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模拟发动机进排气管内流体流速和压力随曲轴转角变化的情况,获得了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温度、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等随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结果可为发动机的设计和性能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模拟发动机进排气管内流体流速和压力随曲轴转角变化的情况,获得了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温度、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等随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结果可为发动机的设计和性能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发动机工作时,活塞上下往复运动,进、排气门有规律地开启和关闭,会使进、排气管中的气流压力发生有规律的波动,同时燃烧室中的气体会从活塞环窜入曲轴箱,以致曲轴箱内的气流压力也会发生有规律的波动。在维修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些气流压力的脉动效应,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工况,通过分析气流压力脉动波形便可以快速锁定隐蔽的发动机机械故障点,如进、排气门关闭不严,进、排气门开度不够,活塞环泄漏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分析发动机进、排气管的惯性效应,给出确定改装汽车进、排气管长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FSAE赛车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计算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分析进排气管长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管长度对发动机充气效率、扭矩、功率的影响比排气管更显著,合理设计进排气管长度是优化进排气系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汽车在静态条件下,如果车内进水,往往会进一步导致车的内饰、电路、空气滤清器和进、排气管等部位进水,甚至发动机气缸内也会进水。如果此时发动机被强行起动,极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强行涉水未果,可能会导致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废气,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是无色、透明的,只有在发动机起动或在短时间内接近全负荷运转时,废气才会呈现灰色或深灰色。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反映了发动机内燃料燃烧的情况,如果排出的废气发生异常变化,如排气的颜色变为黑色、蓝色或白色,表明发动机存在故障。  相似文献   

8.
工作过程计算在发动机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T-Power软件计算气体在流动方向上的压力、温度、流动速度等参数变化,从而可计算出发动机工作过程气体流动的变化过程,用来评价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优劣。应用GT-Power软件,对发动机的凸轮型线及配气相位和排气管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计算,并进行了增压器的匹配计算,对发动机排气制动功率和气体流动噪声计算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车用柴油机谐振涡轮复合增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所开发的适合于车用柴油机的脉冲振废气涡轮复合增压系统,对复合增压柴油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对比,在较宽广的转速范围内测录了进排气管系中压力波动,充量系数及发动机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对改善增压柴油机低速性能和烟度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增压器振动的原因①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脉冲波动。特别是柴油机进气管内压力的波动对产生振动有较大的影响,柴油机进气管压力脉冲的频率愈低,振幅愈大,愈容易发生振动。②某缸不工作。对于两组增压器共用一根进气管的发动机,如果其中有一缸不工作时,则这一缸相应的增压器将发生振动。③发动机运行负荷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维、三维及耦合模型的汽油机进气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一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排气系统的某4缸4行程电喷汽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数值模型,在验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发动机的歧管长度和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通过一维CFD模型计算得到的进气系统优化结果,建立了进气歧管的三维稳态CFD模型,分析了歧管各支管的流动阻力和流动均匀性。最后将一维与三维进气歧管模型耦合建立汽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数值模型,对该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进气歧管内的动态流动进行了详细解析,分析了歧管长度和配气相位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二级可调增压器旁通阀与喷油参数调节规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巍  赵永  樊丰  刘福水 《车用发动机》2013,(1):66-69,74
利用Wave仿真软件建立了某二级可调增压V型8缸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仿真分析模型,应用台架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以最佳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计算了外特性条件下排气旁通阀开度与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两者的优化匹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旁通阀阀门开度及喷油参数直接影响二级可调高增压柴油机系统的燃烧和换气过程;高转速高负荷工况时需要打开排气旁通阀,并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以降低过高的排气背压,减少泵气损失,且转速越高放气阀开度越大、喷油提前角越大;中低转速高负荷工况时,排气背压低于进气压力,泵气损失功小,不需要打开排气旁通阀,并且应适当减小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sliding mode observer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exhaust pressure for a diesel engine equipped with 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 (VGT) an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Since the exhaust pressure directly affects generation of the VGT power and the EGR rate in the cylinder, the exhaust pressure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for precise control of the VGT and EGR systems.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exhaust pressure accurately, a dynamic model of intake and exhaust pressure was derived. Furthermore, the mass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air system in the diesel engines were modeled by consideration of physical phenomena and the thermodynamic law. Based on the developed models, a nonlinear sliding mode observer wa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exhaust pressur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observer was verified by the Lyapunov stability criterion. The proposed observer was implemented on a real-time embedded system and validated with the engine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r estimates the exhaust pressure accurately in both steady and transient eng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Moreover, as a case study, the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observer could be applied for detecting a fault of the EGR system. The fault of the EGR system was detected precisely using the estimation result and the limited sensor information in mass-produced engines.  相似文献   

14.
以发动机转速、进气量、循环油量、发动机出水温度、中冷后进气温度、进气湿度、排气背压、柴油温度作为输入,NO_x排放质量流量为输出,优化隐层节点和迭代次数,并经过样本训练,构建了NO_x排放预测模型。结合台架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其预测值与试验值间误差小于1.5%。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试验因素的重要度和试验控制性。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循环油耗、中冷后进气温度、排气背压对柴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相对较高;进气湿度控制范围过宽,对NO_x排放测试结果影响高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 CNG 发动机的余热能量,根据 CNG 发动机的余热能分布特性设计了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用来回收 CNG 发动机的排气能量、进气中冷能量以及冷却系统具有的能量。该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高温循环和低温循环,高温循环采用 R245fa 作为工质,用于回收 CNG 发动机排气能量;低温循环分别采用 R245fa , R1234ze 和 R1234yf 作为工质,用于回收进气中冷能量、高温循环冷凝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及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能量。在 CNG 发动机标定工况下,对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参数敏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高温循环蒸发压力和低温循环蒸发温度,较低的高温循环冷凝温度和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可以提升双 ORC 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和热效率;高、低温循环均选择 R245fa 的方案可以使系统具有较优的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汽油车进排气系统降低噪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汽油车进、排气系统降低噪声方法,并基于Helmholtz共振原理,利用三维CAD软件Pro/E设计了进气谐振消声器。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整车、发动机、进气谐振器、排气消声器的联合模型。根据发动机工作过程,对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进气谐振器和改进后的排气消声器,能够降低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以满足要求,且基本保持汽车输出功率不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电控摩托车发动机的充气量计算模型,基于速度密度法进行了充气量的计算。建立了计算逻辑模型,导出了缸体体积、排气背压、回流废气压力等计算公式,得出了发动机实际充气量。标定了排气背压、进气压力修正系数的脉谱,实现了对空燃比的精确控制。经试验验证,使用电控技术的摩托车整车性能优于化油器车,达到了国Ⅲ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可变气门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AVE整机性能软件,研究分析了某汽油机的可变进气相位对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在优化进气相位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的发动机在6000 r/min(最大功率)和低速1500 r/min两种工况下,不同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车用发动机进排气节流制动过程的微机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鸿才  林平 《汽车工程》1996,18(4):230-236
本文揭示了发动机进排气流制动的机理,重点论述了排气门反跳和制动功的问题,通过模拟计算,台架和实车考核得出以下结论:(1)每缸分别设置排气节流具有最小的排气门反跳和最大的制动效能;(2)进气节流剧了排气的反跳,对制动效能的提高有限;(3)总管节流应设置于消声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