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瘦素受体在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学定位。方法 采用高度特异的抗瘦素受体血清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瘦素受体在大鼠脑的分布。结果 在SD大鼠的前脑 (包括嗅球 )、皮层Ⅳ、Ⅴ层、海马、下丘脑、杏仁核、丘脑等可以观察到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物质 (LR IR) ,其中下丘脑弓状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杏仁基底外侧核、孤束核有较强的LR IR ,而下丘脑外侧视前区、杏仁中央核有较弱的LR IR。结论 瘦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下丘脑、杏仁核等与味觉和摄食调节密切相关的核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胃动素受体在大鼠中枢各核团的分布,探索胃动素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本实验以成年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胃动素受体分布.结果 大鼠中枢胃动素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的胞膜上,而胞质及核膜未见明显阳性染色;胃动素受体在大鼠摄食、记忆相关脑区的分布为:海马CA1(4.02±1.27)、CA2(3.43±2.21)、CA3(6.10±4.03)、CA4(3.25±1.32),下丘脑腹内侧核(Vmh,2.52±1.37)、下丘脑外侧区(Lh,4.50±2.61),杏仁内侧核(Me,5.14±2.27)、杏仁基底内侧核(Bm,2.14±1.93)、杏仁基底外侧核前部(Bla,3.98±1.86)、杏仁基底外侧核后部(Blp,4.01±2.45)、杏仁中央核(Ce,1.22±1.33)、杏仁外侧核(La,2.43±1.78),海马CA3区为胃动素受体分布最多的部位.结论 中枢胃动素受体是一种细胞膜受体;胃动素是一种神经调节递质,其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多个核团;胃动素作用于中枢的胃动素受体,在记忆、情绪、食欲、进食等方面可能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作用及对中枢和胃肠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禁食24h,静脉注射ghrelin(2、5、10、20μg/kg),经预先埋置在十二指肠内的导管注入伊文氏蓝溶液,观察不同剂量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影响及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对其作用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静脉给予ghrelin对大鼠中枢和胃肠道的c-Fos蛋白的激活情况;观察(D-Lys3)GHRP-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结果 1静脉给予ghrelin 2μg/kg对大鼠小肠转运无显著影响,给予ghrelin 5、10、20μg/kg可剂量依赖性促进小肠转运,此作用可被(D-Lys3)GHRP-6阻断。2静脉注射ghrelin可激活中枢多个部位的c-Fos表达,包括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杏仁内侧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延髓最后区和胸腰段脊髓背角c-Fos均有表达;胃、十二指肠、空肠和近端结肠肠神经丛的c-Fos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以胃和近端结肠的c-Fos表达最为显著。应用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可抑制ghrelin激活的c-Fos表达。结论 Ghrelin可促进小肠转运,其促动力作用由其受体GHS-R所介导;静脉给予ghrelin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雌性大鼠糖精溶液喜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雌性大鼠分成普通饮食组(CHOW组,13.0%热卡来自脂肪)及高脂饮食组(HF组,50.5%热卡来自脂肪)。喂养9周后,称量体质量,检测血浆中的瘦素水平;测量大鼠在双瓶选择实验中对不同浓度糖精溶液的摄入量及喜好率;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奖赏相关核团及下丘脑中多巴胺及阿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CHOW组相比,HF组有较高的体质量及血浆瘦素水平;HF组对低浓度(0.001mol/L)糖精溶液的摄入量及喜好率较低,而对高浓度(0.02、0.04mol/L)糖精溶液的摄入量及喜好率则较高;在奖赏相关核团中,HF组多巴胺再摄取转运体(dopamine reuptake transporter,DAT)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多巴胺D1受体、多巴胺D2受体及DARPP-32蛋白的mRNA表达较低,以及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的mRNA表达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影响雌性大鼠对糖精溶液的喜好率,该作用可能部分是由奖赏核团中多巴胺及阿片系统的变化导致的"低奖赏"状态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脑室微量注射ghrelin对大鼠小肠运动的作用及对中枢和胃肠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给大鼠分别埋置十二指肠导管及侧脑室套管,禁食24h后经侧脑室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或ghrelin(0.4、1.6μg/kg或6.4μg/kg),经十二指肠导管注射伊文氏蓝溶液,观察不同剂量ghrelin对小肠转运的影响。另2组大鼠分别接受侧脑室注射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3.7μg/kg)、(D-Lys3)GHRP-6(3.7μg/kg)+ghrelin(6.4μg/kg),探讨ghrelin对小肠转运的作用机制。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ghrelin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D-Lys3)GHRP-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结果 1侧脑室微量注射ghrelin 0.4μg/kg对大鼠小肠转运无显著影响,ghrelin 1.6μg/kg和6.4μg/kg可促进小肠转运,此作用被(D-Lys3)GHRP-6阻断。2侧脑室微量注射ghrelin可激活中枢多个部位的c-Fos蛋白表达,包括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杏仁内侧核、迷走神经背核等核团;胃、十二指肠、近端结肠的c-Fos表达增加,胃的c-Fos蛋白表达增加最显著。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GHRP-6可抑制ghrelin激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c-Fos蛋白表达。结论侧脑室微量注射ghrelin促进大鼠小肠转运,其促动力作用可能通过受体GHSR介导。侧脑室微量注射ghrelin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调节小肠运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μ-和δ-阿片受体在介导丘脑中央下核(Sm)内阿片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爪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观察Sm内微量注射吗啡和选择性μ-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伤害性行为的效应。结果吗啡(31 mmol/L,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这种效应可被μ-阿片受体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βFNA,0.4 mmol/L,0.5μL)和naloxonazine(0.8 mmol/L,0.5μL)阻断,部分地被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0.4 mmol/L,0.5μL)阻断。结论Sm内注射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主要由μ-阿片受体介导,部分地由δ-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大鼠甜味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刚断乳雄性SD大鼠,适应1周后,高脂饮食喂养2周,按体质量增加程度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肥胖易感组(obesity prone,OP)、肥胖抵抗(obesity resistant,OR)组和对照组(control,C)。OP及OR组继续喂养高脂饲料,对照组转由正常饲料喂养(C-C),连续8周。采用条件性厌味(CTA)及双瓶选择实验,检测大鼠对甜味的喜好及其阈值变化,并测定大鼠热量总摄入量和食物转化效率。结果 1高脂喂养的OP大鼠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OR及对照组大鼠,而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又高于高脂喂养的OR大鼠。2高脂喂养的大鼠(OP与OR)的蔗糖阈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但OP与OR大鼠之间的蔗糖阈值无差异。3高脂喂养大鼠(OP与OR)的蔗糖喜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而OP与OR大鼠之间的蔗糖喜好无差异。4高脂喂养的OP大鼠总热量摄入明显高于OR大鼠,但高脂饲料喂养与正常饲料喂养的大鼠总热量摄入无差异。5高脂喂养的OP大鼠食物效率明显高于OR大鼠及正常对照大鼠,而高脂喂养的OR大鼠食物效率与正常对照大鼠无差异。结论高脂饮食可通过增高大鼠甜味敏感性,从而影响摄食行为并引起肥胖。  相似文献   

8.
味觉刺激和内脏刺激对大鼠臂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甜味觉刺激与不适内脏刺激对大鼠臂旁核c Fos样免疫反应性物质 (c Fos likeimmunoreactivity ,c FLI)表达的影响 ,探讨两种刺激信息在臂旁核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给予大鼠四种不同形式的刺激 ,分别为处理组T1: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糖精 (I/GLiCl+I/OSac) ;T2 :胃内灌注LiCl+口内灌注蒸馏水 (I/GLiCl+I/Owater) ;T3 :胃内灌注蒸馏水 +口内灌注糖精 (I/Gwater +I/OSac) ;对照组C4:胃内灌注蒸馏水 +口内灌注蒸馏水 (I/Gwater+I/Owater)。比较联合刺激 (T1)与单独的不适内脏刺激 (T2 )和单独的甜味觉刺激 (T3 )对臂旁核不同部位c FLI表达的影响。结果 T1、T2组比T3、C4组在臂旁核外部外侧亚核的c FLI表达增加 (P <0 .0 1) ,T1组比T2、T3和C4组在外部内侧亚核的c FLI表达增加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P <0 .0 1)。各组之间在臂旁核腰区和背外侧亚核的c FLI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部外侧亚核是一个处理内脏信息的亚核 ,外部内侧亚核参与了味觉信息和内脏信息相互作用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高速放射自显影神经追踪方法研究了大鼠嗅球向脑干的直接投射。15例大鼠实验结果证明,嗅球投射到脑干上行传导路核团有14个,投射到脑干下行传导路核团有7个,投射到脑干网状结构核团有18个。主要有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孤束核,上橄榄核,上丘灰质,迷走神经背核,舌下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巨细胞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咀侧脑桥网状核及尾侧脑桥网状核。阳性标记以注射侧为多。  相似文献   

10.
应用神经垂体逆向电刺激,于下丘脑室旁核内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寻找室旁核神经内分泌大细胞,并观察了3 月龄、12 月龄及26 月龄三组大鼠室旁核大细胞的自发放电及对脑室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反应的增龄性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月龄组室旁核大细胞中呈慢不规则、快连续及位相型放电的神经元的比例相似;随增龄室旁核大细胞的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室旁核中加压素与催产素神经元对脑室注射NE的反应发生增龄性变化。这些结果提示: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电生理特性发生增龄性变化,并可能因此导致其分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吗啡依赖形成的机理及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理组织内吗啡检测的可行性,对染吗啡大鼠及吗啡依赖人体组织内的吗啡进行了原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染毒7d大鼠脑组织内未能检出吗啡,染毒14d大鼠脑组织内出现了强弱不一的免疫反应。慢性染毒大鼠及依赖人体石蜡切片亦为阳性结果。提示在大鼠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脑组织内吗啡含量增高,且吗啡的分布与卜阿片受体分布一致。免疫组化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内吗啡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ABC免疫酶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和小鼠脑内GnRH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结果发现90%以上的GnRH神经元胞体集中于终板血管器附近的斜角带一视前内侧区,并向头背侧延至内侧隔核,向尾外侧伸到视上核区。内侧基底下丘脑区未见阳性胞体。GnRH纤维经室周和外侧束终止于正中隆起:在头端存在于其全层和全宽,向后渐分成两束,集中于正中隆起外侧部。对啮齿类与灵长类GnRH系统的差异及其在生殖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丘脑外侧区(LHA)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指肠消化间期复合肌电活动(IMC)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中枢立体定位LHA微量注射的方法,观察静脉给予阿托品(50μg/kg)、酚妥拉明(200μg/kg)、普萘洛尔(100μg/kg)及抗胃动素血清(1∶50)和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后,LHA微量注入胃动素(0.37 nmol)对十二指肠IMC的影响。结果LHA微量注入胃动素可以使十二指肠IMC周期明显变短,峰电振幅增加,峰电频率增快,但对峰电时相无明显影响;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可完全阻断LHA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指肠IMC的影响;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不能阻断LHA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指肠IMC的影响;抗胃动素血清只能部分阻断LHA微量注射胃动素对十二指肠IMC的影响。结论LHA外源性胃动素可改变十二指肠IMC的特征并在其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5-羟色胺(5-HT)能上行轴突从中缝背核投射到前脑的很多区域,包括腹外侧眶皮层(VLO)在内。VLO内广泛分布着5-HT1A、2、3、4受体。本研究以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指标,观察微量注射5-HT是否参与VLO内的下行抗伤害效应,并研究了5-HT1A、5-HT2、5-HT3和5-HT4受体亚型的拮抗剂对5-HT效应的影响,以明确参与该效应的受体亚型。结果表明VLO内微量注射5-HT(2、5、10μg/0.5μL)剂量依赖性抑制了大鼠甩尾反射。预先分别给予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10μg),选择性5-HT2受体拮抗剂CPT(50ng)以及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LY-278,584(2.5μg)均可部分拮抗VLO内微量注射5-HT(10μg)诱发的抗伤害效应,而5-HT4受体选择性拮抗剂GR113808(10μg)对VLO内微量注射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没有影响。VLO内单独微量注射NAN-190、CPT和LY-278,584对甩尾反射没有影响。研究结果提示5-HT1A、5-HT2和5-HT3受体,而不是5-HT4受体参与介导VLO内5-HT诱发的抗伤害效应。VLO内微量注射5-HT可激活其内到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投射神经元,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产生抗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下核(nucleus submedius, Sm),又名胶状质核(nucleus gelatinosus)是内侧丘脑的重要结构。许多临床事实和早期的解剖学、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内侧丘脑主要与非鉴别性痛觉的传递和感受及痛觉的情绪激动成份有关。然而,对内侧丘脑的纤维联系所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内侧丘脑的大部分亚核,包括中央中核(CM)、中央外侧核(CL)、束旁核(Pf)和中央旁核(PC),主要接受脊髓中间带和前角(Ⅶ、Ⅷ层)神经元的直接投射,并主要与基底神经节、运动皮层和与运动调节有关的其它结构相联系。这表明,内侧丘脑的CM、CL、PC、Pf亚核可能是机体运动相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Craig和Burton首先发现,内侧丘脑的另一个独特结构可直接接受来自脊髓背角缘细胞的特异性伤害性输入,这一结构就是S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内GABAA和GABAB受体对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ardiac-somatic motor reflex,CMR)的影响,以阐明NTS内GABA能神经元在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以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背斜方肌肌电(electromyogram,EMG)活动为CMR的观测指标。在该心脏伤害性感受模型的基础上,蝇蕈醇组、荷包牡丹碱组、巴氯芬组、CGP组分别在NTS内微量注射GABAA和GABAB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观测各组给药前后辣椒素诱发EMG活动的情况。结果和给药前比较,NTS微量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10或20mmol,CMR均增加(P<0.05);注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mmol后,CMR减少(P<0.05);注射GABAB激动剂蝇巴氯芬10或20mmol,CMR均减少(P<0.05);注射GABAB拮抗剂CGP 10mmol后,CMR增加(P<0.05)。结论 NTS内GABAA和GABAB受体对心脏伤害性信息有相反的调控作用,GABAA有易化作用,而GABAB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的不良营养因素对子代相关组织的发育具有程控作用,可能引起能量代谢异常并导致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下丘脑是各种食欲调节信号的主要整合中枢,目前已发现多种食欲调节肽在下丘脑食欲调节网络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下丘脑的食欲调节网络在出生前就已建立,孕晚期及断奶前是食欲调控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食欲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多种递质、调质或肽类物质参与介导这一机制。其中,脂肪细胞释放的瘦素(leptin)是调控食欲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因子。Leptin在围产期母体肥胖程控子代肥胖及代谢异常中可能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下丘脑食欲调控神经网络的正常发育也一定程度地依赖于出生早期leptin水平的迅速升高。下丘脑的多个脑区,包括摄食调控中枢神经元均表达瘦素受体。研究围产期营养状态对子代下丘脑leptin神经调控网络发育的胚胎编程作用对揭示代谢性疾病发病的先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癫痫模型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癫痫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35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n=15)、假手术组(n=10)和对照组(n=10)。癫痫模型组,双极电极植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连续电刺激,建立电点燃的癫痫模型;假手术组,电极植入后不给予电刺激;对照组为正常雌性大鼠。所有大鼠每天清晨行阴道细胞涂片,以监测动情周期。癫痫模型大鼠在点燃20 d后于动情周期的间期取右侧卵巢组织,同期其他两组大鼠也分别于动情间期摘取右侧卵巢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后镜下阅片,采用Image-ProPlus 6.0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癫痫模型大鼠失去正常动情周期,日均体重获得及卵巢重量均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病理显示,癫痫模型组大鼠卵巢中窦前卵泡、总卵泡数及闭锁卵泡显著增多(P<0.05),卵巢发生多囊性改变。结论癫痫发作可影响大鼠排卵功能,并导致大鼠发生卵巢多囊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补肾中成药(雪芙蓉胶囊)对去势雄性成年SD大鼠雄激素水平、性功能和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雄性大鼠手术去势模型,术后3 d开始灌服中药,每天1次,连续28 d;检测血清睾酮水平,观察大鼠性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下丘脑PVN中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用图像处理半定量方法对nN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①与去势组比较,雪芙蓉组大鼠血清睾酮明显增加(P<0.01),捕捉潜伏期缩短(P<0.05),捕捉次数和骑跨次数增多(P<0.05,P<0.01),捕捉率和骑跨率增高(P<0.05);②与去势组比较,雪芙蓉组大鼠PVN中的nNOS阳性细胞数量和阳性产物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而灰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雪芙蓉胶囊可提高去势雄性大鼠雄激素水平,增强去势大鼠性功能,增加下丘脑PVN中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模型大鼠大脑及肠道组织中的5-HT分泌表达的差异,探索5-HT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成D-IBS动物模型,冰水灌胃法造成C-IBS动物模型,并鉴定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下丘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组织中5-HT阳性细胞并进行分析。结果IBS模型经鉴定符合其病理特征。结肠组织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炎性表现。D-IBS组海马、下丘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5-HT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并且空肠、回肠阳性细胞数也多于C-IBS组(P<0.05);C-IBS组海马、下丘脑、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阳性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IBS模型大鼠大脑及肠道中5-HT的增加与IBS发病相关,5-HT在IBS不同亚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不同受体在大脑和消化道的表达分布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