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扬的同旗帜,也是先进的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探索民族文化出路的思想启蒙的结晶。如何实现传统儒学的现代转换,把“民主”、“科学”引进到传统文化中来成为当时文化界的热点。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派”,主张“打倒孔家店”,用“民主”、“科学”消融儒学;以梁漱明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则主张“走孔子的路”,把“民主”、“科学”纳入到传统儒学“内圣外王”的体系,从而开辟了新儒学的理论先河。“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本质应是一种文化的生长,“民主”与“科学”仍是其必然要求。因此,对待传统儒学,要运用“民主”、“科学”两把标尺,本着“批判-挖掘-超越”的原则,实现其向现代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绝代风华     
“她”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是男人的终极梦想,即使最善妒的女人也不会诋毁“她”;“她”如此狂野迷人,又如此高不可攀,人们津津乐道于“她”的种种传言;“Super Car”是“她”的专属名词,“她”就是超级跑车,绝代风华的女神。  相似文献   

3.
百年中国,经历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文化,生成了“‘五四’文化自觉”与“当代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既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对文化有相对独立性的自觉,也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自觉。“‘五四’文化自觉”的理论内涵是中国文化的“失败”,它所导向的实践是“文化改造”。围绕“失败”的争论涉及“利用厚生”“安身立命”和“纲常制度”三个不同的文化层次;“改造”的实践既指以西方现代性的科学与民主去批判中国传统,又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及其伟大成就。两种改造方案既鲜明对立也有交叉重叠,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主题。“当代文化自觉”的理论内涵是“文化自信”,它所导向的实践是“文化复兴”,这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主题。中国的现代转型还在进行,对中国与世界的认识仍在深化。展望中国文化复兴的前景,“当代文化自觉”应当是一个包括“文化自觉”“中国自觉”和“现代自觉”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它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晴雨表”。8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文化热”,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次再反思,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次“价值转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亚文化研究,诸如:“饮食文化”、“鬼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考辨后认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存在两种与知识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有关的认识方法,即“类推”和“植入”的研究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按照“类推”的方法来认识社会事实的,而当我们面对那些特殊的认识对象时,则应遵循“植入”的认识方法。不过,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既不是单一地使用“类推”的方法,也不是“植入”的方法,而是二者的统一,即每一次认识都是“类推”与“植入”连续谱系中的某一个结点,是二者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对“黑车”放“倒钩”是想秘密取证。秘密取证不是不可以,而必须由执法人员具体担当。曾几何时,行政执法人员提着行李,扮成乘客,走出火车站,“黄牛”们围上来,带至“黑车”隐蔽处,提取报酬,扬长而去。“黑车”行至目的地,有另一批行政执法人员上来取证,“瓮中捉鳖”。  相似文献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流传千年的家喻户晓的清明佳句。它描绘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它虽不及“春节”那样喜庆吉祥,但却同样受到中国人的重视.因为它是个适合缅怀“先人”的“特殊”节日。而今年的清明又和往年有所不同,因为今年是“清明”首度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又恰逢“双休日”,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大学的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时代,大学理念也应该创新。本文提出现代大学的新理念是:“以人为本,学术自由,服务社会,走向世界。”“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根基,“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活力,“走向世界”是现代大学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乘客至上,服务第一”是公交企业的经营宗旨,让乘客满意,是公交营运服务追求的目标。在公交优先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地把握“乘客满意”,进一步提高乘客“满意率”,是公交经营管理者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结合民族工作的历史情况和现实需求提出的要求。这一论题具有哲学上的理论依据,也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合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根基,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大一统”和“家国同构”的哲学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哲学源流;现代政治哲学“权利与共同体塑造”的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原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哲学基础。要深刻揭露和深入批判资本主义错误思潮、“传统文化中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和西方错误的政治哲学立场等危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观念。要在马克思主义“联合体”塑造的制度实践与文化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实践与经济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的治理实践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础从观念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1.
“奔驰”一名家喻户晓,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一个字“贵”,其次是“豪华”;由此可见,“奔驰”还是离一般的家庭有些距离,奔驰要打开这一片广阔的市场,价格必须要“亲民”;然而,挑起定重担的不是我们熟知的奔驰车型,而是此前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梅赛德斯——奔驰B200。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属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公交优先”代表的是广大公众的利益,其实质是“人民大众优先”。但在现实中,“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3.
“奔驰”一名家喻户晓,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一个字“贵”,其次是“豪华”;由此可见,“奔驰”还是离一般的家庭有些距离,奔驰要打开这一片广阔的市场,价格必须要“亲民”;然而,挑起定重担的不是我们熟知的奔驰车型,而是此前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梅赛德斯——奔驰B200。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9,(7):50-50
中国人评价“金”这个字眼,往往都带有溢美之词,“真金不怕火炼”,“金麟岂是池中物”等等,“金”成了尊贵骄傲的象征。而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就有着这样一张“金字”活招牌。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个人话语的设计上,贺麟提出儒者型的个人观。这是一种颇有新意、很有价值的现代个人观。从道德行为的角度看,儒者是“合理性”、“合时代”和“合人情”的现代个人。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儒者是有使命感的个人。从自我观的角度看,儒者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从总体上说,贺麟把儒者看作“技术人”和“道德人”的结合体。这一个人观与犹太思想家索罗维齐克的个人观比较接近,索罗维齐克把个人看作“技术人”和“宗教人”的结合。这种“接近”至少说明贺麟的儒者型的个人观具有普世性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上海和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一样,“黑车”十分猖撅,这已是一个顽疾。查处“黑车”,须要取证,且证据使得“黑车”司机无法抵赖、认罚。要群众举报吧,难!有的人说“举报啥?你又不能解决我的出行问题。”有人说“‘黑车’司机都是藏刀带棍的,我举报后被查处,还不将我捅死或致残?”有的人干脆讲“开‘黑车’也是出于无奈,混口饭吃呗!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萨特的“无”的思想,并指出“无”与萨特的自由理论的联系,即“无”是作为自由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有(存在)是先于无的,但这种有要“无”去化之才有意义,而人又在不稳定的无中又追求着有,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正因人本是无,人才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忆童年往事,“世嘉”这一名字对绝大多数“80后”而言并不陌生,它是当年游戏的主流,也是放学后最想见到的“伙伴”。在它的虚拟世界中,我最愿意扮成一名赛车手,驾驶着爱车驰骋于疯狂的赛道中。长大后,虽然这一愿望未能变为现实,但一款名为“世嘉”的车型带我重返“游戏”世界,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WRC赛车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9.
儒家命运观是消极宿命论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命”包含两个层次:一表示“天命”,代表至上神——“天”的意志,是道德的最后根据;二表示通常所谓命运,是对人的客观限制。反映了人的有限性。“知天命”是知晓自身肩负的使命。“知命”一向难解,但是新出土的郭店楚简让我们知道“知命”即明白人应当做什么。孟子的“无义无命”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说明儒家命运观决不是什么消极宿命论。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表现性是所有艺术共同的特征,既是客观的,又是艺术家创造的具体体现。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瞬”呈现给“受众”的,它既表现“客观生活”,同时又表现“内在生活”和“内心生活”,两者共同构成的表现形式就是摄影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