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嘉陵江流域航道及船舶现状、港口建设情况、货运情况,以及未来航道规划,分析嘉陵江集装箱船舶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的集装箱标准船型确定嘉陵江集装箱船型的初步方案;通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得出适用于嘉陵江的500 t、800 t和1 000 t级集装箱船型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按照《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嘉陵江川境内规划14个梯级,2030年实现广元—昭化段达到Ⅳ级航道标准的目标,但是由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取消了嘉陵江水东坝枢纽,造成亭子口与上石盘枢纽之间水位不能衔接。亭子口电站设计水位变幅高达20 m,导致库尾存在长约28 km的变动回水区,而该段航道天然来流量很小,仅通过航道整治不能达到规划的Ⅳ级航道标准。因此采用优良河段河相关系法,将整治后的滩险河床断面形态与优良河段建立特征流量下的河相关系,推求不同流量下整治滩险可能达到的稳定航深,从而找到工程河段满足Ⅳ级航道水深标准的最小流量。再根据水文站资料分析此流量出现的时间,结合亭子口电站特征水位回水里程,分航段研究通航保证率,提出亭子口库尾变动回水区达到规划的Ⅳ级航道的流量和保证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数字航道的含义、发展现状,系统地讲解了嘉陵江数字航道建设的方向和基本内容,以及嘉陵江数字航道未来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陈俊 《水运管理》2003,(8):34-35
一、嘉陵江渠化开发概况 嘉陵江起源于陕西,流经陕、甘、川、渝三省一市,在重庆汇入长江。干流广元至重庆长739公里,是交通部规划的水运主通道,也是国家战备航道。但由于嘉陵江属于典型的山区河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草街—河口段航道枯水期存在多滩群出浅碍航问题,尤其三峡库区建成后,该河段水沙变化更为复杂。受逐年地形变化的影响,航道整治效果不能达到规划航道维护尺度标准。为探讨电站下游长河段浅滩碍航问题的改善措施,采用二维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三峡库区回水对该河段航道尺度的影响,得到不同水位条件下嘉陵江河口航道碍航浅滩的分布特征,提出各重点滩段达到维护尺度的最小流量要求及其保证率。结果表明,嘉陵江草街—河口段不同滩段在相同流量下的水位差异明显;现状条件下浅滩碍航问题突出;在现有地形条件下满足Ⅲ级航道尺度要求的最小下泄流量约为1 620 m3/s。  相似文献   

6.
窦秋菊  谭文蓉 《中国水运》2014,(11):103-104
虎跳镇为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虎跳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库区嘉陵江左岸,下距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66.45km.亭子口水库正常蓄水位458m,水库建成蓄水后,虎跳镇为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全淹建制镇,迁建采用异地迁建方案.通过对集镇的性质、规划期限、人口和用地规模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分析,详细介绍集镇规划布局的主要设计内容,可为库区集镇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彭金伟 《中国水运》2009,(11):42-43
嘉陵江是国家规划的水运主通道,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草街至河口段航道位于草街枢纽下游,是嘉陵江全线渠化后通江达海的咽喉,故该段航道的整治建设直接影响到嘉陵江全线渠化效益的发挥和嘉陵江水运主通道的畅通。同时,该河段也是嘉陵江几十种鱼类繁衍生息之地,由于航道整治施工期和禁渔期经常发生重合,如何协调好施工和鱼类保护的关系,尽量减少施工对鱼类资源影响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采用环保施工方法,有效地减少施工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重庆境内的嘉陵江河段正处于三峡库尾的回水变动段,三峡工程研究表明,嘉陵江河口泥沙淤积问题较严重.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河流泥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对在嘉陵江河段上拟建合川和井口水库,解决嘉陵江河段泥沙淤积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计算表明,两水库对解决处于三峡库尾的嘉陵江河段泥沙淤积问题有明显效果.两库的减淤效果主要是拦沙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勤  尹崇清  张湛  刘洋 《水运工程》2011,(4):132-135
结合新政、金溪和凤仪场等航电枢纽,用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嘉陵江中游航电枢纽最高通航流量进行分析。嘉陵江中游为Ⅳ级航道,其枢纽设计最高通航流量为3 a一遇洪水对应的流量,但嘉陵江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其最高通航流量受通航水流条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上述规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政、金溪和凤仪场枢纽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于口门区的最高通航流量均为8 000 m3/s。该结果可为嘉陵江中游航电枢纽统一调度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历来就是四川盆地一条重要水上通道,有入川咽喉之称.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于甘肃阳平关入川,流经30余个县级以上城(镇)市,于重庆汇入长江,全长1 119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河流以滩险多著称,仅广元一重庆嘉陵江中下游740千米航道上就有险滩347处,平均比降0.4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嘉陵江全线渠化工程实施后,嘉陵江渠化河流整体通航条件改变对通航管理影响因素的全面客观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外对渠化河流通航调度管理的实现方法,深入探讨了智能联合调度管理系统开发研究对嘉陵江航运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9日,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传来消息,总规划面积220km^2的天津南港工业区已完成“围海”16km^2,为规划建设的10万t级专业港口、45km^2的航道港池开了一个好头,据预计,到2020年南港工业区货物吞吐量可达到1亿t,将与天津港南北呼应,使滨海新区具有南北两大主力港区,形成一港多区的港口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13.
贺晓春 《中国水运》2007,7(4):18-19
近年来,四川水运发展以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契机,努力实现通江达海的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航运通畅、港口完善、干支结合、江海直达、环境和谐”的绿色航运发展思路。嘉陵江目前渠化开发建设进入高峰期,已建成4级,正在建设7级,其余两级枢纽已经进入开工前准备阶段。岷江航道继长江、嘉陵江之后,成为国家批准的18条高等级航道之一。他们积极筹措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不求谁所有,但求有没有"的新思路,采取出让股权融资、BOT、代建制等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入水运建设。这就是四川省最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嘉陵江草街至河口段整治工程分期实施,部分滩段整治效果未及预期,通航条件仍然较差。针对嘉陵江草街至北碚段航道枯水期斑鸠背、二郎滩等滩段出浅碍航的问题,结合深度平均的平面二维水力学数值模拟和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原型观测,分析研究河段各滩险的碍航特性及整治效果,提出重点滩段达到航道维护尺度的流量要求及相应保证率。研究结果表明:嘉陵江草街至北碚段航道近年来虽进行了系统整治,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受逐年地形变化影响,航槽内冲淤变化显著,目前已不能满足Ⅲ级航道尺度要求;在现状条件下,满足Ⅲ级航道尺度要求的草街最小下泄流量约为1 391 m~3/s。  相似文献   

15.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36-39
最近,“雪龙号”船长袁绍宏向记者证实:国家斥资16亿元人民币对该船进行改造。改造的目的是增强其科学考察能力,改造重点是提升船上设施装备水平。这是继1993年和1995年国家海洋局对其进行改装以来的第三次动筋动骨的改造.对于一个饱经地球炎凉的B1*级(CCS规范)科考船来说.10年的船龄确实需要一个升级换代的大手术了。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水下管能潜器的重要部分.本文采用分层控制结构,即执行级、协调级和组织级,实现了潜器的控制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然后分别介绍了执行级采用神经网络实现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协调级中实现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的方法,以及组织级中基于行为分解的任务规划方法。文中给出了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船电技术》2009,29(10):57-57
亚洲地区的水下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不仅各国装备的潜艇数量直线上升,而且性能越来越先进。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规划,新下水的16SS型潜艇将用于填补现役“亲潮”级潜艇和今年开始研制的“新世代高科技潜艇”之间的“空挡”,在2030年使整个日本潜艇群实现“准核潜艇化”,继续保持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水下军备竞赛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8.
拟建的合川盐井嘉陵江大桥工程西接212国道与和平水泥厂,横跨嘉陵江和渝武高速公路后,与东面的盐三路相接,桥梁全长840.9m。拟选桥位上距合川城区约18.3km,嘉陵江航道里程约75.7km。为了预测盐井嘉陵江大桥建设对嘉陵江黄金水道的航道尺度和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本文通过技术研究为桥梁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礼嘉边滩采砂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江  兰艳萍  马稳举 《水运工程》2007,(1):16-19,41
实地勘测嘉陵江礼嘉河段基础上提出采砂方案,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嘉陵江礼、嘉边滩采砂后河道水流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砂对河床演变、通航、河道行洪以及涉河工程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6日,<温州市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及总体布局规划>通过了温州市政府组织的国内石油化工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审.温州发展建设石化产业基地,是温州实现"一港三城"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是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市场优势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