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胡金山 《铁道建筑》2023,(6):127-131
以铁路站房区湿陷性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进行预加固,结合处理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研究桩长、桩间距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处理前后加固深度内桩间土层水平应力和超固结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间距显著影响桩间土挤密效果,桩长的影响较小,当桩间距从1.2 m减小为1.0 m时桩周塑性区挤密效果显著增强,采用水泥土夯扩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建议桩间距不大于1.0 m;锥尖阻力、侧壁阻力、水平应力比和超固结比随深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埋深0~12 m范围内水平应力比在2~4变化,超固结比OCR在4~12变化,说明水泥土夯扩挤密桩显著增大了土层水平应力和强度,但深度大于12 m时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处理效果减弱。研究结果从土层水平应力角度揭示了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夯扩挤密桩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挤密桩复合地基原位测试检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要准确判断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效果,就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测试。本文介绍的原位测试检测方法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一种检测方法。研究方法:原位测试是在挤密桩固化前进行静力触探测试,通过桩体不同固化材料的对比试验确定桩体比贯入阻力值和桩间土的比贯入阻力值的关系,利用这种对比关系便可进行施工过程的复合地基质量检测和控制。研究结果:文章就相对关系的建立和检测的程序、时间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其中桩体比贯入阻力值的测试时间应先经室内试验,再经现场试验来确定,桩间土的比贯入阻力值则一般在成桩5~15 d内进行。原位测试方法速度快、费用低,可提高检测的频数,利于全面质量控制,且对桩的破坏很小。该方法目前已在郑西ZXZQ04标工艺试验中得到应用。研究结论:挤密桩复合地基原位测试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希望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
介绍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技术 ,重点介绍灰土挤密桩的设计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桩间土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夯扩素土挤密桩对改善黄土湿陷性的效果,分析了夯击能对桩周土挤密效果的影响.根据桩周土的挤密系数、孔隙比沿桩体径向的分布规律,按照挤密效果将桩周土分为充分挤密区、有效挤密区和挤密影响区三个区域,为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德义 《铁道建筑》2011,(10):78-80
结合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对灰土挤密桩设计、施工、挤密效果、地基承载力等进行分折,验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水泥土挤密桩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选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水泥土挤密桩桩体压实度受务实机械设备以及夯锤锤重、锤径、落距、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含水率等技术参数的影响是很大的.结合水泥土挤密桩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应用,研究水泥土挤密桩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的选用.  相似文献   

7.
新建迁曹铁路滦县至京唐港段,利用既有线路的路基填料较差,设计采用水泥土挤密桩进行加固,在施工中采用机械成孔。文章就水泥土挤密桩成孔机械的原理、构造和施工步骤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灰土挤密桩处理软弱地基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3座住宅楼软弱地基土处理为例,介绍了重锤夯击灰土挤密桩法处理软弱地基土的具体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干振挤密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挤密、振密、排水固结、减震等多方面分析挤密碎石桩对砂土液化的影响,根据施工情况,解释振陷、地表积水、加固效果随深度有所差异及后期沉桩难度加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优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黄土由于其湿陷性的特殊性质,导致铁路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铁路安全。本文依托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挤密桩桩径对挤密水平范围有显著影响,挤密影响范围可分为充分挤密区、有效挤密区和挤密影响区。桩周土体竖向位移随距桩边距离的增大先迅速增大随后逐渐减小直至为0,在距离桩边约0.7~1.0 D处,竖向位移达到峰值;竖向位移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深度约为2 m(0.4倍桩长)时土体几乎无竖向位移,随后竖向位移继续增大。一定范围内增大挤密桩直径能显著扩大挤密影响区。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依托工程最经济、合理的挤密桩直径为0.4 m;根据现场监测数据,路堤施工完毕后路基整体累计沉降量不超过5 mm,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沉降控制是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沉降变形观测、大型浸水试验、路基沉降预测,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下水泥土挤密桩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湿陷性消除效果、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挤密桩最大处理深度一般不超过15 m.本试验场地采用15 m挤密桩处理,恒载预压6个月路基的剩余沉降量便已满足铺设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浸水后该地基加固层仅出现了极少量的沉降,加固层的黄土湿陷性已完全消除.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小于15 m的场地,采用挤密桩处理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兆斌 《铁道勘察》2005,31(2):29-32
混凝土挤密桩加固软土地基时,可根据其孔隙比变化和含水量不变的原理,分别求得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和桩的承载力。运用温克尔地基局部变形理论、弹性地基梁的计算方法求解地基的变形和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部分地段穿越湿陷性黄土区域,根据现场湿陷性黄土路基挤密桩施工经验,介绍饱和软弱土缩孔、桩底土质为软弱土、遇到地基土质较硬、地下洞穴及地下水渠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为湿性黄土区域的挤密桩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春朴  卢长顺 《铁道建筑》2004,(1):27-29,51
京秦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床采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文章介绍通过施工前的模拟试验 ,确定所用机具、设备仪器和具体施工步骤 ,为上道进行基床挤密桩加固提供施工参数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京秦铁路提速改造,采用水泥土挤密桩加固路基基床,提高基床承载能力,在4h的“天窗”时间内进行挤密桩作业。到点必须恢复至原160km/h列车运行,文章介绍施工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祝和意 《铁道建筑》2007,(5):49-50,94
文章结合某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对水泥稳定土挤密桩加固基床的设计、施工、试桩参数测定及成桩后挤密桩的质量检测等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重载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及重载铁路路基加强的背景下,以重载铁路路基为研究对象,针对路基经斜向注浆挤密桩加强前后的静动力效果变化,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Plaxis中的塑性分析计算模块和动力分析模块对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斜向注浆挤密桩加强后的重载铁路路基静力变形减少20%,动力响应值降低30%,表明斜向注浆挤密桩对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强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水泥土挤密桩在郑西客运专线新临潼车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泥土挤密桩在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效果,为后续类似工程大面积应用提供主要的施工参数。研究结果:通过大量反复的工艺性试验充分证明水泥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同时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灰土挤密桩的施工质量要求,结合房建、公路工程中灰土挤密桩的施工实践,对挤密桩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选用了小型机具机械洛阳铲预成孔夯拓成桩,较好地解决了在狭小场地进行灰土挤密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采用挤密桩加固既有线路基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既有浙赣线路基承载力的检测和采用挤密桩加固提出几点疑问,提出暂时不采用挤密桩加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