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ISM规则已生效了,船公司建立的SMS接受过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派出的审核组的年度审核。SMS审核组通过深入公司各部室、船舶,了解公司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掌握公司安全管理水平;SMS审核组不但对船公司SMS运行的连续性、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指导船公司提高和改进SMS运行的质量,而且还对船公司讲解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介绍其它船公司的做法,促进了船公司更好地实施ISM规则。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于1998年7月1日生效后成为强制性规定,它的实施使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ISM规则要求船公司建立能使本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文件化的体系,即安全管理体系(SMS)。1 SMS的功能和要求ISM规则要求每个船公司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以下功能要求的SMS:(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相似文献   

3.
余锦尧 《中国水运》2001,(12):29-29
珠海高速客轮有限公司1998年1月按照ISM规则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SMS)。SMS运行以来,公司安全、防污染工作上了新台阶,船舶港口国记录得到主管机关及香港海事处的充分肯定,这对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笔者结合本公司SMS运行情况,就如何有效建立和完善SMS,促进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有关资料表明:在船舶事故中,人为因素引起的船舶受损和水域污染约占80%,在与人为因素有关的事故中,约80%与船公司管理不善而导致相关的船舶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未能得到真正有效执行有关,这被认为是海难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国际海事组织于1994年5月生效实施的《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把注意力从船舶技术状况的改进扩展到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为提高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我国交通部于2001年7月12日颁布并于2002年1月1日强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NSM 规则)。    《NSM 规则》强制实施后,船公司须首先接受海事局对其公司进行SMS体系审核并获取公司符合证明(DOC),然后由中国船级社对船公司所属船舶进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后颁发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才能进入航运市场。否则,将自行退出航运市场。  相似文献   

5.
刘永健 《水运管理》1997,(10):38-39
对船公司来说,与国际接轨,就是要按照国际航运界的通常做法和要求来管理企业。规范船舶行为,使运输质量和安全标准均能达到国际上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具体到船舶就是必须满足IMO有关公约的要求,必须实施ISMCODE,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提高人的管理水平。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背景——实施ISMCODE的要求 80年代以来,全世界船舶海难事故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统计资料表明,所有的海难事故中,约80%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促进船公司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的第A.741(18)号决议。1994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约国大会又通过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Ⅸ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使该规则成为强制性规定。具体地说就是: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整合 2002年7月1日,是<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2002年修正案正式生效之日.在这一日期前,所有国际航运公司及其管理的国际航行船舶都应按该规则建立起"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SMS),并通过由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的认证机构,例如船级社进行的第三方认证,船公司取得<符合证明>(英文简称DOC,即公司证书),其下属国际航行船舶取得<安全管理证书>(英文简称SMC,即船舶证书).  相似文献   

7.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促进船舶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已于1998年7月1日在国际航运界强制实施.纵观ISM规则实施效果,儿严格按ISM规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且公司安全及防污染工作按SMS运作良好的公司,其船舶海事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其在航运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海事动态     
中国船级社继在境外开展非中国旗船公司SMS认证以来,根据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政府的授权和广西海洋运输公司的申请,于1996年底组织审核组对该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SMS)进行了审核认证,并代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政府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ISM规则》自1998年7月1日强制实施以来,各船公司第一批船舶(客船、高速客船、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均已取得SMC证书,部分船公司的杂货船、拖船等其它货船也正在陆续取证.我们通过近两年的船舶审核,对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据对各船公司共90艘船舶随机抽样的审查案卷统计,通常船舶SMS不合格主要分布在ISMCode5、6、7、8、9、10及11等条款上.  相似文献   

10.
申春生 《中国水运》2002,(11):31-32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简称)在我国国际航运企业推行六年来,一种崭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替代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海上交通事故得到了遏制,成效显著.随着的有效实施,交通部于2001年7月12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或).自2003年1月1日起国内跨省航行载客50人及以上的客船(包括客滚船、旅游船、高速客船)、150总吨及以上的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必须按照的要求建立起安全管理体系(SMS),并接受主管机关的审核,取得相应的DOC和SMC证书后方准营运,该规则原则上对油船不迟于2003年7月1日生效.我们怎样才能按照交通部和海事局的要求,认真推进行实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主管机关对这些船公司的审核应掌握到怎样的一个标准、帮助他们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呢?笔者结合调研情况和以往的审核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制度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修制是学分制条件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重修课的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重修时间、考试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教师、重修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港口资源的整合现状,指出港口整合可以提升港口的形象和地位,也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最后指出在港口资源整合中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海量 《中国水运》2007,7(3):139-140
本文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了分析和调查,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四个参建主体在建设市场角色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指正,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原则上说,承包商有索赔权利的工程成本增加,都是可以索赔的费用。但是,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可索赔的具体费用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哪些内容可索赔,要按照各项费用的特点、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谈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松志 《中国水运》2007,5(10):21-22
在水上运输过程中,因船舶超载运输而导致的沉船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遏制船舶超载,维护航行秩序,是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热点、难点。本文拟就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探讨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宁波船舶工业: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走锚船的受力分析,得到走锚船走锚时的运动轨迹。这对驾引人员在对船舶安全控制和港口管理人员对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海商法关于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的规定使船舶融资租赁人面临由于船舶特有法律制度带来的特殊风险,为防范此类风险,应该从对租赁物——船舶采取的一般民事保全措施或海事请求强制措施的角度入手,对于采用何种措施,实践界和理论界并无定论,争论比较大的法律问题便是"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对自己名下的船舶采用强制措施",本文指出:船舶融资租赁出租人可将租赁物作为财产保全请求或者海事保全请求的担保财产请求法院扣押相关证书,防止租赁物被拍卖变更产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根据挂篮的特点,设计了具体工程的施工挂篮,并对挂篮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关的参考数据,指导具体施工。  相似文献   

19.
浅谈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琴 《中国水运》2006,4(11):198-199
船舶碰撞(Collision between Vessels)是指海上运输中发生的非正常事件,直接威胁海上运输的安全.自19世纪蒸汽机钢质船问世之后,船舶碰撞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篇将重点讨论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原则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M的GPS车载监控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GPS车载监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结合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辆监控系统终端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车载端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车载端各细成模块及其在车载端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