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的重要支柱,2003年,全国累计生产汽车444万辆,同比增长35%以上,位居全球第三位,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位居各行业之首,预计2004年全年产量将达500万辆以上。在汽车市场“井喷”繁荣的背后,我国汽车工业依然  相似文献   

2.
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在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名列第97位。蒂森克虏伯集团业务涉足钢铁、汽车、电梯、技术和服务五大领域。2003/2004年度销售额为416亿欧元(包括集团内部供应业务),不包括集团内部供应业务,销售额为393亿欧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平稳增长阶段。有一种论点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形势不好,忧大于喜。但是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还是分别超过了500万辆。同时,在世界汽车工业中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增长率依然是较高的。作为汽车专业研究人士,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4.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4,(36):14-15
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从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平稳快速增长阶段。有人说,当前我国汽车工业产销形势不好,忧大于喜,但从2004年1~11月汽车产销数据来看:汽车累计产销466.58万辆和458.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3%和16.81%。其中,轿车累计产销214.49万辆和20’7.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6.90%。显然,产销增长率在国际上来说,依然是较高的。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5.
2004年,雷诺-日产联盟的销量达5785231辆.比2003年增长80%.日产和雷诺的销量分别为3295830辆和2489401辆.雷诺-日产联盟的全球市场份额为9.6%(雷诺集团为41%.日产为55%),在销量上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联盟继续从双方互补性中受益.2004年净利润上升43%,高达35亿欧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国际尊车大家庭举足轻重的成员。在金融海啸冲击下,全球汽车工业受到严重波及,中国也不例外。连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工业,2008年增速大幅下降。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汽车工业如何度过难关,变危机为机遇呢?年终岁末,长期从事汽车领域科研,对新能源汽车格外关注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就上述问题,接受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4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世界各地共生产1490多万辆乘用车,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工业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14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世界各地共生产1490多万辆乘用车,其中930万辆产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德国乘用车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工业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2000,(1):10-10
199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有效供给的增加,刺激了汽车需求的增长,从而使汽车工业销售额呈现较快增长,达到3114.7亿元。比1998年增长13.6%,是1990年的7.0倍,年均增长率24.2%。其中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额1660.8亿元,改装汽车生产企业销售额265.2亿元,摩托车生产企业销售额496.5亿元,配件生产企业销售额585.1亿元,分别占汽车工业销售总额的53.3%、8.5%、15.9%、18.8%汽车工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10年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2004年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到了507万辆和2800万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就业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拄产业。  相似文献   

10.
巴西汽车市场总体情况 1.汽车产业概况 2004年开始,随着巴西经济复苏以及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巴西汽车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期.2008年下半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速放缓,但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2010年巴西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超过2500万辆.与此同时,巴西汽车生产和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产量增速明显放缓,出口在2009年出现明显下滑,2010年和2011年出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2001,(1):34-3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有效供给的增加,以及一系列有利于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刺激了汽车需求的增长,从而使汽车工业销售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0年达到3560.4亿元,比1999年增长14.3%,是1990年的8.1倍,年平均增长23.2%。  相似文献   

12.
继2002年汽车市场给人们意外的惊喜之后,2003年继续超速发展。2003年1—12月,全国累计生产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销售汽车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有望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汽车生产第四大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情报》2006,(6):47-47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新)汽车是通过与汽车制造厂家签订有合同契约的贸易公司、汽车制造厂家所属金融服务机构(一般称作汽车银行)的租赁公司、本企业职工等等渠道向市场销售的,零配件则主要通过维修服务站销售。下表以2004年为例,列出该国汽车市场销售(贸易)渠道(途径)构成。2004年,德国新汽车和零配件销售总额为1080亿欧元,其中,零配件销售是盈利最丰厚的业务领域之一,汽车制造厂家由此获得的利润额超过20亿欧元。  相似文献   

14.
政策与市场     
久陵 《轿车情报》2010,(9):24-25
2009年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但中国汽车市场却创造出销售1360万辆、全球第一的业绩。这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因素密切相关。今年以来,虽然整个汽车市场在国民经济强劲增长和个人刚性需求的带动下依然增长有加,但是政策与市场发展的协调性方面却存在着瑕疵。而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域中,在国家政策的有效刺激下,点燃了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战略特征,在整个欧洲最为突出和典型。从一定意义上讲,探讨德国汽车发展战略,就是探讨欧洲汽车发展战略。德国既是世界汽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德国汽车企业全球产量共121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6.9%。其销量占西欧汽车销售份额的47%。在汽车消费日益增加的新欧盟国家,德产车以超过44%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背景下,2004年依然实现平稳增长并历史性地踏上汽车产销500万辆的台阶。虽然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达到了15%,比2004年GDP增长率9.5%(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50%,但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却首次低于汽车的整体增长,仅为13.8%。  相似文献   

18.
韩林 《城市车辆》2006,(4):23-24
我国国民经济1978~2005年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GDP增长率在3.8%~15.2%之间波动。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0美元,2005年达到1400美元,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GDP的增长助推了汽车产业的增速,自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以来的10多年间,汽车产量年均增长达15%,一直高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其他行业的领头雁。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属于高速发展阶段。继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达到500万辆后,2005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570万辆和575万辆。可以看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在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2004年的汽车政策年。2005年的汽车调整年.汽车工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20.
德国大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的业务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轮胎、制动系统、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传感系统、车载通讯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和工业橡胶,致力于提升驾乘安全性和全球环保。大陆集团同时也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和研发网络的重要一员。2007年,以114亿欧元的价格购买了西门子集团(Siemens AG)旗下的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集团(Siemens VDO Automotive 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