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验证实施预埋滑槽技术的可行性,明确预埋滑槽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为其在哈尔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施工技术与预埋滑槽技术之间的优劣性;并通过分析预埋滑槽产品的应用背景、产品技术要求、产品特点、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和检验要求等,验证此项技术在哈尔滨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预埋滑槽技术的各项技术条件均符合要求,可在哈尔滨轨道交通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进度、质量、安全等多维度信息,传统管理模式下难满足多维度信息的管理要求。针对隧道施工过程在传统管理控制模式下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数字化施工集成管理方法,构建了基于BIM的数字化施工管理平台。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11标为应用对象,通过系统的实施效果反映出集成管理的效果,进而充分体现了基于BIM的地铁施工过程集成管理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赵璞琪 《隧道建设》2012,(Z1):50-54
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北客站—北苑站盾构区间1#联络通道现场处在西铜高速、地铁二号线北客站、铁路北客站地下停车场施工等几处作业区的交叉地带,为确保亚洲最大的铁路航空港西安新客站按时开通运营,结合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北客站—北苑站明挖联络通道施工技术方案,对浅覆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明挖施工进行研究,总结了明挖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老龄化致使建筑行业用人难度加大,目前各工程项目工地上用人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建筑行业急需工业化、标准化转型的前景,研究大型市政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大型市政工程中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依托上海浦东某轨道交通二层地下岛式车站的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施工,探讨大型市政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技术问题,着重分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预制装配式楼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鹏  王海龙  肖涛 《隧道建设》2011,(Z2):176-181
以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冉家坝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为例,详细研究明挖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岩石、土壤及水文地质情况以及主要施工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悬臂式挡墙、板肋挡墙、桩板挡墙在施工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合理组织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能安全高效的做好基坑维护工作,对工程结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6):168-168
酝酿多年的兰州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于日前正式启动。由于轨道交通涉及研究、规划、立项、建设、管理等诸多环节,工程建设周期长,今年兰州市启动前期工作,经过四年时间的准备、筹措,到2011年兰州轨道交通可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交通拥挤现象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在大力发展。监控量测工作在轨道交通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轨道交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以及指导轨道交通下步施工提供超前的数据资料。本文结合大连市地下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施工监测、整体过程进行简要描述,为日后其他地区的轨道交通监控量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结合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嘉陵江特大桥主桥挂篮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所用挂篮的构造、特点、结构计算,以及挂篮在曲线段准确就位等方面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暗挖车站多且车站端头无法设置盾构工作井情况下盾构施工与暗挖车站施工相互干扰的难题,基于轨道交通环线工程的应用实例,研究盾构掘进过站、初期支护步进过站和二次衬砌步进过站3种过暗挖车站的方法,讨论其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并应用于设计。建设过程中,根据外部条件变化与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合理调整工程筹划,修正过站方式。对盾构过站所涉及的重点技术进行探讨,对盾构灵活过站方式、车站二次衬砌与盾构过站同步实施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在暗挖车站端头增设过站导洞、采用高净空桁架式模板台车等新工艺,解决了暗挖车站与盾构工法组合在工程实施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钟敏祥 《路基工程》2008,(3):172-173
介绍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段对软土、松软土等地基所采取的设计、施工措施,其施工技术主要包括CFG桩的成孔、灌注;路堤填筑、碾压、检测以及CFG桩施工、路堤填筑的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代建段及迎宾三路隧道管理中心基坑工程的特点。叙述了基坑工程的围护、地基加固、降水、接缝处理、支撑等施工技术措施和周边管线的保护。通过施工监测,证明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3)
地表沉降监测与控制是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最关键的问题,以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湾华~登州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监测技术为例,分析了监测的项目、方法、频率、报警值、控制标准、数据处理及反馈等技术,探讨了盾构施工过程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技术。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和管片结构变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高架桥梁已经开通运营,本线的最大特点是施工方法多样,不仅有轨道交通常用的现浇施工工艺,而且在北京地区首次采用整体运架的施工方法进行桥梁施工,统计机场线不同标段不同施工工法的特点,进行经济性、施工筹划、环境影响等比较,为今后北京地区轨道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轨道线网规划方法主要是以定性判断为主,对线网生成的定量研究不足,提出基于重要度理论的轨道交通初始线网生成技术,从“面、点、线”3个层面进行定量化描述.基于交通小区重要度确定轨道线网初始形态.以客流集散点覆盖最大化为目标,基于随机搜索法的轨道交通网络生成技术确定初始线网虚拟路径,结合最短路客流分配量调整初始线路实体路径,形成轨道交通路径.以合肥市轨道交通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将初始生成的线网与合肥轨道规划的线网进行对比分析,2张网的吻合度为77.6%,表明基于重要度轨道交通初始线网生成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轨道交通以运量大、便利、快捷等优点成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由之路。地铁车站作为和市民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以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碧云路站地下连续墙围护为例,介绍地下连续墙围护施工过程中的"插钢板"施工的应用,达到地下连续墙无"鼓包",加快基坑施工的速度,控制好维护结构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9标碧云路站—平度路站区间隧道施工时,为减少马家浜、防汛墙等重要建构筑物的沉降,施工前即进行了针对性的盾构机改制,穿越施工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均衡施工,穿越后进行二次注浆加固的技术措施,保证了建构筑物的安全,顺利完成了区间隧道的施工,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桩基施工对邻近轨道交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雪贵 《路基工程》2014,(5):140-143
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考查了不同水平距离下桩基施工对附近隧道产生的影响,旨在研究一定桩长条件下桩基与轨道交通的临界距离.研究结果表明:桩基施工对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较大,对水平变形的影响较小;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隧道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均呈指数减小.为临近轨道交通桩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仑头盾构隧道始发井设计和施工始发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盾构始发井结构设计与盾构始发施工技术的组成、关键技术、关键工序及工艺,并对始发施工出现的常见问题,给出建议性对策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某铁路地下通道穿越轨道交通为例,对其施工风险与安全评价模型建立进行了研究。通过初步分析,本工程的风险点主要包括线路及道床平整度降低、线路停运、线路维护成本增加、轨道交通设施破坏等。根据桥涵与工程施工紧邻特点,通过风险识别,筛选风险指标体系,综合聚类群决策层次灰色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构建桥涵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详细的计算可得,风险较高的为既有线桥涵近接项目,其总风险值为3.39。管理风险是其中风险值最高的,为3.726,较高风险包括人员风险3.66,技术风险3.553,施工风险3.224,中等风险包括物资风险2.667,环境风险2.686。根据项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降低风险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层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平冻结法施工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国权路站-五角场站区间软土地层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并且重点论述了冻结帷幕设计、冻结孔布置及制冷设计等问题。实践证明,采用的冻结法施工技术是科学、合理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