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成品油管道水击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在密闭输送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停泵、误关阀门及混油界面经过泵等均会引起水击现象发生。水击波沿管道传播,极易导致管道局部超压而造成破裂、损坏设备等危害,故水击保护成为成品油管道密闭输送关键性的工艺技术之一。鉴于格拉管道落差大、管道的水力工况多种多样等特点,改造后在全线水击保护控制方面采取了调节阀调节、泄压保护、紧急停泵3种主要保护措施保证管道事故工况时的安全。对两类泵站的事故工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3种保护措施在非正常停泵、意外关阀等事故工况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中航油成都某航煤管道实施的超前保护、泄压保护、压力保护等水击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利用SPS软件对首站事故停泵、沿线阀室阀门和末站站场阀门异常关闭的事故工况进行模拟,分析了航煤管道的水击保护逻辑。研究结果表明,首站事故停泵、阀室阀门或末站站场阀门异常关闭都不会造成管道全线超压,这说明目前的水击保护措施有效保证了航煤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在长距离输油管道运行中,防止水击发生是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长输管道水击的形成过程、原理、特点及其危害,提出了水击波拦截、自动泄压保护、自动调节保护、顺序停泵保护及加强管道水击防护等方法,可有效防止水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悬臂式水下矿石管道输送系统突然停泵发生水击,将对管道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利用流体仿真软件,分析了其水击时稳态水力坡度线、水击包络线、水泵流量历时曲线、水泵转速历时曲线、止回阀节点水击压力等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此系统突然停泵而引起水击,若没有安装止回阀,水泵发生严重的倒流和倒转现象;而安装了止回阀的系统,其水泵无倒转现象,且倒流流量小,只持续了很短时间;使用3 s快闭90%+8 s慢关10%的止回阀并未使水击水头超过正常工作水头;安装了止回阀后,水击的最大水头和最低水头的波动范围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长呼原油管道的安全运行,在管道设计时使用Safety Manager系统,其工作方式是2个CPU同时运行,无主备之分;当管道存在水击触发条件后,SM通讯给其他站,并开始计时,达到触发时间,本站设备动作;在水击执行过程,可人工干预,点击"水击综合复位",终止程序的执行;触发水击保护的条件主要有站关闭、失电、甩泵、站触发ESD等。通过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减小了调控操作人员的操作压力,有效保护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在长距离输油管道运行中,防止水击发生是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水击泄压阀在长输成品油管道保护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DANFLO泄压阀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安装要求、投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根据DANFLO泄压阀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给出了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落差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压力变化主要是由管道特性和泵站工作点共同变化引起。由于石太管道地处太行山区,具有落差大、翻越点多、地形复杂等特点,所以分析顺序输送时的管输量和各站进出站压力,对保证管线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伯努利方程和列宾宗公式,分析了混油界面翻越高点前后的压力变化规律,通过水力计算分析了石太管道高庄至阳泉段顺序输送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结果表明:顺序输送时运行压力随管线高程呈现规律性变化,须据此变化采取相应压力调节措施,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贵阳输油站水击泄压阀误动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贵阳输油站进出站水击泄压阀误动作原因进行分析。造成水击泄压阀误动作且不能及时复位的主要原因是:水联运和油水混合输送期间残留在先导阀和引压管内的水遇到低温(-2℃)天气结冰,从而引起先导阀误动作,导致水击泄压阀活塞被顶开且不能及时复位;石块进入水击泄压阀阀腔时被活塞卡住是另一个重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对水击泄压阀的先导阀进行排凝和对引压管加保温层的防范措施,并建议在水击泄压阀前加装过滤器,防止异物进入水击泄压阀内。  相似文献   

9.
混油量是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时的重要控制指标,混油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初始混油、过站混油、停输混油和意外混油。文中从混油量控制措施入手,得出兰郑长成品油管道采用分段输送时三站混油切割混油量为1 915 m3;采用密闭输送、末站切割混油运行方式,混油量为1 120 m3,混油量明显减少,经济效益明显,且减少调度人员操作风险,有利于控制油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运行中的顺序输送管道沿线压力的变化主要是由管路特性的变化和不同密度油品在管道中交替产生的,管道的落差越大,对压力的影响越明显。由于靖成输油管道具有落差大、翻越点多、地形复杂及进出油点多等特点,所以在成品油顺序输送时,随着混油段位置的变化,其管输量、各站进出口压力等均在变化。针对靖咸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通过大落差地段的压力变化进行研究,对不同油品在大落差管道中交替时压力变化规律做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危险点的压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长输管线中,泵站是输油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泵站的运行成本巨大。工况处于经常变化的输油系统是极为普遍的,在这些系统中,通常采用的节流调节法浪费能量。如果能很好地使用变频调速系统,能实现泵站的优化运行。文中介绍了泵机组变频节能工艺理论以及比例定律和相似抛物线的基本原理,并对调速后泵的转速和轴功率进行了计算,进行定速泵与变速泵串联运行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操作方式的能耗。  相似文献   

12.
文中针对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混油产生的机理,对影响混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混油量计算公式、顺序输送过程中减少混油量措施以及混油的处理。以滨州-东营港成品油管道为例,对顺序输送所产生的混油量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油气管道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管道泄漏危害严重。因此,选择合适的安全监测和泄漏诊断方法,在线实时动态跟踪管道运行状况,准确报告管道泄漏位置将是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步骤。文中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原油管道热运行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由热量传递关系导出了原油管输过程各种热量计算公式,研究了输送过程原油损失热、释放热、油流摩擦热及其组成比例与输量或输送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流摩擦热并非为输量增大后吨油输送耗热量降低的惟一原因,原油管中通过时间的缩短降低了输送过程单位质量沿线损失热。通过时间缩短且同时摩擦热增大的共同影响是输量增加后热经济性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管道总损失热则与单位质量情况不完全相同,它取决于散热环境和油地温差,优化加热方案并使油地温差维持在合理水平,也可使总损失热随输量增大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输油管道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中两种调节方式(节流调节、变速调节)的应用效果,结合肯尼亚1号线成品油管道,选用SPS软件,分别对出站控制阀节流调节和离心泵转速调节进行了模拟.得出结论:该管道在设计输量下,采用转速作为调节方式较节流调节更经济.通过对比两种调节方式下泵输出参数,分析出调速节能的原理在于提高了泵机组的能量利用率,使电机输出功率与泵扬程满足工况的要求即可,出站控制阈全开,避免了节流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西部原油管道管输能耗,通过计算管道在不同季节、不同流量下的摩阻损耗,结合管道参数和输油泵特性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输油生产单位能耗的因素包括管输流量和输油温度。进一步计算得出了不同流量和不同季节对应的输油生产单耗。结果表明,流量对输油生产单耗影响较大,西部原油管道管输流量在1 000~1 400 m~3/h区间时生产单耗相对较低;流量大于1 600 m3/h时,生产单耗随流量上升接近线性增长。而输油温度对生产单耗的影响较小,同一流量下冬季生产单耗略高于夏季生产单耗。  相似文献   

17.
输油管道冰堵监测与定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寒冷地区的冬季,用输油管道输油时,通过常年冻土地带的管线,其输送的油中的水会在管内壁结冰,严重时会发生冰堵事故。为此,借鉴负压力波理论在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针对输油管道基本全冰堵的情况进行了冰堵位置的有效定位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用信号的相关分析方法对压力波(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在线实时监测方案,杜绝全冰堵的事故发生,确保输油管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油气管道是连接油田、炼厂上下游的重要部分,油气的安全输送是保证油气产量的关键。油气管道运行时的内外部因素给管道安全带来隐患,在油气管道安全运行中引入GIS测绘系统,采集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有效地消除了管道运行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