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俊祥 《中国水运》2014,(4):I0001-I0001
一、救助经过 1.救助信息 2008年12月10日,烟台打捞局所属三用拖轮“德成”轮(总长81.37m,型宽15.96m,吃水4.75m,总吨2,737t。)正在渤海湾渤中海洋石油工地“渤海5号”钻井平台执行值班守护支持任务,当日21:43时收到东营海事局救助指令:货船“聚鑫”轮(总长:53.3m,总吨490t,载重吨800t,吃水4.0m。)  相似文献   

2.
圆满完成体制改革 开创救捞事业新局面 交通部救助打捞系统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唯一的水上专业救助打捞队伍。2003年2月,在国务院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交通部会同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中央编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救助打捞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交人劳发[2003]60号)组织开展了以加强救助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打捞发展的体制改革,实行救助、打捞分开管理。  相似文献   

3.
崔燕 《中国船检》2010,(2):91-91
从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2010年工作会上获悉,救捞系统全年累计出动专业救助力量1248次(651艘次/302架/295队次),执行特殊救助任务912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951名,其中成功救助遇险外籍人员229名;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24艘,其中外籍船舶23艘;应急救助队完成救助抢险打捞作业295次;成功打捞沉船4艘;获救财产价值约110.1亿元。  相似文献   

4.
据悉,总长114.5m、宽19.8m、型深9.6m,自重4786t,于去年年底侧沉在天津港航槽附近的7000m。挖泥船“奥圣65”轮于7月25日被打捞出水,这是今年以来我国海上打捞起的最大沉船,创造了国内海上非开挖导向钻技术的打捞沉船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围绕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和抢险打捞、特殊政治军事保障任务等救助打捞核心业务,面向我国管辖海域内的救助、打捞、飞行三大业务领域,以支撑国际一流现代化专业救助打捞体系的加快构建为最终目的,从运行监测、应急指挥、通信保障、数据资源、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中国救助打捞2015—2020年通信及信息化能力建设进行规划研究,提出规划水平年内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对远期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朱绍凡 《世界海运》2020,43(3):31-35
海上救助打捞行业是高危行业,为更好地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必须确保自身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安全生产监管的治本之策,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在救助打捞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将防线关口前移,强化预防预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能够保障救助打捞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救助打捞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就救助打捞安全管理工作中如何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给出一些建议,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1年2月10日,在夏威夷州瓦湖岛以南16km的洋面,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动力潜艇“格林维尔”号撞击了日本实习船“爱媛”号,10多分钟后“爱媛”号沉入了水深610m的海底,美国海军用无人潜器和深海无人救援器开展搜索工作的同时,提出了深海救助的有关课题,简要说明对“爱媛”号打捞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8.
《航海》2007,(4):F0003-F0003
6月23日13时45分,交通部救捞局副局长、演练总指挥丁平生宣布演练开始,紧接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交通部救捞系统人命救助应急演练在长江口宝山水域拉开帷幕……在近一个小时里、10艘船与2架救助直升机合作进行人命救助、船舶救助、坠海航空器及其黑匣子搜索打捞和轻舟快艇编队高速航行等四个演练项目,  相似文献   

9.
(2)海难救助和预防措施 海难救助作业有时可算作一种预防措施。只有初始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损害的海难救助作业才能算作预防措施。如果该作业有其他目的,如打捞船体和货物,发生的费用是不许按基金公约规定来索赔的。对未按救助报酬估价适用的标准算作预防措施活动的补偿估价,补偿限于成本,包括合理的利润成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航海教育研究》2009,26(1):24-24
近日,教育部批准公布了2009年高考招生新专业,全国首次开设的新专业共有7个。大连海事大学根据国际海事组织海员证颁发的业务需要,开办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此外,为改变我国救助打捞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学校还开设了“救助打捞工程”专业。  相似文献   

11.
(2)海难救助和预防措施海难救助作业有时可算作一种预防措施。只有初始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损害的海难救助作业才能算作预防措施。如果该作业有其他目的,如打捞船体和货物,发生的费用是不许按基金公约规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4月1日起,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的交通部救助打捞系统,将按照国务院的批示精神,实施救助和打捞分开的体制改革。改革后,救助单位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打捞单位仍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但实行经费自收自支。因此,打捞单位未来如何发展已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课题。一、国家专业打捞队伍的存在是经济发展、政治、军事、战备和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改革后,打捞单位除了自身发展的任务外,还要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承担国家指定的特殊的政治、军事(战备)、救灾等抢险打捞任务;履行有关国际公约;负责我国海域的沉…  相似文献   

13.
《航海技术》2006,(4):F0004-F0004
中国救捞是中国唯一一支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承担着对中国发生的海上事故的应争反应,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对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项使命,同时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协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南天龙”号——万吨级海洋起重救助打捞工程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子荣 《船舶》1993,(5):1-7
“南天龙”号万吨级海洋起重救助打捞工程船是最近设计制造获得成功的一艘多功能船舶。本文介绍了它的性能,船型和各项设备的主要情况,尤其对关键设备--大型海上起重机等重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月28日,交通部所属的北海、东海、南海救助局以及烟台、上海、广州打捞局正式成立,在交通部救助打捞局的统一领导下,担负起各自辖区救助与打捞的职责,标志着救捞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救助与打捞从此步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6.
沉船打捞是海上救助的难点,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沉船事件,使国家和相关主管机构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因此国家大力提高救助装备配备水平,从事沉船打捞行业的企业与专家不断增加研发力度,努力提升打捞技术和开发更为先进的打捞装备。本文介绍了当前的沉船打捞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时针对当前研究方向提出了未来沉船打捞的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加强救助打捞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围绕国家海洋强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专业救助打捞体系。《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救助打捞发展目标是在我国管辖内海域基本建立全方位覆盖、高海况运行、配置科学、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救助打捞体系,具备快速高效应对群体性人命遇险、大规模溢油和危化品污染、大吨位沉船等重特大事件的能力,同时具备深海、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履行救助打捞职责,有效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文中通过对近年来救助打捞行业重大风险点分析梳理,总结提炼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重大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吕航 《中国船检》2007,(8):28-31
2003年3月11日,新华社播发新闻:我国《救助打捞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救捞体制改革拉开帷幕。当年6月28日.交通部救助局和打捞局挂牌成立,新的体制正式确立并运行,中国交通救捞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四年后.交通部长李盛霖在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完成了救捞体制改革。那么,通过改革.中国救捞体制取得了哪些突破.实现了哪些跨越式发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安飞 《中国船检》2003,(3):50-53
2003年2月28日,交通部救捞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在讲话中谈到:救捞体制改革将成为2003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具体地讲:至2003年3月底,将全面完成救捞体制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救捞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等;2003年4月1日至6月30日,完成将现有的救捞局划分成为救助局和打捞局的工作,初步确立救助、打捞新体制、实现救助与打捞分开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