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车速里程表是汽车上的重要仪表,显示车辆的车速和里程。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式里程表以误差小、损坏率低及成本低等优点,取代机械式车速里程表,得以在汽车行业广泛应用。1车速里程表信号装置车速里程表作为仪表,要想显示精准的参数,就需要保证采集到精准的车速信号,作为产生车速信号的重要装置,车速传感器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以  相似文献   

2.
13解放牌平头载货汽车采用电子式车速里程表优点有哪些?工作原理是什么?答:电子式车速里程表具有性能可靠、指示准确等优点。它与机械式车速里程表相比,最主要是用传感器取代了软轴,克服了机械式车速里程表指针摆动、软轴易断等缺点,所以电子式车速里程表被广泛应用。电子式车速里程表的工作原理:电子式车速里程表传感器采用霍尔式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变速器的从动齿轮上,输出为脉冲信号。当汽车行驶时,诱导轮驱动传感器内的磁钢作圆周运动,磁钢每转一周,霍尔传感器就输出8个脉冲信号,此信号正比于行车速度。里程显示是由传感器给里程表…  相似文献   

3.
车速里程表用来指示汽车行驶速度和累计里程。传统的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是由变速器[或分动器]输出轴上的里程表齿轮通过软轴传动,驱动车速里程表工作。近年来由于汽车电子装置的普及使用、为适应后置发动机车身长的特点、采用软轴驱动的传统车速单程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逐步由电子式车速里程表替代,并且采用单片机技术的电子式车速里程表,具有日臻完善的功能,不仅可以显示汽车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还可以实现限速、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瑞风商务车车身电器故障案例分析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车速里程表不工作 故障现象在行车过程中,车速里程表指针与计程表数字均不工作。 故障原因分析车速里程表自身损坏,相关线路断路、短路,车速传感器失效,变速器内车速传感器从动齿轮损坏,车身控制器BCM故障等。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一辆奥迪100乘用车车速里程表间歇性不工作(即车速表指针不转动和里程表的字轮不工作)。故障诊断与排除车主反映该故障最初发生在半年以前,多次修理也没有彻底解决。车速传感器和车速里程表都换过,但故障依然存在,而且没有规律性。该车型装配的是电子车速里程表,它由车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2003车出厂的广州本田雅阁2.3 L轿车(采用自动变速器),因仪表盘上的车速表和里程表不指示,经某修理厂诊断为里程表损坏,但购买一新仪表总成装上后试验,车速表和里程表依旧不显示。故障诊断首先路试,车速表指针与里程表液晶计数系  相似文献   

7.
故障一:车速里程表不工作 检查分析:红旗轿车采用电子式车速里程表,与软轴驱动机械式车速里程表相比,它的故障判断比较复杂。 一汽集团公司提供的有关电路图见图1,图中里程表传感器G22有三根接线 电源正极线(黑蓝)、搭铁线(棕色)和信号线(褐红)。这是  相似文献   

8.
车速里程表是指示、记录汽车行驶速度和累计行驶里程的仪表,它由车速表和里程表两部分组成,其驱动力是由变速器通过软轴传递来的。 1、车速里程表的结构图1和图2是国产载重汽车装用的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的结构图。它由与主动轴紧固在一起的永久磁铁转子、带有轴与指针的铝罩、磁屏和紧固在车速里程表上的刻度盘等组成。 2、车速里程表的工作原理当汽车不行驶的时候,铝罩在游丝的作用下。使指针位于刻度盘的零位;当汽车行驶时,其动力是由汽车变速器通过软轴传递的,软轴旋转,转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及时了解汽车上有关部件的工作情况,正确驾驶汽车以保证行车的安全,现今所有汽车驾驶室内都安装有各种用途的仪表,包括车速里程表、燃油指示表、润滑油压力表、水温表、电流表及各种信号器等。现根据修理中的一些体会,谈谈汽车仪表的常见故障和检修方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车速里程表车速里程表是用来累计汽车行驶里程以及指示汽车行驶速度用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车速里程表常见故障和检修方法见表1。  相似文献   

10.
一、车速里程表及速度报警装置 车速里程表是由指示汽车行驶速度的车速表和记录汽车所行驶过距离的里程计组成的,二者装在共同的壳体中,并由同一根轴驱动.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是多级多相颗粒性材料,其复杂的颗粒特征、界面效应和迁移行为决定了离析特性、压实效果与力学响应。为了解析沥青混合料的微细观作用机理,为混合料组成优化设计、施工控制及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矿料-沥青体系的研究成果,并将摊铺、压实、服役阶段的沥青混合料分别看作不同状态及迁移自由度的矿料-沥青体系。首先,针对矿料体系的颗粒特性,分析了颗粒几何形态以及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多级矿料复合几何特征表征方法。其次,针对松散态的矿料-沥青体系,梳理了矿料颗粒体系的接触摩擦特性、界面交互作用等细观特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行为评价方法,分析了颗粒迁移行为对离析倾向的影响,并讨论了离析形成机理;针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描述了动态压实特性与颗粒的迁移行为,分析了矿料几何特征、矿料-沥青界面效应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从内部颗粒迁移角度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介绍了矿料-沥青体系的颗粒迁移行为,并分析了颗粒微迁移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最后,将运输摊铺过程的松散态、压实过程中的错动态、服役过程中的成型态...  相似文献   

12.
借鉴美国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技术框架,系统回顾了初级应用、通信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同因素驱动下智能公路的概念演化、技术发展和未来变革。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AHS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智能公路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系统的演化方向以及包含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感应控制层的智能公路体系架构。同时,瞄准当前主流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总结了泛在无线通信、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辆队列控制、无线充电、道路智能材料、道路主动安全控制、面向出行即服务的车路信息交互、基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决策规划等驱动智能公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并基于这8项关键技术的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建议措施;分析了车路协同一体化、智能平行系统、人工智能、交通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将对未来智能公路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系统性地预测了智能公路技术的商业化推广路线以及未来智能公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的技术设备成本,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和高效的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将对当前和未来智能公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柱中配箍率和钢纤维掺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配箍率(0%、0.25%和0.5%)与钢纤维体积掺量(0%、1%和2%)的5根超高性能混凝土足尺柱试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配箍率和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柱耗能能力、自复位能力、强度退化性能、刚度退化性能以及弯矩曲率关系的影响规律。基于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柱构件性能、箍筋应变以及等效侧向约束力的分析,提出钢纤维体积掺量与配箍率的等效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配箍率对正截面破坏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延性、耗能能力以及自复位能力均有影响,当配箍率从0%提高到0.5%时,柱试件的延性系数提高15%,耗能能力提高55%,自复位能力提高32%;②钢纤维体积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破坏形态的影响显著,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压碎剥落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延缓了受压钢筋屈曲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柱的延性,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从0%提高到2%时,柱试件的延性系数提高45%,耗能能力提高142%,自复位能力提高42%;③对于正截面破坏的受压构件而言,采用钢纤维代替箍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于所研究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柱而言,2%的钢纤维体积掺量可等效于0.51%的配箍率。  相似文献   

14.
叶康慨 《隧道建设》2007,27(6):39-42
沈阳市地铁二号线北起北陵北部,终点在浑南新区的21世纪大厦前的世纪广场,线路正线全长19.245km。五里河—奥体中心站区间下穿500m宽的浑河河道,根据隧道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介绍了过河区间隧道盾构的选型、刀盘型式、刀具布置、刀盘开口形式、岩石破碎机、盾构的工作模式等主要设计特点与性能,同时论述了在施工过程中拟采取的开挖面稳定措施、泥水处理系统布置思路、换刀措施、联络通道施工思路、盾构施工接口、端头地层加固设计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钢-UHPC组合结构与普通钢-混组合结构中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的差异性,通过推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展开详细研究。首先,对9个UHPC试件和9个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根据2种混凝土试件中PBL剪力键的破坏形态、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变分布规律揭示其失效机制及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贯穿钢筋直径和钢板开孔数对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试验结果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开展参数分析,详细探讨UHPC强度、钢板开孔孔径、贯穿钢筋屈服强度和钢板厚度对PBL剪力键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考虑钢纤维的PBL剪力键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受钢纤维的影响,UHPC的裂缝发展受到限制,且较普通混凝土裂缝数量少、宽度小;UHPC试件中贯穿钢筋发生明显屈服,以剪切破坏为主;单孔PBL剪力键的极限抗剪承载力主要取决于贯穿钢筋直径,而受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多孔PBL剪力键的极限抗剪承载力主要取决于贯穿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比,UHPC试件的抗剪刚度提升了2~3倍,双孔剪力键极限抗剪承载力约提高41%,三孔约提高56%;钢板开孔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超速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研究多通道告警系统以及差异化矫正系统对不同风险等级超速行为的干预矫正效果。试验基于模拟驾驶三维仿真平台,搭建包含隧道在内的限速高速公路场景,将招募的48名被试平均分为对照组、告警组、矫正组以及告警-矫正组,采用自主设计的多通道告警系统以及差异化矫正系统进行模拟驾驶试验。结果表明:在驾驶表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告警组的平均车速离差减小,但可接受风险超速比例显著增加,矫正组的平均车速显著降低,比对照组低8.31 km·h-1,告警-矫正组超速时间比例最低,在可接受风险、低风险以及高风险超速行为下,其平均超速比例分别低至6.55%、0.18%和0.01%;在主观评价方面,告警-矫正组在有效度、接受度、使用度、推广度、满意度、理解度、轻松程度和注意力分散程度等8个维度的综合评分最高;在视觉特性方面,相比矫正组,告警-矫正组的积分界面注视频率以及积分界面注意力分配率均显著下降,对限速标志牌的注视频次最高,且单次视线离开路面时长在462~982 ms区间,表明告警-矫正组合系统在不干扰驾驶人安全驾驶的情况下,提高了驾驶人主动控制超速行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翟波 《路基工程》2013,(6):75-77
通过挖井基础纵横向刚度的计算,分析了挖井基础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形状、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的受力形式、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尺寸、冲刷深度。结果表明,基础混凝土强度对基础刚度影响较小,基础形状、基础的受力形式、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尺寸、冲刷深度对基础刚度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混凝土箱梁腹板开裂、跨中下挠等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预应力可变桁架加固体系。该体系由可变桁架、预应力筋和固定斜杆组成,可变桁架通过锚杆固定于加固梁两侧,张拉预应力使桁架上顶加固梁产生反拱,以此来消除或减小梁体开裂和下挠等病害,随后用斜杆固定桁架形成劲性骨架,进一步提高加固结构刚度和承载力。首先对该体系进行介绍,然后设计4片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加固试验,对加固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体系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能有效抑制和延缓裂缝发展,改善加固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此次试验中,加固梁的开裂、屈服以及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107.28%、70.92%、74.55%以上;锚杆直径对承载力影响较小,但粗锚杆能有效约束端锚板滑移,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端锚板对加固效果影响较大,加强型端锚板能充分发挥钢桁架、钢绞线强度特征,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尤其能有效改善其延性破坏特征,极限挠度提高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IC卡、移动支付等的普及,公交付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全面、准确的把握公交运行特征提供了便利。公交客流特征分析中最重要的步骤在于下车站点的估算,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乘客上车站点概率分布的估算方法。基于上下车站点等属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可以得到公交分担比例、时间分布、距离分布、线站分布、特定群体公交服务情况等特征,为公交系统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驾驶模拟技术在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驾驶模拟器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国内外主要代表性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典型驾驶模拟器的自由度、主要特征和应用领域。以“人-车-路-环境-事故”为主线,从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道路与交通设计、车辆驾驶环境以及道路行车事故研究5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驾驶模拟技术在国内外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展望。在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方面,重点研究了运用驾驶行为特性开展分心驾驶行为和疲劳驾驶行为的识别;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综述了运用驾驶行为开展车辆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安全辅助驾驶控制技术和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的评价研究;在道路与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道路几何和标志标线等的设计评价;在车辆驾驶环境方面,综述了不良气象、路侧景观和交通冲突等驾驶环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道路行车事故研究方面,总结了道路行车事故再现和事故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此外,对驾驶模拟技术进行了应用展望,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驾驶行为特性、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测试及验证、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行车安全问题。对未来应对驾驶模拟器的有效性评价、不适性以及二次开发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