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P-AES法在镍基合金粉末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镍基合金粉末冶金材料中锰、硅、铬、钛、铝、铌、铁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试样分解方法、仪器最佳工作参数和分析谱线等,同时还研究了基体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上述7种元素的检出限(3S/N)在0.007 0.15 mg/L之间。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以实际样品为基体分别加入锰、硅、铬、钛、铝、铌和铁元素的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7.0%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0.22%2.8%之间;用该方法对材字700镍铬合金和YSB C 11516高温合金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这些测定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有关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国标中规定的精密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汽车用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火花源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检测仪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字固态高频火花光源激发样品,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中低合金钢中锡含量;讨论了该方法的不确定度因素,并进行了中低合金钢中锡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为95%时,中低合金钢中锡(0.018%)的测定结果为(0.018±0.003)%。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萃取法将样品中的痕量锰元素与基体分离并富集,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准确测定汽油中痕量锰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的回收率为93.5%~107.8%,RSD6.27%,实现了测定符合国IV及国V要求的车用汽油中痕量锰元素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含铜量为0.010~1.50%、含镍量为0.050~1.00%、含锰量为0.050~1.50%的钢及铸铁中的铜、镍、锰进行测定的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溶解。以氯化锶消除铁、铝、钛、硅及铬等共存元素的干扰。用化学计量性或贫燃性空气-乙炔火焰。工作曲线法进行锰、镍、铜元素的测定,在未加锶盐时先测铜,加锶盐后再测锰和镍。  相似文献   

6.
用直读光谱仪分析未完全白口化样品时,其各元素分析结果会有较大误差。文章采用在未完全白口化的铸铁样品上,在同一激发点连续激发多次的方法,取分析结果趋于稳定时各元素的值,可达到快速分析的目的。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将镁合金样品用盐酸消化。加入释放剂氯化锶消除硅的干扰,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锌的含量。对灯电流、乙炔流量、观测高度、酸及其用量、共存元素和镁基体等影响锌测定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予以优化。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0mglg、检出限为21μg/L、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0.5%。应用此法对镁合金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将铸铝样品用盐酸和硝酸溶解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的含量。选择283.3nm谱线作为分析线,所加试剂引起的干扰通过空白试验予以消除;加入氯化锶消除少量铁和硅等共存元素的干扰;铝基体的干扰在制作工作曲线时采用基体匹配法子以消除。试验结果表明,铅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mL;检出限(3s)为0.20mg/L;自制标准样品(在纯铝标准样品中加入铅标准溶液)加标回收率为99.56%一105.00%;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铸铝标准样品中的铅分析,相对标准偏差(6)〈1.5%。  相似文献   

9.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泳漆膜检测仪等设备对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对铝材占比为50%的钢铝混材车身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磷化膜质量为2.515 g/m^2,镀锌板的磷化膜质量3.572 g/m^2,且板材电泳漆膜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合格;通过添加含氟药剂将磷化槽液中的游离氟控制在150~250 mg/L范围内,能够将磷化槽液中游离态的Al^3+完全排除到槽液体系外;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和镀锌板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5.744μA/cm^2和7.355μA/cm^2,自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将切削液样品用硫酸一过氧化氢分解后,在pH=10的氨溶液中,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铅,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测定铅、镉和铬的含量。对灯电流、乙炔流量、溶样酸种类及其用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和氨水用量等影响铅、镉和铬测定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予以优化。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线性范围均为50.0~250.0μg/g;检出限:铅为40.4μg/L、镉为11.8μg/L、铬为13.8μg/L;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小于2%;加标回收率为94.4%~1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