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武汉市最大地铁站——武汉地铁3号线商务区站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乘客可在站厅仰望"璀璨星河"。商务区站(原名王家墩中心站)顶部为穹顶钢结构工程,穹顶直径23 m、高14 m,共由954块钢化玻璃构成,每块玻璃有8 mm厚,采用3层中空夹胶镀膜玻璃工艺建造,组成穹顶玻璃的展开面积是650 m2。穹顶由6种蓝、紫色调的玻璃从顶至下由浅至深组成,犹如一朵渐变的莲花盛开。而穹顶正下方,一朵巨大的钢结构莲花将电梯井包裹在花蕊中,既有现代气息,又富传统神韵。  相似文献   

2.
地铁作为新兴的交通网络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了群众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商业化当然不可避免的与地铁这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形式有了种种交集。商业化与地铁的融合一般有着商业圈内设置地铁站及地铁站内设置商业网点这两种途径,而每种途径都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商业功能与交通功能的融合与冲突,在各种人流交叠中展开。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格化发展和城市地下大空间开发需求的增长,地铁穿越河流成为难题及重点。研究地下水与周边地层有水力联系的河岸边强透水砂卵石地层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支护措施成为必须。本文以西安地铁1号线浐河站为例,对下穿浐河强透水砂卵石地层的地铁站及地下大空间开发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在强透水层砂卵石地层中深基坑开挖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基坑支护形式,为地下连续墙在浐河岸边的应用提供了示范效果;(2)地下连续墙在砂卵石地层中施工易塌孔问题可通过在护壁泥浆中掺加膨润土等措施来改良;(3)强透水地层地下连续墙墙幅间优先采用锁口管连接,可起到良好止水效果;(4)浐河岸边随季节变化,水位变化较高,可采取在地下水位变化幅度2.5 m范围以上浅部基坑放坡开挖+深部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其经济效果明显,为后续地下连续墙在西北地区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应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5)本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为西北地区浐河岸边类似强透水砂卵石地层地下空间开发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起到了交通工具的作用,而且承载着城市文化展示和宣传的重要媒介功能。城市轨道交通文化的打造、提升,也逐渐成为城市品牌建设乃至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IP形象设计在城市文化的传播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城市文化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地铁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最基本功能的同时,也成了汇聚人流的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如何对地铁站进行装饰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纵观当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站装饰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走现代化、科技化的设计路线,另一种是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路线。本文将以“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装饰设计的再创作研究”为题进行具体分析。1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装饰设计的方式1)选取某条线路,对所有车站进行一体化设计针对某一条地铁线路赋予设计主题,对线路内的每座地铁站则按照一站一景的设计原则,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此,地铁线路内的每座车站既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也为乘客展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种装饰设计方式最典型的当属西安地铁和成都地铁。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换乘效率和功能空间的安全舒适性,需研究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关系,进而避免相互隔离的各种空间、复杂的指示系统和漫长的步行距离。其中如何结合整体规划,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同步实施,合理布置地铁站位,达到快速疏散超大客流,是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1)西安北客站与地铁的综合设计从规划布局、站位选择、流线组织和结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一体化组织实施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2)西安北客站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模式,融合地上建筑、桥涵和地铁结构三种结构形式,地铁和铁路枢纽的整体结合,可满足大型旅客集散场所大跨度、大空间的使用要求;(3)总结出多种设计布局模式,对各类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与地铁站结合设计的下沉广场进行研究,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的设计理念,从协同设计、城市设计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营造多维城市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地铁设计规范中对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长度未做详细规定,仅根据车辆与站台门间隙控制计算得出曲线进站处的最小曲线半径,但未考虑曲线超高限速的影响。基于规范中规定的车站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曲线超高不应大于15 mm,推导出缓和曲线进站长度与曲线超高限速对应关系的公式,并结合行车牵引计算,应用推导的公式进行方案比选研究。在线路平面设计过程中,缓和曲线进入有效站台首先应满足车辆与站台门间隙的要求,其次应结合缓和曲线进站长度与曲线超高限速对应关系的公式以及行车牵引计算结果,合理配置半径及缓和曲线,尽量降低或避免曲线超高限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地铁长时期的发展以及国人对于文化审美的需求和对于地铁公共艺术价值的意识的觉醒,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城市的独特文化、地方特色和城市风采在地铁空间中呈现,并开始注重地铁空间的人本思想和文化体现,使地铁站具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特色与内涵丰富的综合功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地铁站公共艺术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手法还比较单一。希望通过对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营造一种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与城市文化相契合并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铁公共空间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建议。文章中提出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体现地域文化、注重人性化设计以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也阐述了在营造地铁站公共艺术空间的多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铁站照明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城市地铁站照明节能的途径,实现地铁站照明的绿色化。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地铁站照明的大量资料;到国内多个城市地铁站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地铁照明的节能途径,利用照明模型和电脑模拟检验和修正所得的结论。提出了应该从照明标准、照明设备、照明方式和照明控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地铁照明绿色化。本研究成果对我国新的地下铁道照明标准的制定、地下铁道站的照明设计和改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气体灭火在地铁站设计中的应用,分别从气体灭火系统分类、气体种类、设计计算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对气体灭火设计流程进行了梳理,并对运营维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分别对地铁站前广场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步行、自行车、普通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交通方式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为满足交通接驳与管理需要,地铁站前广场应设置自行车遮雨棚、广场照明、供水供电等主要的辅助与保障设施;对地铁站前广场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论述,旨在提升站前广场换乘的便捷性,为乘客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地铁站域的概念和形式.结合国内外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实例,根据独立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特点、相邻站点地下空间的连通设计特点、多站点地下空间的协同设计特点,归纳总结出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点、线、面三种布局模式的特征及其适用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布局模式的适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深的地铁站莫斯科“胜利公园“地铁站于去年投入运营,它距离地面达90 m。“胜利公园“地铁站位于莫斯科西部,是为纪念1812年战胜拿破仑卫国战争和战胜法西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而修建的。地铁站运送乘客下到站台的自动扶梯长达126 m,乘坐自动扶梯从地铁入口到站台需要近3 min,有两座地下顺向同台换乘的平行车站。“胜  相似文献   

15.
共青团广场站:莫斯科的标志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也成为了莫斯科的标志部分,由于其处于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共青团广场,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在莫斯科地铁5号线以及整个地铁系统中都是最出名的。这个地铁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地区的入口,它的设计主题是爱国主义和激发民族的荣誉感。这个地铁站在1952年1月30开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5 min 45 s。这对改建或新建地铁换乘通道、安抚乘客心情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地铁芳华路站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结合目前发生紧急事故需疏散客流量及列车满员进站客流量,应用美国NFPA130标准计算出紧急疏散时间及目前车站设备条件下最大的疏散能力。结果表明,站台是整个疏散过程的瓶颈,对此提出相应疏散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地铁站体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加坡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况,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新加坡地铁站体的综合开发模式,包括综合集成、商业集成、商务集成和居住集成等四种主要模式.总结了新加坡地铁站体开发的一些特点.综合开发不仅包括地下空问,也包括地上、周边建筑,并可结合多种城市功能,以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两种地铁出入口类型的特征,从使用功能分析了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的具体要求。从文化旅游视角提出了城市景点附近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要求。对成都市部分旅游景点地铁站进行实地调研,提炼出该类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的设计思路及策略:应体现城市的风格与文化;应促进周边景点文化形象的塑造;应与城市建筑、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促进地铁交通、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城市艺术氛围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地铁的修建,缓解了城市扩张带来的交通拥堵,满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地铁已经融入到了城市文化与居民生活之中。地铁站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效率问题,更要注重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通过地铁站空间环境的精心设计,乘客可以获得视觉上的审美体验,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提高在封闭空间的舒适度,实现精神层面的意趣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