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辖9个全资子公司、19个中外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六大系统汽车零部件产品——发动机附件系统、转向及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电子电控系统、前后桥底盘模块系统。拥有机械加工、装配、焊接、冲压、压铸、阴极电泳、阳极氧化、电镀、油漆涂装、粉末冶金、电子元器件生产等各种成熟先进工艺技术。产品覆盖重、中、轻、微型商用车;高、中、低档乘用车系列车型。是一个典型的并具有超强综合加工能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六大系统汽车零部件产品——发动机附件系统、转向及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电子电控系统、前后桥底盘模块系统。公司下辖的富奥制泵分公司、长春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以及长春富奥-金狮汽车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六大产品体系之一的发动机附件系统产品。  相似文献   

3.
照明世界的领先者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在汽车照明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早从1913年起,博世就致力于汽车照明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凭借不断地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博世在全球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汽车照明产品,包括:车用前照灯(卤素灯和氙气大灯)、尾灯、辅助灯、工程施工用灯以及各类车用灯泡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在汽车照明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早从1913年起,博世就致力于汽车照明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凭借不断地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博世在全球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汽车照明产品,包括:车用前照灯(卤素灯和氙气大灯)、尾灯、辅助灯、工程施工用灯以及各类车用灯泡等。  相似文献   

5.
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趋势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是随着汽车工业的整体趋势而变化的。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增长的零部件内在价值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增长,往往来源于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的提高,当然,并非所有的汽车零部件系统都享有同样的增长机遇。一般而论,汽车技术水准的提高通常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如音响系统、电子和电器系统和引擎系  相似文献   

6.
冲压螺母在国外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应用比较广泛,但在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应用较少。由于国外对冲压螺母设备、冲压螺母制造等技术的保密,我们在引进自动冲压螺母机构后遇到了很多的技术困难。制件存在冲压螺母缺冲、反冲、螺母与制件结合强度不够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我单位前期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一直在9%左右,造成大量的工艺性返修,成为了制约产能提高和质量提升的瓶颈。本文将对冲压螺母制件的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我们在改善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增加高技术、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和为轿车及国际汽车市场供货的比例。‘十五’期间要停止生产化油器轿车和采用CFC—12工质空调的汽车,‘十五’末期争取停止生产采用化油器的汽油车。”  相似文献   

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简称UAES)是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6.7亿元人民币组建的大型合资企业,公司引进博世公司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的产品技术,生产适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并有批量出口的EMS产品及其零部件。  相似文献   

9.
黎晓  沈楠  蔡影 《汽车与安全》2009,(11):19-21
来自加拿大的礼恩派汽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座椅舒适系统与悬挂零部件的供应商,也是“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企业之一。自188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工程产品的开发与制造,以提供各类优质工程产品以满足各种制造需求,包括汽车发动机.制动器、机械控制电线、腰垫、汽车悬挂件、钢线成型产品、焊接座椅零部件、座垫支撑系统与按摩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于汽车生产的模具近年来也快速发展。汽车模具种类很多,其中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是用量最大的两大类。此外,还有铸造模具、锻造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及拉丝模具和无机材料成形模具等。  相似文献   

11.
正Brake Parts Inc(BPI集团)致力于开发、研究与测试制动系统相关产品,其拥有在北美市场超过百年历史的雷贝斯托(Raybestos?)品牌,除了为中国市场提供各类高品质的制动系统产品外,BPI集团近两年在中国各大城市开启RBS制动安全养护项目。在汽车售后市场,相应的汽车零部件是必要的硬件支撑。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是除轮胎、润滑油、滤清器等常用产品外,另一至关重要的售后产品领域。Brake Parts Inc(BPI集团)致力于开发、研究与测试制动系统相关产品,其拥有在北美市场超过  相似文献   

12.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4,(38):14-16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三十条指出,“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第十四条中有强调,“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将内部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单位逐步调整为面向社会的、独立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第十五条中,“企业联盟要在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配套协作和销售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体现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约化发展。”第一章政策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2001,(1):15-1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作为支柱民品之一。主要产品有北方奔驰、西南铁马重型汽车、北方重型非公路用车、北方尼奥普兰大客车、西安、江南、江北奥拓微型轿车及各类专用改装车和相关的零部件。生产厂家共44家,生产六大类50种产品,企业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支撑起我国汽车生产配套的规模和满足我国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80%以上零部件本地化的配套要求。由我国生产的汽车产品,配套所需的零部件多数都可以在中国制造,我国正在成为国际汽车制造商重要的采购基地和跨国集团核心产品的研发基地,是世界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实验基地: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逐年增加,零部件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出口逐年上升,传统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日联汽车零部件贸易(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联汽车)作为电装中国区域IAM销售子公司,以广泛汇聚生产工场在世界各地生产的优良零部件为宗旨,主要销售的产品包括动力传动系统、驾驶安全、空调系统、车身维修件等相关产品。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日联汽车渡边圭一总经理,就电装和日联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产品进行公正、科学、准确的评价为客户提供优质、及时、规范的服务零部件室Auto Component Laboratory零部件室设备总投入7000万元,试验室总占地面积20000平米,其中温控试验面积7000平米。零部件试验室拥有各类试验设备83台套,主要进行汽车主、被动安全零部件(如约束系统、底盘零部件、车身系统、车身附件系统)的性能测试、可靠性试验及相关研  相似文献   

17.
阿炜 《汽车与配件》2006,(34):25-25
现代汽车制造业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具备严格的加工零件尺寸和精度控制能力,如安全气囊、ABS和安全带等一些安全件是用来确保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进行可靠的安全保护作用,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而设计的。因此,这些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应该致力于产品生产的零缺陷目标,因为,一百万分之一的次品对于这个零件本身来说就是百分之一百的缺陷。幸运的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正在得到来自机床设备供应商越来越多的帮助,他们的机床系统为实现产品零缺陷制造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4,(7):35-36
广州市政府将全力推进零部件的发展。现在广州零部件和整车发展的比例是1:0.23左右。零部件的增长会使整车成本大大下降。因此广州把零部件作为——个重点发展的产业。广州市花都区现有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40家,总投资超过20亿元。汽车零配件产业已成为广州市花都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有广州爱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广州今仙电机有限公司、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广州日立优喜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和广州游乐姿汽车配件有限公司5家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花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20.
正部门介绍中国汽研咨询服务始于1982年,是行业权威软科学研究和行业智囊机构。基于整车开发流程和汽车产业链研究体系,在智能网联汽车与零部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系统从事汽车产业研究、汽车市场及产品技术研究工作。同时依托自身资源及深厚技术积累,为政府、行业、企业及各类机构提供全产业链的汽车领域产业规划、战略规划、市场研究、产品技术规划等各类咨询服务,推动汽车行业发展、助力企业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