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轨电车由于主要走行于地面的特性,其视觉景观要求要明显高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而作为有轨电车设计重要一环的车站造型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有轨电车车站造型设计需以新颖、经济、节能、环保为主要基本原则,适时体现出当地的风情风貌特性,创造出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车站造型,从而为整个有轨电车项目奠定良好的美学基础。本文简要说明了有轨电车车站造型的设计要点,介绍了几种运用于实际项目中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有轨电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低运量的地面轨道交通系统,有轨电车的建设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由于国内尚未出台与有轨电车设计相关的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本文对有轨电车地面站台车站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对国内的有轨电车车站建设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轨电车是近年来重新焕发生机的一种轨道交通形式,国内外众多城市在建或规划建设,并一般与道路或公路共线,本文通过福建武夷新区轨道交通武夷山东站至武夷山景区线与快速通道共线建设的工程实例,探讨有轨电车与高等级公路共建的平纵断面设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地铁建设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各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型有轨电车的新形势,提出将城市地铁线网与新型有轨电车网络进行整合的理念:中心城区以地铁线网为骨干交通,城市外围以有轨电车为骨干网,有轨电车衔接地铁网络并互为补充,两网合并为一张轨道交通网络,同步规划与建设,由一家公司来统筹运营。从规划及建设方面考虑,以客流为支撑,压缩地铁长度,加大新型有轨电的网络覆盖规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轨道交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达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已有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的背景下,现代有轨电车的不同应用模式。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案例,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的补充、延伸、替代和独立应用的应用模式;阐述了在进行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与城市空间发展、公交系统及近远期结合等问题。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应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体结构造型关系到车厢内座椅布置以及车门布置设计,直接影响车辆外观以及乘客乘坐体验;本文对国内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3种车体结构造型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车体结构造型对现代有轨电车车辆选型的影响,以此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规划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轨道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许多城市相继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系统项目,低地板技术的现代有轨电车造型新颖、舒适、转弯半径小的特点突出。轨道工程作为有轨电车中最重要组成系统之一,承受车辆的荷载,并引导车辆运行。针对有轨电车系统特点,阐述有轨电车主要技术标准差异性,结合目前国内外有轨电车轨道工程结构技术现状,重点分析轨道系统中钢轨形式、扣件、道岔、道床结构及减振降噪5个方面关键技术及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设计见解和建议。特别针对现代有轨电车维修困难和振动噪声问题,提出的轨道系统优化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型有轨电车线网建设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其近期建设方案的选择不仅对线网建设的可操作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运营效益。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城市已运营的新型有轨电车实际案例,得出国内大城市在新型有轨电车建设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影响其近期建设规划的各种因素,最终提出城市发展战略优先、需求保障优先、复合功能线路优先、轨道交通接驳优先、可实施性优先、经济性优先、各区平衡七大近期建设规划原则,以期为国内同类城市的新型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内除钢轮钢轨轨道交通外,并存有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跨座式单轨和有轨电车从投资角度来讲优势更明显于轮轨;对于单轨系统噪声明显小于轮轨,适合地面段建设,还具备更强的爬坡能力和小曲线半径适应能力。而有轨电车信号系统在造价上更具有优势,同时具备系统组成简单,施工工期短的优点。作为突破钢轮钢轨的传统的新型轨道交通形式,主要针对跨座式单轨和有轨电车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崔异  施路 《都市快轨交通》2014,(2):126--131
收集和整理大量法国多层级典型城市开行有轨电车系统城市的线网布局现状及规划,研究和总结多层级典型城市的规模、特点和人口出行需求,分析有轨电车系统的线网布局特点。研究表明:对于特大型城市(以巴黎为例)和大型城市(以里昂为例),有轨电车线网布局常表现出非连续的环状与放射状,可作为城市地铁系统与常规公交的有效衔接与重要补充;对于中型与小型城市(以蒙彼利埃为例),有轨电车线网布局常呈现无环放射状或有环放射状,可代替地铁作为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运输方式;对于特色型城市(以波尔多为例),有轨电车可作为具有短距离特色的公共交通服务线路,与城市特色相呼应。总结出有轨电车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功能地位与常见的线网布局方案,可供国内各类型城市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意象与情感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但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及客室设计方法与理论体系相对滞后。意象结合情感认知的设计是国外现代有轨电车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法国马赛海港城市特点,对其Flexity Outlook现代有轨电车"取象仿生"的外观设计和客室中的情感化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体现我国各地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及客室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具有运量适中、布设灵活、经济合理、建设周期短等优势,符合中小城市发展实际。从丰富公交线网层次、促进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形象3方面,分析中小城市发展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介绍跨座式单轨、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浮3种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丽水市为例,从技术应用状况、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客流水平、功能定位、建设条件、城市经济状况、车辆基地大架修资源共享等方面,分析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适应性,提出推荐丽水市轨道交通线网采用现代有轨电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对有轨电车路权、线路布置方式、车站选址、客流组织进行分析,认为有轨电车车站不应仅局限于车站功能,更应秉承与市政交通及商业设施一体化设计理念,即应是集地下通道、立交、垂直电梯、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及商业于一体的新型轨道交通综合体。提出了立体模式构建设想,旨在使新建有轨电车车站与市政交通设施、周边环境及商业进行无缝对接,进而实现与传统轨道交通资源的有效配置乃至辐射城市周边地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高架桥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明珠线全长86%是高架桥。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规范。借鉴我国城市高架道路设计经验和国内高速铁路研究成果,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了明珠高架桥设计的主要设计原则和桥式。明珠线的建设对甸高架轨道交通的土建设计与施工,乃至高架轨道交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有轨电车新区发展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说明城市新区发展有轨电车的意愿更高、实施力度更大。据此分析新区形成的根本及其发展多阶段性特点、空间结构特点、产业特点、目标特点,总结新区发展需求,从现代有轨电车的系统延展性、路面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建设、环保特性等技术点落脚,比较有轨电车技术特点与新区特征需求两者间的契合性,总结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区发展的适用性,同时对新区有轨电车的网络规划、线路选线、系统设计及融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有轨电车运营特点,以及国内外有轨电车正线线路及区域联锁的设计理念,在现有信号机电设备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正线道岔控制系统。本文对该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城市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各个城市有轨电车设计成果,以及有轨电车大修流程及工区配置情况,得到大修库不同工区面积指标,并根据各种检修规模计算出有轨电车大、中修库的合理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有轨电车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结合城市实际发展需求,从充分发挥线路服务功能、提升客流支撑、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确保有轨电车线网发展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指出有轨电车建设时序的重要性,尤其是能否合理筛选近期建设项目,关系到能否充分满足城市近阶段的实际出行需求,能否紧跟城市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的步伐,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较少的投入获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以丽江市有轨电车为例,着重探讨现代有轨电车近期建设项目的筛选思路,并提出近期建设方案,以期为国内同类城市的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轨电车得到了国内许多城市的应用,为了指导有轨电车车辆段建设,以苏州有轨电车通安车辆段的设计实践为背景,深入分析了通安车辆段的设计规模、选址、主要控制性因素、总平面布置、经济技术指标、工艺特点等技术环节,总结了工艺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艺设备特点,提出了工艺设计优化需考虑的因素,以期为有轨电车车辆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轨道交通领域,乘客信息系统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低地板有轨电车其运营管理模式既不是公交车也不完全是轨道交通,对于乘客信息系统而言,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将提高有轨电车的个性化程度,提升公众对有轨电车的认同感,也将为有轨电车运营带来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