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盾构穿越地表建构筑物通常是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尤其是在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面对圆砾泥岩的复合地层盾构掘进,从盾构选型、施工参数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复合地层盾构下穿建构筑物风险控制。同时对复合地层中盾构穿越圆砾泥岩段的掘进参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着眼于盾构穿越泥岩层的施工控制,提出了圆砾泥岩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风险控制手段,保障了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杭州地铁2号线钱塘江区间所处周边为高深埋、高水压环境,盾构施工中采用左、右线盾构独立进行冻结、水土回填,以及井内掘进进出洞施工的土压平衡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有效地解决了盾构进出洞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城际延伸线项目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为背景,结合大直径泥水盾构成功穿越严重损坏房屋(东顺旅馆建筑物)实例,提出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延线风险点的技术措施;总结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延线特级风险点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铁3号线越江隧道穿越湘江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风险高。针对沿线砾岩夹泥质砂岩复合地层、断裂破碎带和复杂岩溶地层等特殊地质条件,考虑水下高水压等因素影响,对地铁盾构选型进行研究。考虑不同施工风险,对盾构各关键部分进行设计与改进;对岩溶地层进行注浆预加固处理,分析泥水盾构对穿越复杂岩溶地层的适应性。采用改进的泥水盾构成功穿越湘江水下岩溶发育区,掘进效果良好,表明泥水盾构选型对穿越湘江水下岩溶发育区隧道的施工环境是合理且适应的。  相似文献   

5.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人行天桥桩基。在盾构穿越天桥前,必须清除隧道开挖范围内的桩基。在无交通疏解和工期紧的条件下,首先搭设临时支架保护天桥,从地面注浆加固土体,在托换承台后,人工挖竖井从竖井中凿除盾构隧道范围内桩基,同时盾构穿越时调整施工参数。整个施工过程中,天桥正常通行,盾构穿越天桥后,承台最大累计沉降在3mm以内,保证了天桥的安全和盾构施工工期,到达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成都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的地下段采用了盾构法施工。盾构区间穿越的地层为富水砂卵石地层。对于在该种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穿越建筑物的安全问题成为工程控制的重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建筑物的内力、位移等。对实际掘进采取了盾构机的施工控制以及注浆加固与桩基荷载转移的辅助措施,并实现信息化的施工,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地穿越建筑物。  相似文献   

7.
结合上海近年来在城市软土密集区盾构穿越施工的实践,对盾构穿越危险房屋、上方及下方穿越运营地铁的施工风险,以及变形控制标准与预测分析方法、土压力、注浆等关键施工工序及参数的控制细节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明确提出:严格的地层损失率限制标准及强有力的监控手段,是化解盾构施工中各种风险的根本;针对特殊地质及环境条件下的盾构设备选型及相关工艺水平的改进与提高,是控制风险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提高,交通建设也在日益发展壮大,城市内的大直径盾构隧道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盾构法施工有着不影响地面交通、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影响、施工不受天气气候的影响等优点,能够较经济、有效的完成施工,但要穿越江河湖海和地表构筑物,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的管控十分重要。本文以杭州市望江路过江隧道项目为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盾构选型、盾构始发、穿越钱塘江、盾构掘进、盾构姿态、盾构接收等风险的分析,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确保盾构顺利掘进,也为了今后的大直径盾构施工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3标(中原东路站—郑州火车站站)区间盾构穿越郑州火车站盾构隧道下方有既有人防隧道为例,详细叙述了该人防隧道探测、处理施工技术及盾构穿越该段人防隧道施工技术,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桥梁的扰动程度,确保盾构隧道施工沿线既有桥梁处于良好的状态,建立了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桥梁精细化施工控制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施工前的参数确定、施工中的反馈控制和施工后的长期监测3部分组成。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北京市南水北调东干渠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北苑桥主桥工程中,确保了既有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