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介绍了荆州市城北快速路工程的项目背景、工程概况、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在对总体设计方案的介绍中,具体阐述了快速路的建设形式、标准横断面、立交设置、出入口设计及交通组织.重点对各种道路建设形式的优缺点、出入口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为项目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荆州市城北快速路工程的项目背景、工程概况、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在对总体设计方案的介绍中,具体阐述了快速路的建设形式、标准横断面、立交设置、出入口设计及交通组织.重点对各种道路建设形式的优缺点、出入口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为项目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杭州德胜快速路沪杭立交工程的总体方案设计。杭州市沪杭立交是杭州市骨架路网中的德胜快速路与沪杭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枢纽,场址位于杭州中心城区的东北部。德胜快速路是杭州城市快速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点作为典型的城市重要的对外交通的出入口,立交的选型以及交通组织的处理对于类似工程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津城市快速路出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结合天津市快速路西北半环的出入口设计过程,介绍了天津快速路出入口布设的相关规定,其中特别提到了出入口布设先后次序带来的交织问题及出入口一致性问题,可为类似快速路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晋中市东外环快速路工程为例,分析了项目的规划定位及建设的迫切性,介绍了东外环快速路的总体方案,包含建设形式、总体布置、道路断面等。重点论述了道路平面线位的优化设计、关键节点的立交方案确定、集散车道在小间距出入口设计中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是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快速路设计规划中关于出入口布置类型、设置原则及适应性分析等内容,初步概括了快速路出入口的主要设计特点、要点,可供今后快速路实施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仿真求解城市快速路交织区合理长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报  郭南  李金山 《中外公路》2007,27(6):197-201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对于提高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对快速路非交织段交通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菱形立交先入后出式出入口进行数据收集,利用该数据标定和验证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建立城市快速路交织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城市快速路先入后出式出入口交织区长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是影响其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出入口的合理设计对提高快速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交通事故都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出入口的交通特性,对出入口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优缺点,最后对平行式出入口的设计,提出了观点和意见,可以供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贵黄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出发,对老路的利用、平纵横设计及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可为山区公路改造成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某条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主辅出入口的特点和事故成因。城市快速路一般由主车道和辅道组成,并通过出入口进行交通转换。出入口有两种连接方式,设计速度高,采用分离式;设计速度低,用地条件受限制,可采用联合式。探讨了出入口的平面线形设计要求,并建议出入口的纵断面按识别视距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参数标定是保证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车辆在主路和辅路运行特征的差异,提出了1种针对主辅路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以进口道的车均延误的偏差作为评价指标,以遗传算法作为求解工具,分别实现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中主路和辅路驾驶行为参数的标定。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朝阳路与高碑店北路交叉口、南苑路与久敬庄路交叉口仿真模型的参数标定中。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标定后的主路和辅路延误与实测延误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1s和2.5s ;采用主路和辅路统一标定的方法,主路和辅路延误与实测延误的平均偏差分别为7.1s和7.5s。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参数能够有效地提高参数标定的仿真试验效率与仿真精度,验证了该方法将主路和辅路仿真模型参数分开标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城市平面交叉口的特点,系统分析了交叉口的事故原因,并针对交叉口事故原因,找出了在交叉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长春市生态大街与福祉大路交叉口改造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既有交叉口渠化改造设计思路,并提出了道路交叉口渠化的具体计算方法。该交叉口渠化改造后,改造道路车辆通行顺畅,改造前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大多得到改善。该工程实践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三种常见港口道路出入口的特点,然后分别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出入口采用建立VISSIM仿真模型进行效率评价,并结合SSAM进行安全评价,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全面正确地了解快速路设计在不同间距出入口组合设置条件下,在不同的交通流量下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厦门市仙岳路的运行状况分析,总结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对快速路设计中要重点做好的出入口位置、间距、组合形式及交通影响分析等进行研究探讨,并通过VISSIM仿真模拟不同间距出入口在不同交通流量下的运行速度。结果表明:交通流量的大小比出入口间距组合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更大;快速路出入口间距设置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与相交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密切相关;出入口加减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的设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数据的全面采集、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提出以手机为交叉口交通流信息获取源的思路。研究了将手机定位数据(运动速度、经纬度)转化为交通流数据的方法。通过检测空间和检测单元的确定,根据用户的运动速度和位置信息,按照步行、自行车、小汽车和公交车将不同手机用户的出行方式进行了准确判断,最终实现了交叉口交通量、车流流向和延误数据的自动采集。  相似文献   

17.
普通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由于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在功能定位、构造和设计方法上均有较大差异.针对现状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平交口衔接要素的差异性,并从城市道路与干线公路平面交叉口差异化协调设计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以期能够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中的瓶颈,而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方法。该文针对城市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特点,对城市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原则、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重庆市北部新区示范路口建设,针对财富中心交叉口进行了案例分析。财富中心交叉口渠化改造,有效地改善了该交叉口交通状况、交通安全和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中经常会将一些小型红绿灯路口改为右进右出路口,沿线居民的刚性交通需求则需采用掉头形式进行绕行,因此掉头口设置比较重要。可以利用前后红绿灯进行掉头,也可以在路段中设置掉头口,有条件的也可以设置路段中的空中掉头车道。通过研究路段中间设置掉头口的相关情况,提出了掉头设计策略,给出了相关案例分析,希望对解决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中的车辆掉头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道路路网功能完善、交通功能定位、交叉节点处理方案分析论证、设计重点及难点等方面问题进行探究,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新设计理念、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技术处理措施,为今后同类道路网建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