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默默无闻,枯燥无味,没有实惠,没有车马喧哗,没有人来人往.工作再努力也当不了劳模,成绩再突出也难以评先进,这就是档案工作给我的第一印象.然而其后发生的几件事却改变了我对档案的印象. 一位老人:公司一位退休的老师傅几年间多次奔走在单位和他原来当兵的驻地.因为他档案中有关入伍的档案材料在他多次调动工作中遗失了,导致他几年当兵的工龄无法计算,老人每月退休工资少了几百元,这几百元钱对于我们这些在职员工尚且无法轻视,更何况一个普通的退休老职工了!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我心中想,如果那份档案在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2.
张璐璐 《世界海运》2010,33(5):76-79
62岁的时候,杨怀远真正退休了。他的扁担一挑就是38年,从计划经济挑进市场经济,从内地沿海挑到香港特区,从一个英俊的青年挑到两鬓斑白……  相似文献   

3.
已办理退休手续的船员,向原所在单位申请返聘获得批准并签订返聘协议,后经原单位派遣到外轮工作,期间发生了工伤.船员应该向谁、如何提出工伤保险的赔付?文章有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春运对漳州龙海海事处的许映峰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将是他41年海事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4月份他即将退休. 这个春运,他依然同往年一样坚守一线,为春运站岗,为水上交通安全值守,为群众安全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北流市渡改桥工程的推进,龙安村正在新建一座跨河桥梁,用以解决学生和村民的出行问题,届时义务摆渡的渡船将予以注销,吴忠也即将从他这个心爱的岗位退休,今年将是他最后一个在岗的春运。  相似文献   

6.
梁洪 《珠江水运》2007,(2):15-16
中国有句俗话:“人挪活,树挪死”。意思就是说,人的一生中,经常换一个单位或岗位,会前程无量。而乔新民在他35年工作生涯中,也有许多机会可以到更好、更舒适的单位去工作、任职。但是,他没有走,他说,这辈子不离开水。  相似文献   

7.
我退休已有5年多,仍爱读有海味及有油味的专业杂志。当我读到航海杂志举办“我与航海”征文后,决心把自己遇到的一件小事写出来。纪念我仅仅见过一次面的新朋友——他,又是我再也见不到他而引为终身遗憾的海洋上的战友。 198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并同时组建了中国海洋石  相似文献   

8.
荷兰哈林根市市民克斯米尔从小喜欢航海,经商后,几乎把财富都花费在游艇上,他是航海俱乐部的忠实会员,退休后更是全力以赴热衷航海,他与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多次驾驭游艇横渡大西洋,其乐无穷。克斯米尔在长时间操船渡海时,总要带些书籍阅读。有一次,他看到《吉纳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有关环  相似文献   

9.
虞惠祥,原青岛港公安局消防支队高级工程师。2004年光荣退休,现在家中享受着一对龙凤胎外孙带给他的天伦之乐。自从他1989年以正团级身份从部队转业来到消防支队,在队里数他年纪最大、党龄最长,因此大家都亲切  相似文献   

10.
谢奇 《广东造船》2012,(1):34-36
为什么写郑家藩,广州海工液压舵机厂厂长,原厂长。——到本期杂志出版时,他应该已经卸下那个职位。广州海工液压舵机厂并不是一个大厂,在广东的船舶配件企业中,它也谈不上实力强大。可是,在广东船舶行业大大小小的活动、会议、论坛中,都会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的身影,他就是郑家藩,年近八十。君子不器。一个人的作用,真的需要时间来检验么?在很多人退休后,缅怀着过去享受着无所事事的安逸生  相似文献   

11.
“我去办理退休的事,他们说没有长齿厂这个单位,还让我开什么证明,我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长齿厂怎么就没有了!”一位退休的职工,一位为齿轮厂奉献了青春的职工,情绪激动地对人力资源部的同事诉说着。这不能怪办事的人较真,也不能怪退休职工的态度,只能说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了,“长春齿轮厂”的名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变再变。我们自信地告诉那位退休职工:“不要急,档案给你做证。”  相似文献   

12.
罗春艳  丁镇  古劲  王爽 《珠江水运》2011,(18):50-53
7月9日,董永楼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局组织的特殊党员活动日又回到了九龙村,这次是他退休后第二次回来村里了。趁机,他又到村里转了一圈。走在硬化过的村路上,看着焕然一心的小学教学楼、改造过的危房,房檐下、马路边不停与他打招呼的熟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3.
<正>圣诞节,中午时分的广澳海事处职工小食堂像往常一样温暖热闹。这天是"明叔"陈俊明同志的退休日,想到以后耳边不再有他那爽朗的笑声和关切的叮嘱,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往事一幕幕呈现出来....他说:"把我当成亲人。"去年春节前夕,明叔端着一盘他亲手包的饺子走到我面前:"小刘啊,你离家远,在这里就把我当成亲人。"明叔这样说,也这样做。他就  相似文献   

14.
宅家     
徐祖远 《航海》2020,(2):3-4
“宅家”是当下特殊时期的一个时尚词语,是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施极限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对一个退休人员来说,对此既适应也不适应。适应的是退休之后在家待着的时间总比出去的时间多,不适应的是不让你跨出家门一步,连续在家待着,度过有记忆以来最冷清的春节,似乎有点寂寞了。是啊,屈指一算,从大年三十开始到今天,我也“宅家”三个星期多了。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党中央领导人民开展了全面的防抗疫情总体战、阻击战。专家告诉我们,作为退休人员参战的最好方式是“宅家”,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感染,也可以不给社区管理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15.
徐华 《中国船检》2008,(12):28-32
他被誉为中国集装箱之父,引领中海发生乾坤巨变;他,执掌中海9年,危机中寻得生机,把反周期操作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光荣退休,却与海运不离不弃;他。依然繁忙,时刻洞悉国际经济走势和航运脉动。我们的采访在争分夺秒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图上这位老人,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他就是现年八十五岁高龄的广州港退休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政协委员、当年曾参加护卫孙中山先生的原永丰舰二副——胡应球。他致力于航海事业,道路坎坷,饱经风浪。这里剪辑的就是他漫长的航海生涯中的几朵小浪花……  相似文献   

17.
吴长荣 《航海》2012,(1):36-39
好几位船长向我介绍打捞专家赵孟信的传奇经历,他一生从事很多重大的救助打捞工程,从打捞江阴封锁线沉船,到探测"跃进"轮,尤其是浩大的"阿波丸"打捞工程。笔者在釆访他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从他开始进入打捞局,一直到他退休,将他打捞理想、打捞人生、  相似文献   

18.
安飞 《中国船检》2006,(8):50-53
郑明,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服役55年的海军少将。他出身贫寒,依靠奖学金才读完了中学,考上了大学;他身体单薄,却在非常时期毅然投笔从戎、献身革命;他淡泊名利,却在部队的培养下从士兵做到将军;他老骥伏枥,在退休之后仍然致力于海洋战略和郑和宝船的研究与宣传,为传承中国海洋文化而不懈奔走……他的一生如此不凡。在辽阔的海岸凭栏处,将军极目远眺,仍感壮志未酬。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北京市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2014年是第22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惠及215万企业退休人员,其中近三分之一为65岁及以上高龄人员。持续增长的基本养老金需由在职人员持续多缴才足以支付。近年来大幅上调养老金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劳氏船级社总轮机验船师S.N.克莱顿于1981年12月底退休,接任其职务的是认可机械设计、规划、扭振部的高级总验船师C.阿丘。C.阿丘是学徒出生。他最初从事安装通风装置的工作,后来当了研究人员。1963年他在英国海军原子反应堆试验中心工作。三年后,他进了劳氏船级社,在研究工程部和咨询服务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