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障现象:一辆广州本田2003款雅阁(2.4L)轿车,启动发动机后,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杆不能移离P位。故障诊断:针对其故障现象,首先检查踩下制动踏板换挡时,换挡锁定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当踩下制动踏板要换挡时,发现换挡锁定电磁阀没有任何反应。由于换挡锁定电磁阀是否正常工作,需要接收制动系统传送PCM的制动信号,所以接下来检查了制动灯,发现制动灯工作正常。更换制动开关处理,故障未能排除,由制动系统引起的故障已排除。接下来,断开换挡锁定电磁阀的插头,测量踩下制动踏板时1号端子与车体之以此判定故障属电磁阀或PCM故障。更换电磁阀,故…  相似文献   

2.
高速时制动,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太长,就会降低制动效能,易发生追尾。前后制动的响应时间差过大,制动时可能跑偏或甩尾。  相似文献   

3.
4月15日,本田宣布召回部分2007年底至今生产的CB400(EBL-NC42)系列车型(CB400SF、CB400SB)。召回原因为后制动灯系统的防水结构设计存在问题,后制动系统进水后会影响对制动灯的控制。本田在召回问题车辆后将更换后制动系统中相关的开关控制器。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辆本田雅阁2.4L轿车,行驶里程为2.6万千米,启动发动机后变速杆位于P挡不能移动。故障检查:首先检查制动开关,当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灯亮,用本田专用检测仪检测变速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对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利用分层控制的思想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上层控制器为对车辆制动减速度进行决策的预碰撞时间模型,根据汽车追尾事故深度调查的驾驶员紧急制动数据分析制动系统的制动减速度,在考虑舒适性的条件下确定预碰撞时间阈值。下层控制器按照上层控制器输出的制动减速度,分析车辆轮胎模型和制动系统的关系,通过PID控制调节制动压力对车辆进行控制。在安全评价规程标准工况下验证控制策略的可靠性,通过追尾事故场景的重建来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在相对车速65km/h以内时能有效避撞,而高于65km/h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车速,减小伤害。  相似文献   

6.
降速报警防追尾系统的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制动降速时制动灯工作延迟时间,作者开发了降速防追尾系统。可提前控制制动灯工作以提醒后方驾驶员注意安全,以降低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制动预警系统 当该系统感应到紧急制动的先期动作后,会提前亮起制动灯,这样可以预先提醒后方车辆的驾驶员注意,以免发生追尾和撞车。  相似文献   

8.
一辆2007年广州本田飞度1.3L轿车,行驶里程9780km。车辆因追尾事故进行过大修,发动机存在怠速过高的现象(转速在1600r/min左右),而且仪表盘故障灯点亮,初步判断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一辆雅阁乘用车,行驶里程为23890km。该车急加速或踩制动时发动机抖动严重。故障诊断与排除首先用本田专用检测仪HDS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检测,无故障码。读取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制动或换道来实现的追尾避撞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模拟驾驶仪采集驾驶员避免追尾碰撞的换道时机、制动强度、最大加速度变化率和反应时间,构建了驾驶员制动避撞行为和换道避撞行为模型;然后建立基于制动安全距离、碰撞时间和换道安全距离的危险估计模型,实时计算行车发生追尾碰撞的危险等级并据此选取相应的主动避撞介入时机和方式;最后依据碰撞时间和结合前馈控制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分别建立制动避撞策略和换道避撞策略。Matlab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避撞控制策略能通过自主换道或制动避免中低速跟车行驶时的追尾碰撞。  相似文献   

11.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灯是用在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报警信号,用以提醒车后车辆驾驶员应保持行车距离,以免造成汽车追尾撞车事故。其工作过程是: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车辆制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全跟车距离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开发了汽车追尾预警及自动减速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和程序实现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本田公司最近发布消息说,他们为摩托车研制的又一项先进的制动系统不久即可在1996年推出的ST1100型运动-旅游摩托车上见到。这种制动系统有一个长长的名字,叫做“联动制动系统-反锁制动系统-附着力控制系统”。即所谓的“三合一”综合制动系统,其英文缩写为“LBS-ABS-TCS”(Linked Braking System/Antilock Brake System/Traction Control System)。它是将本田CBR1000F型摩托车上的联动制动系统(LBS)与原ST1100型摩托车上的反锁制动系统(ABS)-附着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GA-SVM的汽车追尾预测方法.该方法选取行车间距、后车车速、前后车速差、汽车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等5个因素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指标,选取追尾概率作为输出向量,通过建立SVM预测模型,并用GA进行参数优化,对汽车追尾概率进行预测.通过仿真值与预测值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全日本卡车协会官方公布的数据统计来看,2/3的卡车交通事故是由于追尾原因造成的,而追尾的主要根源在于货物超载,影响制动系统。本期文章就谈谈日本在卡车安全驾驶方面的管理和处置措施。一、卡车特点1、卡车的车身较高,视野比较宽阔,但是对于其平行车辆或摩托车等,容易产生盲区。卡车视点高,不易判断与前车距离,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追尾碰撞事故频发和事故中驾乘人员头颈部易受损伤等问题,利用激光雷达测距和机电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系统,对高位制动灯和主动式头枕进行控制。首先利用激光雷达和本车状态信息对行车环境进行预测;接着对后车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制动形式进行行车安全车距的分析,推导出临界安全车距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AT89C51单片机系统预设的程序,将实际行车间距与临界安全车距进行比较,并据此控制高位制动灯的开闭和主动式头枕控制系统的执行。所提出的方法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已遍布全国,随之而来的汽车追尾事故也在日趋增多,这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 针对汽车追尾,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主动防止追尾的发生,尽量设法减少损失。应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法规。2 追尾的原因 众所周知,造成汽车追尾的直接原因是后车制动不及时,撞上了前车;而间接原因是前车的制动没能及时被后车驾驶员发现,当后车驾驶员稍后再发现时,为时已晚。然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驾驶员开小差、打瞌睡以及…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一种由防止接近控制模块(ACC)和电动安全带模块(MSB)组成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此系统的信息传输,交换处理由以ECU为核心的汽车快速响应控制局域网(F-CAN)来完成。通过车头雷达采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相对车速,相对车间距等参数后,由F-CAN系统传输给ECU进行数据处理,然后返回执行指令给相应机械以防止汽车追尾,保障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文中详细分析了组成防追尾碰撞控制系统的防止接近控制模块和电动安全带模块及制动模块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汽车上,制动开关的作用只是接通制动灯,以警示后车“本车已经制动”,以避免发生追尾事故。但是在电控汽车上,制动开关信号具有异乎寻常的作用,若制动开关信号失常,会引发各式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属于“一因多果”的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是用在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警报信号,用以提醒车后其车辆驾驶员应保持行车距离,以免造成汽车追尾撞车事故。其工作过程是: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