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合理确定靠泊浮箱的系泊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波浪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四链缓冲、二链缓冲和二缆系泊3种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系泊方式、系泊线材质、缓冲吸能重锤等因素对系泊力和浮箱运动的影响。试验表明,3种因素对研究对象影响明显,综合认为二缆系泊是一般靠泊浮箱理想的系缆方案,二链缓冲方案适用于有较高平稳度要求的浮箱系泊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型LNG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对2种试验室风荷载模拟实现技术(风机法与挂重法)进行分析与对 比。由风压力试验结果得出“风机法模拟风荷载结果与多个常用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不大”的结论。风浪联合作用下的 船舶系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单纯风工况下2种方法测得的系缆力有所差异,但叠加波浪荷载后这种差异变小且不同位置缆绳 受力分配状况也有所改善。对上述结论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与探讨,为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中风荷载的合理模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单点系泊油轮在浅水域的安全装载方案,通过水平刚度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得到了系泊系统刚度的影响参数,通过风浪流联合作用工况试验得到软刚臂水平系泊力响应。对船体吃水与软钢臂压载舱重的工作参数对水平系泊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地,对浅水不规则波的周期、非线性及低频等特征参数对系泊力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集装箱泊位多次出现系泊船舶漂移情况,在现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排除法初步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现场实测水文、地形等资料,采用船舶系泊水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对该集装箱泊位的水流分布及船舶漂移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大潮差海域环境下系泊船舶漂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并据此提出了有关工程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波浪作用下大型开敞式码头系泊船舶系缆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理论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分析,研究大型开敞式码头系泊船舶在波浪作用下的系泊船舶系缆力问题。通过研究系泊船舶系缆力随波高、周期、波浪入射角度以及船舶特性等要素的变化规律,提出船舶系缆力经验公式,最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分析,确定出系数,给出完整的系泊船舶系缆力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收集了国内5万~30万t系泊船舶在横浪作用下撞击能量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结合模型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码头系泊船舶在横浪作用下的撞击能量规律。通过分析系泊船舶横向撞击速度随波高、水深、装载度等要素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数据拟合,给出完整的系泊船舶撞击能量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以某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工程的设计为例,针对各种码头布置形式的不同泊位长度,通过OPTIMOOR系泊软件分析LNG船舶的系泊状况,详细分析各种码头系泊设施布置方案对不同船型的适应性,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成果确定最终的码头泊位长度和系泊设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相比具有经济、快速的优点.基于静力平衡模型,开发了在风、流作用下系泊船舶系缆力和运动量的计算软件Qmoor.Qmoor根据船舶类型和吨位确定系泊船舶水下的迎流面积和水上的迎风面积,由经验公式计算风、流对码头前船舶的作用力.系缆力采用考虑缆绳非线性变形的Wilson公式计算,同时也考虑了护舷的变位与靠泊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商业软件Optimoor计算结果也进行了比较,Qmoor计算更准确,功能更齐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超大型油轮在现有码头停靠、作业时的系泊情况,采用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40万吨级油轮系泊作业时在长周期波及波浪、风、流联合作用下,系泊船舶的动态响应及对系缆力、护舷撞击力的影响。得出了40万吨级油轮在系泊作业过程中在不同波高及周期的波浪作用下运动量、缆力、撞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在试验条件下40万吨级油轮停靠码头系泊作业的系缆方式及应注意问题。可为40万吨级油轮系泊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0车滚装船在波浪作用下的尾部踏板与重心位置运动对比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得到了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系泊船舶各运动量在艉部踏板和重心位置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成果对沿海及内河槽车滚装船装卸作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fluent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一渔船进行型线优化,通过CFD仿真技术进行多方案船型优选,开展船模试验以验证仿真结果,以优选出来的船型为基础进行艉部和球鼻艏的改型,并再次通过模型试验量化改型的效果。型线优化后明显改善了阻力、推进水动力性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船用柴油机部件生产线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Extendsim仿真软件对某船用柴油机配件的CONWIP生产线建立了仿真模型,运用Extendsim遗传算法优化模块优化其看板数量,提高了订单满足率和订单完成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最小空闲时间与最小建立时间的混合排队策略,进一步提高了订单满足率,减少了订单交付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董国祥  周红鹰  陈灏 《船舶工程》2018,40(11):27-32
随着计算机和CFD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值模拟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准确度逐步提高,利用数值模拟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行方案择优已经逐渐流行。本文利用商用软件对广船国际提供的某油船三种线型进行了设计和结构吃水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包括阻力、自航计算,并且根据ITTC推荐规程做了实船尺度下的数据分析;以实船尺度下保持目标航速所需要的收到功率最小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该船三个方案线型不同吃水情况下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价了线型方案的优劣。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展示了数值模拟在船型方案择优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用于综合评价不同方案线型的船舶水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车间单元的船舶建造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车间层面上展开船舶建造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将船舶制造这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分解为更简单、更直接的车间生产仿真模型。通过eM-PLANT仿真建模工具,从设备层到生产线层到车间层自下而上逐层构建车间仿真模型,将生产工艺流程、场地与设备、人员配置、生产计划等船厂生产信息完整地映射在以车间为单元的仿真模型中。通过模拟仿真模型的运行所获取的可视性分析结果,为船厂生产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李杰  单潮龙 《船电技术》2010,30(4):14-19
本文提出了DC电缆传输线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表明DC电缆传输线参数对电磁干扰的仿真结果有影响:不加电缆模型时LISN的输出电压和传导干扰要比如电缆模型时大得多。这对于传导干扰研究中寄生参数的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子生产是造船企业生产组织中的重要的加工环节,其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计算复杂性和多约束性的特点。结合仿真与优化算法,首先对船舶管子制造流程详细分析,构建管子生产流水线,并应用Plant-Simulation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船舶管子生产流水线的瓶颈进行分析,最后应用遗传算法实现生产计划的优化。利用国内某造船厂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电缆耦合预测的计算方法。运用多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电缆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有损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分分布。在此基础上,借助软件工具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电缆耦合的影响因素以及耦合干扰传输特性,从而实现对电缆耦合的综合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文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的有损传输问题,着重开展了电缆耦合的有损传输特性分析及预测。主要运用多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电缆耦合的等效电路,并分析了有损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分分布。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电缆耦合的影响因素以及耦合干扰传输特性,从而实现了对电缆耦合的有损传输特性预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基于飞机运动方程的固定翼飞机航迹仿真方法,利用飞行器的运动方程进行固定翼飞机航迹模拟,建立飞机运动仿真模型算法,然后用MATLAB程序实现飞机航迹仿真,并对直线航迹和跑道型航迹进行了算法分析,最后将仿真航迹与真实航迹比对.  相似文献   

20.
沈允生  王芳  田常录  王璇 《船舶力学》2021,25(6):808-814
在深海载人舱设计前,一般会通过缩比模型球的压力试验来考核材料和结构的性能,以便进一步优化结构的设计.本文结合Ti-6Al-4V ELI材料的模型球压溃后的断口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球壳的失效状态进行了说明.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屈服首先发生在球壳孔座附近,然后沿着焊缝的径向发生塌陷、撕裂,直至整个北半球发生破坏.仿真分析结果可以为载人舱球壳进一步的动态分析和冲击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