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研究了嘉陵江何家碛边滩采砂后河道流势、流态、滩槽流速、主流位置、水面高程及比降的变化规律 ,预测了采砂方案完成后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变化及其对航道的影响 ,并对格形开挖和平整开挖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河道采砂现状及采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无序采砂的不利影响;总结了采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河砂的可持续性科学开采,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大力推广用人工砂替代天然砂,减少河砂需求压力;调整河道采砂的收益率,控制采砂船只数量和规模,引导采砂经营活动,减少河道采砂管理的压力;推广长江干流河道采砂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规划;加大采砂管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相似文献   

3.
采砂对河道的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河道采砂现状及采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无序采砂的不利影响;总结了采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河砂的可持续性科学开采,提出了以下治理措施:大力推广用人工砂替代天然砂,减少河砂需求压力;调整河道采砂的收益率,控制采砂船只数量和规模,引导采砂经营活动,减少河道采砂管理的压力;推广长江干流河道采砂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规划;加大采砂管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相似文献   

4.
针对部分河道非法采砂、乱采乱挖甚为猖獗的现象,近段时间以来,广州市水务局与市监察局多次联合开展整治非法采砂的专项行动,有效整治了采砂秩序,清理非法采砂场110个,清理采砂船48条,使非法采砂猖獗行为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上游德感坝副槽采取格形开挖方式,共挖掘了4个采砂坑.文章通过分析长江德感坝河段的河床演变,建立和验证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选取四级代表流量计算几江河段采砂前后的流场变化,观察一个水文年后的河势,认为采砂河段的河势无大的变化,采砂坑很难造成溯源冲刷,对涉河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甚微;但是在洪水期,采砂坑周围较短范围内发生局部的垮塌,相邻采砂坑之间的采砂埂不易稳定,需加强过江管道上采砂埂的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德感坝采砂坑对河床演变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上游德感坝副槽采取格形开挖方式,共挖掘了4个采砂坑.文章通过分析长江德感坝河段的河床演变,建立和验证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选取四级代表流量计算几江河段采砂前后的流场变化,观察一个水文年后的河势,认为采砂河段的河势无大的变化,采砂坑很难造成溯源冲刷,对涉河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甚微;但是在洪水期,采砂坑周围较短范围内发生局部的垮塌,相邻采砂坑之间的采砂埂不易稳定,需加强过江管道上采砂埂的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东交通》2007,(2):53-53
自2005年5月1日《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根据这个全国第一个规范河道采砂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我省海事和水利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2万人次,出动巡逻艇6000多艘次,出动海巡车上千台次,巡航里程达近6万海里,共处罚非法采砂船舶上千艘次。特别是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所谓“砂霸”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追究为首分子的刑事责任,打击了违法采砂者的嚣张气焰。目前,全省河面基本达到白天杜绝偷采、晚上不发生成规模偷采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能量方程对吴家街电站下游河道疏浚治理新方案的计算分析,研究了下游河段不同开挖开方案电站下游河道可利用水头的增加值与工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下游河段最佳利用水头及相应的工程量,并对下游河道的演变与挖槽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沙坝采砂区为例,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拟定的采砂区采砂后工程河段的水流条件进行模拟计算,就工程河段的航道条件及水域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设计的采砂方式和采砂工程量对该河段的航道基本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会导致邻近的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和运营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如何控制土体开挖卸载过程中地铁隧道的上浮和变形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围绕河道开挖对下方既有区间隧道变形的影响展开研究,采用MIDAS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动态分析了不同开挖过程对下方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及产生原因,有助于动态监控后期施工。结果表明:实时监测结果与计算数值二者变形特征基本一致,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河道开挖引起的隧道水平变形最大值为+1.92mm,竖向变形最大值为+4.03mm,均小于安全控制指标值,有效保证了区间隧道运营和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了某条公路隧道,将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方案和两台阶法开挖方案进行了比较,发现两台阶法开挖方案更加适宜。通过对比开挖后隧道拱顶、拱腰等结构的收敛变形的测量数据,发现两台阶法更胜一筹,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使得工作效率更高,工期更短,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墩前水表面涡流、墩前向下水流、马蹄形涡流和尾迹涡流等4种不同特征水流对桥墩的影响.从水流形态特征、水流含沙量、河道无序采砂等方面探讨了桥墩冲刷的原因,总结出影响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水流特征、河床泥沙性质、桥墩墩形.在合理适用性方面对几种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隧道陡崖洞口开挖及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利用FLAC3D建立洞口三维模型,对比分析大开挖方案和微开挖方案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大开挖方案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但破坏了原边坡的自然景观,且造成了较大的工程浪费.通过对微开挖方案的模拟分析,发现该方案不仅能保持边坡稳定,且能使隧道工程更加合理地与陡崖边坡结合,实现绿色工程目标并避...  相似文献   

14.
在临近既有铁路线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土体受到车辆荷载振动干扰大,受地域限制开挖坡度小,给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尤其深基坑开挖必须选择安全、经济、可行的防护方案。以新建哈尔滨西客运站工程既有线王岗砖厂左线大桥3#墩基坑开挖防护方案设计为例,对临近既有线深基坑开挖防护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对优化防护方案进行了抗倾覆、抗隆起和桩嵌固深度检算。实践表明:3#深基坑防护方案实施效果良好,确保了既有京哈线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分析分岔隧道在不同开挖方案下的结构稳定性和优化开挖过程,以某正在施工浅埋分岔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分岔隧道中的不同开挖方案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分岔隧道在不同开挖方案施工时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差异,对分岔隧道开挖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3种组合开挖方案均能保证分岔隧道的结构稳定,三导洞法中核心土的作用不是特别明显,中导洞法的施工位移和应力比三导洞法的均有所增大,但仍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本工程施工宜采用中导洞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扶壁式挡土墙及带卸荷板挡土墙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验证,设置卸荷板可以增大挡土墙抗滑稳定系数的安全储备,从而使墙的断面尺寸具有进一步优化的余地;并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得到了适合的卸荷板尺寸及位置优化方案.对比优化方案与原方案可知,优化方案具有减小基底开挖面、节省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的优点,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地区的地基开挖或墙后建筑物有限制开挖要求的地基.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管棚和开挖同时实施3种方案。结果表明,明挖施工导致管棚受力增加40%,先行洞的管棚受力不利于后行洞的管棚受力,先行洞的管棚轴力最大增加了50%;在围护桩完成后管棚拆除和开挖同时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比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大约10倍;基坑围护桩的施作能够减小管棚拆除产生的弹性变形,管棚拆除改变了其位移曲线形状,管棚拆除前后的最大变形从0.7 cm减小到0.1 cm;隧道暗挖管棚段转明挖后建议设置基坑围护桩和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谈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的合理选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郴州樟树岭连拱隧道为例,对于不同开挖工艺运用有限元程序按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开挖模拟,从而对不同开挖工序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开挖工艺的优化选取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塌方整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跨度隧道大塌方后,采取的处理方案是先处理陷穴,采用注浆挂网喷混凝土稳定陷穴边坡,再多次深孔注浆加固稳定塌方漏斗松散体,进行洞内施工时,采用超前小导管辅助施工,用双侧壁导坑开挖,开挖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后立即进行了二次补砌,实践证明方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的开挖支护受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姚庄大桥桥墩基础的基坑支护为研究内容,结合工程地质特点等因素拟定排桩支护、钢板桩围护、放坡开挖等方案进行比选;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和验算。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难度、经济、安全、工期等因素,最终选择了放坡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