存在状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隧道区地应力变化规律:(1)最大水平主应力值大于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应力,以水平应力作用为主。(2)实测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同时,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以NEE~SWW方向挤压为主。(3)由于隧道区地应力状态分布均匀,实测地应力值不高,隧道区产生大的岩爆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红旗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地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引起隧道塌方的叠瓦状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质、以及控制该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的现代应力场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断层带活动对于隧道周围岩体中的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危险地段岩体加强长、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通过进行喷浆、结合钢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以控制隧道变形为主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重点研究了发育在雁门关隧道左线糜棱岩构造破碎带的特征 ,分析了它形成发展的规律 ,着重研究了该断层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 ,所产生的不同期次、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力学行为 ,并由此推断出该断层对隧道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研究了发育在雁门关隧道左线糜棱岩构造破碎带的特征 ,分析了它形成、发展的规律 ,着重研究了该断层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 ,所产生的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的力学行为 ,并由此推断出该断层对隧道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文忠 《铁道勘察》2008,34(2):52-56
从区域构造特征、震源机制解及水压致裂法等方面分析和实测了关角隧道越岭区的地力特征,并对与地应力有关的岩爆、软岩变形等地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张颖 《铁道建筑》2022,(12):101-104
兰张三四线铁路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目标对于线路走向形成了明显制约,特别是乌鞘岭越岭段,设计提出了沿既有铁路长隧道越岭方案(DK)和经安远镇短隧道越岭方案(DIK)。结合该区段线路走行方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区分布等工程特点,从环境敏感性、噪声、振动、对两侧环境的阻隔影响等环境保护角度开展环保比选,推荐一条技术可行、环保合理的线路方案。经综合分析,在可充分利用既有隧道斜井及施工便道的前提下,推荐DK方案。建议设计阶段提出相应的环保选线原则,系统性地研究铁路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水环境的影响,优化选线思路。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有限差分法在悬臂梁弯曲计算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对接触网钢柱(以下简称钢柱)各横截面的惯性矩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作了简单分析,并用该方法对钢柱挠度进行编程计算,其理论计算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在钢柱设计时,用该算法可以快速确定其挠度是否合适,并及时进行调整。在生产中用该算法也可以分析钢柱主,副角钢厚度变化对整个钢柱挠度的影响,从而要求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使其外形尺寸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其主跨主缆由塔顶中点向两侧对称张开至桥面梁端两侧的锚碇,呈空间曲面状态。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天津富民桥进行3种不同主缆空缆初张力条件下成桥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空间索面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桥时,主缆初张力越小,在结构自重作用下主梁底部应力、主缆张力也越小、主塔应力与锚碇应力也越小,主缆初张力的大小对成桥时吊索索力的大小及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活荷载作用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产生的主缆张力增量则越大,吊索索力增量也越大,即更多的荷载通过吊索传递到主缆,相应地主梁承担的荷载较小,主梁挠度、梁底纵桥向应力随主缆初张力的减小而变小。总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高速铁路认识的不断加深,作为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工程技术不断完善.此文从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特点入手,结合实际工作中编制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概算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就如何客观实际地编制接触网工程概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机车车体调簧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车体二系弹簧支撑受力均衡分配问题,开发研究了车体调簧试验台。试验台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各个二系弹簧支撑力、各个弹性支点的综合刚度、弹簧压缩量等进行自动检测,并按照调簧程序,对各个二系弹簧座进行模拟加垫操作,最后给出各个二系弹簧座处的实际加垫量、各点的综合刚度、各个二系弹簧的实际承载量等。  相似文献   

16.
赵新军  何洪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07-310
分别采用试验与仿真的方法开展了增压器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的研究.首先采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了浮环轴承转速及运动轨迹的测试研究,完成了定性分析;进而根据评判参数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四角域”下的定量计算,并验证了分析结果.本研究为转子轴承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1概述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成组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但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削加工、冲压和装配等制造工艺,而且在工艺设计、工装夹具等产品的零件设计,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蔡超 《铁道建筑技术》2014,(1):86-89,9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施工一般采用分步开挖法,围岩及支护结构的最不利承载状态往往发生在初期支护闭合之前,因此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介绍了施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用设置释放系数的方法来模拟释放荷载的发展,对地层材料、锚杆加固区、喷射混凝土层及钢支撑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也进行了探讨。通过ANSYS对两种开挖方式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施工顺序对围岩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影响很大,合理的施工开挖顺序应使围岩尽早构成承载环以分担更多的释放荷载,同时支护结构也应尽早构成承载性能好的拱形结构。加固区围岩强度的提高可使围岩分担更多的释放荷载,可以明显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在云南保腾高速公路勐连隧道的施工中,该分析评价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很好地指导了隧道在软弱围岩地层的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铁路跨越式发展为铁路通信信号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推动铁路通信信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给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2003年,围绕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的开发、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列车轮对内侧距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轮轨关系影响方面的部分试验研究结果,重点以我国既有线固定辙叉道岔为例,从是否计入测量位置对轮缘厚度的影响,分析不同轮对内侧距通过道岔有害空间的问题,并就轮对内侧距变化后对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滚动台试验研究,对轮对内侧距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为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轮对内侧距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